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彦淳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河南郑州 450003)
河南省地处黄土高原向黄、淮、海平原和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地跨黄、淮、江、海四大水系,境内有太行、伏牛、大别、桐柏四大山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人口密度大、人为干扰因素多等,导致全省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6.06万km2)占土地总面积(16.7万 km2)的36.3%。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而且造成了地区生态和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目前全省38个贫困县中就有29个是水土流失严重县。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索,特别是2000年以来,紧紧抓住国家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大好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4万km2,其中完成坡改梯0.56万 km2,营造水保林1.47万 km2、经济林0.38万 km2,种草 0.06 万 km2,实施封育治理 0.22 万km2,其他0.65万km2,建设塘坝、谷坊、水窖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136万座。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全省55.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年土壤侵蚀量由2.33亿t减少到1.20亿t,年增产粮食1亿kg、果品7亿kg,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2 000多万人从中直接受益,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2000 年以来,河南省先后实施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小流域坝系工程等一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1)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 126.88 km2,完成投资47 982万元。以淅川县渠首项目区为例,通过综合治理,从坡面到沟道,从植物措施到工程措施,层层设防,节节拦蓄,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初步形成,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治理程度由治理前的49.13%提高到现在的96%;各项治理措施年减沙24.04万t,年拦蓄地表径流244.11万 m3,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3 936 t/(km2·a)下降到现在的1 356 t/(km2·a),抗御水旱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土地利用率由治理前的36.52%提高到现在的92%,水资源利用率由32.58%提高到74.5%,林草覆盖率由24.18%提高到46.77%;实施的坡改梯和小型水保工程增加了土壤的渗透性和抗蚀性,提高了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还为灌溉和人畜饮水提供了便利;通过实施各项水保措施,项目区小气候改善,郁闭度增大,山泉恢复,野生动植物数量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共完成治理面积2 542.4 hm2。以商城县2010年坡改梯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为例,通过合理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立体的综合防治体系,使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通过拦截地表径流、削减洪峰,土壤蓄水、保土能力增强,每年可减少2.14万t的泥沙下泄,减沙率达到72%,每年可增加蓄水量72.2万m3;通过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配套塘堰、谷坊、沟道整治等措施,有效保持水土、培肥土壤、提高地力,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均新增基本农田0.03 hm2,新增基本农田及保灌面积两项年均增产粮食74.56万kg,年人均增产粮食40 kg;年增加直接效益1 004.5万元,年人均直接增收533元;通过大面积营造水保林、种草和实施封禁治理,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8.55%增加到现在的45.6%,有效地涵养了水源,使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
(3)小流域坝系工程。截至2010年年底,河南省共建设淤地坝2 070座,其中骨干坝186座、中型坝298座、小型坝1 586座,每年可拦蓄泥沙近1 000万t,对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完成水土保持投资10.9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7.82亿元、地方配套3.13亿元,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3 502 km2,其中完成坡改梯379 km2,营造水保林1 020 km2、经济林 509 km2,种草 13 km2,实施封育治理 1 479 km2,其他102 km2,建设塘坝、谷坊、水窖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12 510座,与“十五”期间相比,投资增加5.8亿元。
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要想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完全依靠国家投资是不现实的。早在199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开发农村“四荒”资源 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通知》,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荒山荒坡综合治理,增加水土保持投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500多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户或公司,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800多km2,总投资超过20亿元,形成了一定的建设规模,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陕县二仙坡小流域依托三门峡龙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资金和技术,先后投资近1亿元,治理“四荒”面积387 hm2,发展果园267 hm2、用材林87 hm2,建设淤地坝2座,配套提灌站2处、蓄水池2个,铺设主管道9 060 m,架设滴灌带18万m,发展滴灌果园200 hm2,引进和培育各种生态苗木及经济苗木20余种、15万株,并相继完成了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苹果为主的二仙坡果业基地,发展富含SOD酶、硒、钙、锌等多元素的精品苹果,流域年产精品苹果2万t,年产值达8 000万元。果业基地实行“公司+农户”的方式,对农户进行果树栽培培训,对果树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从栽植、修剪、施肥、打药到包装、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使当地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2)内乡县浩林公司采取公司独资开发、建设、管理的方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区域经理,分管种苗培育区、良种示范区、优质高效区,实施果草间作,梯田内栽植核桃,埂边垱外栽植龙须草、黄花菜、茶树等经济作物,主打核桃产业,同时也成了全县的造纸原料基地和蔬菜基地。另外,内乡县成立了林果协会,以各承包户为会员,建设“赤眉”油桃、樱桃基地,果树种植面积4 667余hm2,年产量达5 000万kg,年产值1.25亿元,年人均增收2 000元以上,产品遍销国内外。
(3)商城县对规模大、集中连片的坡改梯工程,积极推行产权制度改革,由项目区各乡村在贯彻落实土地顺延承包的基础上,本着“明细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用活土地经营权”和“依法、自愿、互利、有偿”的原则,鼓励善经营、会管理的优势产业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经营。同时,商城县探索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新路子,采取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系统化管护,由农民以治理后的坡耕地自愿加入合作社,实行参股分红,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开创了一条新路。
自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以来,河南省坚持水土保持工作方针,预防监督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开始走上依法防治的轨道。特别是近些年,河南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为了避免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做到“解决历史欠账,不添发展新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坚持依法行政,狠抓监督检查和技术服务,推进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努力保护好生态环境。一是加强了生产建设项目方案编报审批工作。下发了《河南省水利厅关于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全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座谈会,规范了编报程序和市场行为,对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内容和质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执法力度。组织各级水利水保部门或配合流域机构,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加大了对水土保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查处违反水土保持法案件4 900余起,对违法项目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督促生产建设项目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完善水土保持措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三是强化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工作。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加强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方面资料的收集、归档,认真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全省“十一五”期间共验收生产建设项目390个,数量较“十五”期间增加了50%。四是加大了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管理工作。起草下发了《关于加强水土保持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并召开了相关会议,进一步强化了征收管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8亿元,利用返还经费安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 500 hm2,组织水土保持监督检查2 651次,检查项目2 548个,下发各类整改意见文书2 494份,审批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 600个,避免各类人为水土流失680多km2,监督生产建设单位防治项目水土流失350 km2。
水土保持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河南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除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报道外,还采取专题讲座、街头咨询、编印画册、公益广告、送法上门、手机短信等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集中宣传。为了让水土保持国策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还从全省各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单位或集体中评选出16家并命名为“河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其中8家通过水利部验收,被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3家被教育部、水利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这些基地和园区是展示水土保持科技成果、普及水土保持知识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了宣传、教育、辐射、带动作用,并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带动了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河南省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民生水利,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根据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建设的新要求和广大群众对水土保持的新期盼,应适时完善思路、调整布局,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其中:深山区以封育治理为主要手段,大力实施生态自然修复,保护好生态环境;城镇周边、交通沿线附近,应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休闲小流域和良好的生态景观,让城镇居民切实感受到水土保持的成果,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力。
目前,河南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尚有2.72万km2水蚀面积、0.98万km2风蚀面积亟待治理,急需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一是应尽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补偿模式,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加大补偿力度,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的转变,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二是应建立鼓励社会投入的新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国家适当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按照“谁购买、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弥补水保投入不足的问题。应允许社会团体、民营企业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使用、各记其功”的方式参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解决国家投资标准低、地方配套难到位、工程效益不显著等问题。
由于防御标准偏低、缺乏后期管护经费等,导致水土保持工程损毁率较高,这一直是困扰各级水保部门的难题。针对这个问题,应进一步深化水土保持产权制度改革,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单位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取得使用权和管护权,变分散管护为集中管护,解决后期管护问题,使治理工程能持续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