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韶光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466000)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一侧搏动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笔者多年来运用自拟蝎蜈汤治疗偏头痛168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HIS)1998年制定的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过CT、MRI、脑电图、X线、脑血流图等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鼻窦病变、眼部病变等。男性59例,女性109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8岁,其中12~20岁49例,21~40岁75例,41~50岁28例,50岁以上16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6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阵发性搏动性疼痛、跳痛、胀痛或刺痛。以前额、颞部、眼眶处为多见,也有双侧者。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昏蒙等。
运用自拟蝎蜈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全蝎9g,蜈蚣3条,僵虫10g,川芎30g,天麻10g,钩藤12g,蔓荆子15g,柴胡12g。前额痛者加白芷12g;巅顶痛者加藁本12g;头后痛者加羌活12g;有高血压者加珍珠母30g,菊花12g;失眠者加生龙骨30g,酸枣仁30g;气血虚者加黄芪30g,当归15g。随症加减。
疗效标准:痊愈:头痛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好转:头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头痛症状无改变。
结果:痊愈 138 例,占 82.14%;好转 23 例,13.69%;无效7例,占4.17%。总有效率95.83%。
无效原因:一是不能坚持服药,二是病程过长。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的半侧头痛,也有双侧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内分泌与代谢因素、情绪刺激外伤等有关。其发病机制有血管源性假说、神经源性假说、血管神经压迫学说、神经递质学说等。西医学治疗多用非类固醇抗炎剂、麦角胺咖啡因及其对症治疗等。但这一类药物副作用较大。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内藏脑髓,为髓之海。五脏精华之血,六府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头痛的原因多为风火痰虚。若痰浊瘀血等邪气痹阻清窍,致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脉络不通,则为头痛。中医学认为,久痛入络。偏头痛多为肝阳偏亢,肝经风火,瘀血阻络所致。故治疗应平肝熄风、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蝎蜈汤正是本着此义而设。《丹溪心法·头痛》:“头痛必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萸。”偏头痛多为侧头痛,头两侧属少阳,方中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全蝎、蜈蚣为虫类搜剔之品,活血通经活络;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治头痛的要药;蔓荆子祛风止痛;柴胡引经入少阳直达病所。通过几年来的临床观察,诸药配合对于顽固性偏头痛可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但临证之时仍要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