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斌,张亚峰,张志科,窦满库
(1.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宁夏 银川 750001;2.彭阳县水务局,宁夏彭阳 756500)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下段,东、北、西三面被毛乌素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南部与黄土高原相连,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全区水土流失面积3.68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71.1%,因水土流失每年输入黄河泥沙约1亿t。水土流失所致的土地沙化一直是宁夏的头号生态环境问题,也是造成宁夏区域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在水利部的全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区以构建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总揽,紧抓国家加大生态建设的有利时机,全面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不断创新水保发展理念,转变治理思路,拓展水保建设内容,夯实生态建设基础,着力提高水保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通过不懈努力,全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期间,先后启动实施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试点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大型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240 km2,开展淤地坝系建设12条,建设淤地坝245座,新增旱作基本农田7.73万 hm2,完成各类造林19.8万hm2、人工种草9.67万hm2,新增草原围栏及补播补种15.53万hm2,累计完成的各种治理措施每年减少入黄泥沙4 000万t左右。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05年的8.4%提高到现在的11.4%,呈现出“南治理、中修复、北监督、局部重点保护”的水保新格局。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政府主导、水保搭台、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联动机制,努力实现多元化投资、多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发挥综合效益的社会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格局,为宁夏的生态安全、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近年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强基础、惠民生、谋长远的民生工程,常抓不懈,自治区政府与各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水土保持目标责任书,确保全区每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 000 km2;充分发挥自治区水土保持委员会的作用,协调各成员单位积极投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2003年全区实行封山禁牧,加上退耕还林还草、国债水土保持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资金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通过近10年的努力,全区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彭阳县自建县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为了确保水保生态建设健康、有序、高效发展,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方针,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立足于改土治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把治理水土流失列为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明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部门包村、乡镇干部包点的目标责任制,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书,把每年的治理任务分解到乡、到村,落实到户、到人,并定期督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水保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交通、宣传教育等方方面面,单靠水土保持部门很难完成,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系统推进。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各县水保部门负责科学规划,主要职责是给政府当好参谋,实施则主要依靠县委、县政府统筹各部门形成的强大生态建设合力。实施过程中,坚持“集中资金,统一计划,统一标准,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责任不变,各交其账,各记其功”的建设原则,确保治理成效。在彭阳县南山流域治理中,水保部门统一规划,先期实施整地造林、机修农田、渠系等配套工程项目,投入资金500万元。在水保部门搭建的平台上,政府统筹整合各个部门参与建设,投入资金超过3 000万元,形成了“规划引导、政府主导、水保搭台、部门唱戏、全民参与”建设生态、发展产业的局面。西吉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郎岔坡改梯项目区,由县政府统一部署安排,水土保持部门负责坡耕地改造,农业部门负责新修梯田“秋覆膜”保墒工程建设,实现了当年新修梯田当年种植当年增产,确保了当地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强了群众对坡改梯等水保工程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以生态效益为主的一项长期、艰苦的伟大事业,光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宁夏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让干群树立起守土有责的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保持水土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财富和未来,从而统一了思想,为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近年来,我区先后开展实施了国债水土保持、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试点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等大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中,在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工程建设当中,参与荒山造林整地、梯田人工扶埂、打坝人工修坡、生产道路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等,全区群众每年投工投劳150多万工日,投劳折资近1亿元。长期以来,彭阳的群众积极投身于水土流失治理之中,治理规模由过去的以户为单位,发展到以村为单位、小规模会战,再到近年来两三个村,甚至七八个村联合数千人参加的大规模会战。
二是项目带动,群众投入,开发治理。依托水土保持示范区、示范点等项目,因势利导,示范带动,帮助群众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增产增收。积极鼓励群众开发治理,坚持“谁治理,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对水保工程明晰所有权、转让使用权、搞活经营权、放开建设权,以改善生态为目标,放手发动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建立良性循环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大户承包治理,培育发展股份合作治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治理水土流失、开发水土资源的积极性。彭阳县城阳乡城沟村南山流域经果林示范户杨万珍,二十年如一日,依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以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把承包的荒山开垦成了片片果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杨万珍的带动下,村里及周边越来越多的村民变身果农,走上了规模种植、脱贫致富的道路。村子所在的南山流域,通过在山下(川台地)建日光温室发展蔬菜产业,提高产出率,调剂土地集中安置山上群众,将1 670 hm2山坡地退耕还林发展林果业,既保护了生态,又发展了产业。现在南山流域家家有果园,每年全村纯果品收入超过25万元。西吉县聂家河小流域群众利用政府扶持与自己筹措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库坝窖池联用”模式,发展山地经果林、台地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引进优质牧草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了收入。目前在宁南山区建成的淤地坝中,有近100座以承包形式进行开发利用,搞水产养殖、休闲垂钓或发展高效农业和林果业,充分发挥淤地坝前期蓄水效益,既增强了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收入,也实现了“以坝养坝”。
三是群众参与项目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实施效果。目前我区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均实行了公示制,让群众明白项目建设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效益的发挥。
四是企业参与投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近年来,自治区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加大对各类生产建设活动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时”制度,尽量控制和减少“边治理,边破坏”现象的发生,已涌现出了枣泉煤矿、宁东供水、马莲台电厂等一批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实现了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共赢。再就是一些企业积极主动投入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开发当中,如美利纸业集团公司为解决原材料来源,通过企业投资与贷款相结合等措施,利用沙荒地及山地营造造纸用材林基地,目前共营造用材林1.2万hm2,同时配套建设了各类水利设施及生产道路。
近年来,宁夏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政府扶持、群众投工、市场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与公众参与模式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政策不够完善、技术服务及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不够等。基于此,我们认为:一是国家应依照实际情况,出台政策,加大水土保持项目中央投资比例和调整人工单价,逐步将水土保持项目纳入国家基建项目,确保农民按照市场规律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前,市场人工单价比水土保持定额单价高出许多,组织农民投工投劳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应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大户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三是出台相关政策落实工程管护责任,确保已建工程长期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