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嘉 余晓辉 王洪白 陈 茂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重庆 409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引起的综合征[1]。其急性期发病有明显外因,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部分合并神经功能损伤。对215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选取2006年10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病例215例,男性 128例,女性87例;L3-435例,L4~5115例,L5/S15例,L3~560例;年龄25~71岁;病程16 d至15年。所有患者均有腰部剧痛或伴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起立、翻身转侧困难,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因腹压增高而疼痛加重;CT或MRI均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及术前准备,在无菌操作下行小针刀治疗术,每5日治疗1次,3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 d。小针刀术后24 h后予炎症治疗仪治疗腰部,每日2次,连续3~5 d;同时每日给予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30 min内输完,地塞米松10 mg加0.9%生理盐水20 mL静脉推注,每8小时1次,连续3~5 d,并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一般起病急,疼痛剧烈,行动不便,情绪急躁,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患者对小针刀治疗认识不足,有恐惧心理,对疾病的预后信心不足[2],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小针刀疗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和治疗效果。同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2)术前评估。术前做好皮肤准备,对有严重心肺疾病、手术部位有严重感染者应及时报告医师,防止意外发生。
2.2 术后护理 (1)术后伤口护理。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污染,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创口纱布或敷贴如有脱落或污染应及时更换。术后24 h内局部不宜热敷、理疗及按摩治疗,以防手术部位有水肿或血肿的发生[3]。(2)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腰痛、腿痛等,是由于椎间隙组织涨满,轻度水肿,神经受压所致,1~2 d后会减轻。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积极进行疏导,以消除焦虑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3)饮食及生活护理。宜选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生冷、辛辣、煎炸等不易消化食物,卧床期间尽量少食奶粉、豆类等易产气食物,防止发生腹胀与便秘。术后24 h应严格卧硬板床休息,术后3 d可以佩戴腰围适当下床活动,严格控制弯腰及侧腰动作,禁止脊柱弯曲、扭转、提重物等活动,不坐低椅子与沙发,避免腰部动作过猛或过度用力。(4)并发症的护理。疼痛:一般术后24 h内最为明显,以后慢慢缓和,疼痛较明显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感染:告知患者术后1周内勿沐浴,保持创面干燥,防止感染;尿潴留:患者术后6~8 h不能排尿,多与体位不适有关,用听流水声、热敷并按摩膀胱区等方法诱导排尿,必要时留置导尿。(5)炎症治疗仪治疗的护理。炎症治疗仪是利用治疗微波理疗的作用原理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应向患者简单讲解治疗原理,治理过程中应告诉患者不得随意加大功率,以免烫伤深层组织,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更要小心;每次治疗结束后应断开电源,以免发生意外。(6)功能锻炼。术后当天可作股四头肌静力收缩活动,术后第2日可作直腿抬高训练,术后1周,可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肌力功能锻炼,有四肢(五点支撑)过伸法、飞燕点水法。功能锻炼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严重不适为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疗效的维持与功能锻炼成正比。(7)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进食高营养、易消化、含钙丰富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卧硬板床休息,下床活动时佩戴腰围,腰围的佩戴不超过3个月。尽量减少体力劳动或久坐及久站,站、坐时间不超过45 min。避免弯腰提取重物等前倾动作,拾取地上物品时应缓慢屈膝下蹲,腰部挺直。同时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定期复查。
疗效标准[4]为,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结果治愈50例,好转54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90.43%。
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小针刀松解突出节段软组织粘连,调整腰椎旁肌肉功能失调和小关节紊乱;结合炎症治疗仪(微波治疗)治疗及药物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减轻神经根水肿,缓解疼痛;同时给予规范护理如加强患者的术前宣教、心理干预、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取得显著效果。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4):572-577.
[2] 周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8,4(4):575.
[3] 王素英.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小针刀治疗的门诊护理体会[J].广西中医药,2004,27(6):56.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5] 阿力,王智良,赵强,等.微波治疗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伤,1999,1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