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体育教学原则思考

2012-01-26 02:38米永忠张云川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原则负荷

米永忠 张云川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方法

1.1 研究目的

文章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体育教学原则路径依赖性:体育教学原则的外部依赖主要体现在学习国外的体育教育理论,特别是学习前苏联的体育理论基础。这些思想和体系对我国体育教学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一些理论照搬和创新不足陷入外部路径依赖。教育学理论已有很快的发展,我国体育学者对体育教学原则研究有许多成果,但还有一些理论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阻力作用,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而陷入内部路径依赖。因此,体育教学原则在未来的研究路上需要创新发展,着力构建安全卫生原则、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直观性原则、尽力性和适量负荷等基本教学原则。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研究体育教学原则的发展路径及在新课程中的创新。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问卷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路径依赖的理论回顾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西方制度经济学中的名词,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positive feedback system)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

路径依赖是客观经济规律,其运行机理可以概括为给定条件、启动机制、形成状态、退出闭锁等四大过程。我们可以用来分析体育教学原则的依赖性,“给定条件”指体育学习的规律及学习原有理论事件的发生,即启动并决定路径选择的外部性事件发生。“启动机制”指体育教学原则系统中的正反馈机制随给定条件的成立而启动。“形成状态”指正反馈机制的运行使体育教学原则系统出现某种状态或结果,通常出现的结果是:多重均衡,闭锁,可能非高效率和路径依赖(即系统演进的路径敏感地决定于系统的初始状态,系统一旦采纳某方案,该系统的演进路径便会呈现前后连贯、相互依赖的特点)。“退出闭锁”是指通过体育专家学者新的研究成果,实现路径替代,见图1。[1-2]

图1 体育教学原则路径发展图

2.2 体育教学原则的路径依赖性分析

2.2.1 学习借鉴与引进时期的外部依赖性分析

在20世纪50年代,体育教学原则在前苏联、日本及欧美等国的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原则的研究是学习借鉴与引进,特别是对前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全盘引进。在研究中,我国学者提出了体育教学原则新体系:从对象的具体情况出发原则、直观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身体全面训练原则、系统性原则、训练的长期性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根据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育学中相关教学原则引申出来,因而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1-2]

2.2.2 形成体系时期的内部依赖性分析

这一时期体育教学原则研究有一个重要的时间特征,那就是改革开放。此阶段体育教学原则的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很多著名的体育学者参与研究,为体育教学原则逐渐形成体系做出了贡献,一些专著陆续出版,以王伯英、曲宗湖《体育教学论》(1988年)、金钦昌《学校体育学》(1994年)、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2001年)、李翔《学校体育学》(2001年)等为代表。学者们对体育教学规律有不同的认识,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原则体系,基本反映了我国体育教学原则研究的时代精神和最新研究成果[2]。

2.3 体育新课程改革时期的内部依赖性分析

此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时间起点是2001年,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小学(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体育与健康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新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在新课程目标理念下,我国学者对体育教学原则进行重新审视和探讨,其中周登高和刘海元的《重构体育教学原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目前,我国关于新课程与体育教学原则的创新研究还不够,滞后于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因此需要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加以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2.4 构建体育教学基本原则

2.4.1 教学活动安全卫生原则

体育教育安全卫生原则是指在体育教育活动中使学生享有安全卫生的体育运动环境和对学生进行安全运动卫生常识教育。

体育教学活动有剧烈身体活动、非正常体位活动、器械活动、野外生存训练和探险等。体育教学的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头戏,可以说是一票否定式,一堂体育课在安全上出现问题,其他方面再好也是失败的。因此,要求在体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排除不安全的因素,确保教学活动的安全,必须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同时教师要做好防范措施。

体育教学的课堂主要在室外,学校办学条件所处地区不同,体育教学条件也存在差异。一些运动场地受风沙影响较大,运动器械不洁净,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身体健康。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注意卫生条件,改善体育教学环境问题,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2.4.2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偏重生物观,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而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了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和谐发展,发挥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传承体育文化的功能。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避免形成单一发展。[3]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教育性,科学地选取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等多元智能的发展。[4]

2.4.3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并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都能获得最佳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共同性、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教学工作要把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人的身心发展的共同性,在一定年龄阶段上的共同特征,为教学工作的统一安排提供了依据,人的身心发展不均衡性和个别参与,要求教学工作要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不仅体现了社会对人身心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人自然发展的需要。

2.4.4 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动作示范,使学生对所学运动技能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丰富感性认识,能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和发展运动技能。

体育运动技能学习,不仅跟理科实验操作一样,学生要观察教师做实验的过程和领会教师讲解的操作要领,逐步形成理论知识并动手做,而且体育运动技能的习得,更强调在技术理论学习中强化运动参与,获得运动本体感受,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使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现代教学软件直观教学,呈现给学生形象性、典型性的直观效果,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动机。语言的形象描述,也是直观教学的有效方法。[5]教师的语言描述和正确的示范动作,可以引导学生对运动技术形成运动表象。因此,运用语言直观,必须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同时以学生有一定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为基础。

2.4.5 尽力性和适量负荷原则

尽力性和适量负荷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内容难度,提出适量运动负荷标准,使学生经过切实努力可达到和掌握,且不超过其学习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对学生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因为学生经过努力,克服困难而达到要求,就会感到愉快,从而进一步激起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促使身心全面发展。如果没有要求,即使再科学的适量运动负荷也是无效的。另一方面,运动技能学习或身体锻炼,都有一定量的运动负荷产生,科学的负荷是学习和锻炼的关键,过大的运动负荷不仅不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因此,运动负荷要与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身体发育相适宜。

贯彻尽力性和适量负荷原则,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运动技术、身心发展水平做出科学的全面分析和估计,使教学内容难度适中、负荷适量。既不能内容过难,负荷过大,超越学生学习能力,影响学习的自我效能;又不能内容过浅,运动负荷对学生身体刺激不够,降低要求,造成学生“吃不饱”,抑制体育学习的动机。

教学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必须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来衡量学生的能力。[6]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注重教学中的难与易、教学进度和适宜的运动负荷控制,不断巩固提高,让学生不断适应新学习领域的发展水平。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适时灵活选取运用体育教学原则,总结教学规律,不断创新其适用性。体育教学原则作为体育教学理论体系之一不可或缺。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教学原则也将更加科学地完备。

[1]张洪潭.现行体育教学原则及新构原则刍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2,16(3):1-6.

[2]张细谦.新中国体育教学原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学刊,2005,12(2):120-123.

[3]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2-104.

[4]谢利民,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5-146.

[5]刘合群.现代教学论新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76-90.

[6]王逢贤.教与学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6-261.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原则负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Savitzky-Golay在含冲击负荷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