美国对社会思潮冲击的应对模式及其启示

2012-01-27 23:17高耀志陈媚林
政法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思潮德育政治

高耀志,陈媚林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507)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均居于世界前列。美国又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从1607年英国在北美洲开始殖民统治算起,美国历史只有400多年,而《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通过)的发表和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式成立,至今仅有230多年。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以移民为主的国家,这种文化、宗教、种族和民族的多样性,既给美国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各种各样令人困惑的社会问题。例如,异常活跃的社会思潮和与之伴随的文化冲突往往导致青少年无所适从,在他们之间造成价值观念上的相互分离、相互抵触和相互对立。但是,美国毕竟是号称“民族熔炉”的发达国家,为了把绝大多数人培养成不仅具有知识和能力,而且对国家、民族和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和责任心的公民,美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对社会思潮冲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美国一方面实现了数量众多的外来移民的“美国化”,在精神层面把他们改造成了“美国人”;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全体国民的“美国精神”,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弘扬了主旋律,为维护一个统一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美国流派纷呈的社会思潮

所谓社会思潮,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具有“潮起潮落”的阶段性,有时来势凶猛,力量惊人,善加引领的话可以极大地解放人们思想,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反之则可能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危及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社会思潮异常活跃。其学派林立,内容庞杂,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教育、传播等领域。如以塔尔科特·帕森斯 (Talcott Parsons)、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和丹尼尔·贝尔 (Daniel Bell)等人思想为代表的社会学思潮;以约翰·杜威(John Dewey)、托马斯·库恩 (Thomas Samuel Kuhn)和约翰·罗尔斯 (John Rawls)等人思想为代表的哲学思潮;以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和约瑟夫·奈 (Jpseph S.Nye.Jr)等人思想为代表的政治思潮;以杜维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Fredric Jameson)、道格拉斯·凯尔纳 (Douglas Kellner)等人思想为代表的文化思潮等,不仅在欧美影响深远,而且在我国也广为流传。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美国流派纷呈的社会思潮就是对美国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的精神折射。二战以后,由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美国社会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却表现的矛盾重重: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成倍增加,另一方面却是两极分化的日益加剧;一方面是征服自然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却是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一方面是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却是精神状态的倍感空虚;一方面是在全球范围内耀武扬威,另一方面却是对国内问题遮遮掩掩,甚至束手无策…。美国以矛盾冲突形式出现的社会思潮,正是对这种对立关系的两难反映:哲学思潮中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互反;经济思潮中是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对立;政治思潮中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冲突;历史思潮中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离异;文化思潮中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对峙等。[1]19

二、社会思潮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在美国虽然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提法,但是却有实类似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备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包括公民教育、爱国教育、品德教育、宗教信仰教育和历史教育等。这是实质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现了从古典宗教德育到现代经验型德育再到当代科学化德育的转变。而推动这两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因就是当时全美流行的社会思潮。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端于十九世纪末,一直持续到一战结束。这次改革主要是受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进步主义教育家,这位长寿翁的一生正是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期。美国同欧洲各国相比,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在短期内便赶上和超过了其他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工人运动的浪潮不断壮大,在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这一时代的特点,决定了美国既要扬弃最初从欧洲大陆迁移过来的、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古典宗教德育,使德育适应美国工业社会的现时需要,又要抵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美国的德育改革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主义德育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

在杜威看来,古典宗教德育主要是通过训诫和说教等灌输方式,在不民主、不平等的情况下,由外力将宗教信条、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等直接强加于受教育者。这种教育远离生活,只重目的,忽视学生,传授的是过时的死知识,已不能适应美国现实的需要。杜威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指出任何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理解的学习科目的和活动安排都具有道德教育意义,因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学生就应该“从做中学”。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美国教育界制定了以强调教师职责主要是“培养举止端庄、助人为乐的人,而不仅是教些美德”的间接道德教育方案,实现了向现代经验型德育模式的转变。[2]51这种新的德育模式否定了长期以来的宗教训条,提倡实用主义德育,彰显了德育的间接性、渗透性和综合性特点,有它的积极意义。但是,它也抛弃了德育的客观标准,削弱了学校的直接德育,导致到二战前后,美国学校原有的专门的品德教育课基本上都从课程安排之中消失了。

凡事物极必反。长期削弱甚至忽视学校直接德育的严重后果,是加剧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和教育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世界科技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日益尖锐,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益加明显,美国的社会问题矛盾丛生,出现了战后第一代人的集体性反叛,以嬉皮士文化、电脑黑客、反战和性解放等为主要表现,当时的西方媒体斥之为“垮掉的一代”。然而,美国这“垮掉的一代”却并没有真正的垮掉,而是成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人,究其根本,是因为以人本主义、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社会会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等及时地站了出来,这些新的社会思潮影响了美国社会和文化的走向,道德教育也进入复兴和重整时期,美国德育发展到了当代科学化德育阶段。

当代科学化德育,既不是对现代经验型德育的全盘否定,更不是对古典宗教德育的简单回归,它是在充分吸收和科学整合了各种新兴社会思潮中的哲学观、心理观、教育观、伦理观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掀起的美国教育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德育反思与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虽已持续了半个世纪,但仍蓬勃兴盛。已形成了包括劳伦斯·科尔伯格 (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卡尔·罗杰斯 (Carl Ranson Rogers)和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等人的人本主义德育理论、路易斯·拉思斯 (Louise Raths)等人的价值澄清理论模式、麦克菲尔 (Mcfild)等人的体谅或生活指导理论等众多的德育学派,进一步使美国学校德育多样化,并重新确立了德育的客观标准,这是美国教育的重大进步。

三、美国应对社会思潮冲击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面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困扰,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注重现实和兼收并蓄的原则,紧紧围绕培养美国精神与责任公民的教育目标,提炼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教学内容,探索出渠道广泛、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形成了特色鲜明且影响深远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复杂流变的社会思潮包含着矛盾冲突的价值导向,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培养永远忠诚于国家的责任公民,在全社会确立主导价值,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地变革之中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核心内容体系,牢牢地把握住了主旋律。

1.关于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的教育

美国人总是习惯于把本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完善的国家制度,这是他们长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美国的统治者和教育精英几乎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宣传手段,竭力宣扬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民主精神,把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世界上最优越的社会制度。同时,他们在宣传和教育之中也极力地贬低和否定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制度,视其为洪水猛兽。美国的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以反共反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课程,如“共产主义、其方法及毁灭后果”等,目的就在于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教化以抵御社会主义思潮的侵蚀。这种立场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社会水泥”和“思想旗帜”的作用,激发了“美利坚民族意识”,从根本上避免了美国社会的严重对立与分裂。[3]

2.关于责任公民的教育

公民教育是事关现代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性教育。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公民教育,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过去美国的公民教育是重权利而轻义务的非均衡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国民社会责任感下降和政治参与热情不高的窘境,美国社会提出了“责任公民”的概念,逐步强调个人与社会并重的价值取向,推动了美国公民教育的转型。1994年,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制定了《公民学与政府国家标准》 (National Standards for Civics and Government),确定了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一是公民知识的教育;二是公民技能的教育;三是公民品行的教育。[4]希望通过这三者的结合,把年轻人培养成勇于对国家承担责任、具有全球战略意识和积极参与精神,并且具有相应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公民。

3.关于美利坚民族精神的教育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美利坚民族在独立建国和成长为世界第一强国的过程中,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彰显了美国的软实力。首先,勤劳务实的美利坚民族十分重视实用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自从“五月花号”抵达后,就人人视自己为“拓荒者”。这些人和他们的后来者都信奉实用主义哲学,他们注重现实、讲求效用、勇于开拓、敢于冒险,富有创新精神。其次,信赖自我的美利坚民族非常重视个人主义精神的宣传、教育与培养。“美国文明之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实现了个人主义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化,并将其提炼成为美利坚民族的文化精髓。美国通过这种推崇自主动机、鼓励自主抉择的积极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教育,培养了国民的自尊心、独立性和责任感。[5]最后,崇尚自由的美利坚民族高度重视自由主义精神的培养与呵护。美国是一个自由主义思想为主导的国家,《独立宣言》与《合众国宪法》在一开始就为她确立了自由主义制度。美国人视自由女神为自己的精神象征。自由主义精神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权利,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美国,社会思潮的影响无处不在,同时,应对社会思潮冲击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无处不在。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采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路径,来实现“保持其制度完整这个中心,成功地把思想方式灌输进每个成员的脑子里”的教育目标。

1.美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虽然在科技主义盛行的年代,美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曾被严重削弱,但是,经过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的德育复兴运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品格教育运动的推动,美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被重新确立并得到持续发展,现已建构起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学育人与环境育人相统一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美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无名有实”的,多以所谓“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出现,独立开设的有美国历史课、公民课、职业道德课、品德课等,还开设有文学、美术、宗教、伦理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另外,美国学校还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所有的专业课之中,将学科历史、学术伦理、专业精神等视为其教学的重要内容。除了以上显性课程之外,美国学校还特别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即高度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态度、学校提倡的精神、校内的舆论导向、校园的面貌等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坚持在管理与服务中融进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自觉接受管理与服务的同时,不自觉的就认同了其中的价值观。[6]

2.美国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存在于学校,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第一,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初步培养了个人的政治情感和价值观,是个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站。美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紧密配合的,双方会通过各种渠道交流学生的成长情况和教育计划。家长非常重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民主观念。第二,是团体教育。美国存在大量的宗教团体、政治团体和社会团体,它们都承担有相应的教育功能。第三,是大众传媒教育。美国是互联网、报纸、书籍、电台、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非常普及和发达的国家。美国很善于利用这些媒介对民众进行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以隐性的方式来传播美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观、文化观和价值观。此外,美国还常利用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来影响受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还有美国无处不在的国旗等,都增加了美国人的爱国情感。

四、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为维护本国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而且,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应对社会思潮冲击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受多元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美国的教育在尊重学生人权与个性,鼓励学生自我表现与自由发展的同时,也放任了他们的自由散漫和随心所欲,有的校园甚至成了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吸毒贩毒、群交滥交的“战争地带”。对此,我们一定要具体分析,正确判断。但是,在撇除这些问题之后,我们也发现,美国在应对社会思潮冲击的过程中,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坚定性、方法的多样性、途径的广泛性和行动的持久性,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其目标是围绕国家任务确立的,是与国家目标保持一致的。美国基于自身强国战略和全球战略考虑,以培养美国精神和责任公民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美国长期坚持用自由、民主、实用等资产阶级主导价值观来应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干扰,保证了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本实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我们是以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四有”公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标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执行和落实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大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为了确保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整实现,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四点: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指引我们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理论武器。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多元思潮冲击下人们价值观念的大裂变,更需要用被实践证明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来整合和引导社会思潮,最大程度地形成思想共识,以凝聚人心,汇成合力。其次,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动摇。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护民族团结之本,是实现国家和平崛起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上的高歌猛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愿望,是凝聚力量与激励创造的旗帜。我们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在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国际社会山摇地动时,始终做到岿然不动。第三,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二者的结合丰富了华夏儿女携手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增强了全体人民抵御不良思潮冲击的文化自觉。最后,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概括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在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大昌其道的今天,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2.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应对社会思潮时的“无意识教育”

“为了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今后我们要加强“无意识教育”,增强综合应对社会思潮冲击的能力。首先,要注意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增强环境的熏陶感染力。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扬朱去墨”,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要在有形环境上下功夫——即通过美化自然环境,开发教育基地,增加教育设施等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硬环境,更要在无形环境上做文章——即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融洽互助的人际关系和抑恶扬善的舆论氛围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软环境,使环境系统更好地发挥育人效果。其次,要尽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内容的无形渗透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是有头脑、会思维和选择的人,他们往往不会也不愿机械的全盘接受单纯的理论说教,有时甚至内容单一的政治说教越多他们越逆反,产生零和效应。那么,我们不妨把某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搓碎重组,参透于实践活动、媒介宣传、周边环境、管理与服务和其他学科之中,让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往往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最后,要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增强教育主体的人格感召力。常言道:身教重于言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做到学高身正,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受众。这包括要培养教育者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严谨的言行和无私的爱心等,使其学为师表,行为世范。[7]

3.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增强应对社会思潮时的“教育合力”

我国要打造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首先,要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把学校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生在教室里系统地接受了正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然而,这种教育到了社会上却无法与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相适应,甚至无法与参差不齐的家庭教育相结合,造成了所谓“五加二等于零”,即五天学校的正教育赶不上周末两天社会和家庭的负教育的尴尬局面。改变这种情境,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来共同参与这项事业,大家多沟通和多交流,齐心协力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其次,要实现教育载体的人性化和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无论走哪条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来帮助其实现目标。这些载体包括管理载体、实践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等。管理载体就是要以人文本,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活动、经济工作和业务活动的有机结合,做到管理育人;实践活动载体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使人们在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受到教育,提高觉悟,实现活动育人;大众传媒载体就是要充分利用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实现传媒育人。

[1]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李建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陈淑英.美国公民教育政治功能的强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4]孔锴.美国公民教育模式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刘宽红.美国个人主义思想探源——艾默生个人主义之欧洲渊源及其对美国文化的贡献 [J].学术论坛,2006.

[6]蓝楠,等.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借鉴[J].理论月刊,2010,(6).

[7]刘晓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猜你喜欢
思潮德育政治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共产党百年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政治攀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