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晋
山西省汾阳市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西 汾阳 032200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供糖等,使该局部脑组织崩解破坏。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为:1、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栓栓塞;2、心脏来源的栓子所致的脑栓塞;3、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炎,血管损伤以及外伤等。缺血性脑卒中一般在夜间睡眠中发病,常为次晨起床时发现肢体无力或偏瘫,多无意识障碍,血压可正常或偏高。可有动脉硬化史。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60% ~80%[1],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 (单纯西医药治疗组),各5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七版《内科学》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21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62岁,对照组54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41岁,平均年龄60岁。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方面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西医疗法 ①溶栓药:发病3~6小时以内的病例使用纤溶酶200u/日静脉点滴,连用3日。②溶栓治疗结束后24小时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100mg/日 ,饭后口服。③改善脑循环、促进脑代谢:胞磷胆碱注射液0.75/日,曲克芦丁注射液0.6/日静脉点滴。④危险因素的干预: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血脂代谢紊乱、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肥胖及65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2]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综合防治,积极去除危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调整血压时,使之不可过高或过低,充分保证脑的血氧供应,急性期血压维持在160~180/90~100mmHg之间最为适宜。
1.2.2 中医疗法
1.2.2.1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选用血栓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中成药注射液。
1.2.2.2 中药汤剂疗法 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配以相应的汤药。
1.2.2.3 针灸、推拿疗法 针灸以头针、体针相结合,体针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
1.2.3 康复训练 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和言语功能训练,要尽早开始,两组都进行整个病程中要不断强调、不断教育患者和家属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辅导其进行康复训练。
2.1 疗效判定 显效:病情好转较明显,语言及神经体征大部分恢复;有效:病情稍有好转,神经体征略有改善,肌力提高一级以上:无效:病情无明显变化。
2.2 结果 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1.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完全性卒中三种类型,完全性卒中又分为轻、中、重三型。脑卒中的原因很多,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的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大量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聚集在血管壁上,形成附壁血栓,直至管腔闭塞,或因动脉粥样硬化斑 (尤其是溃疡斑),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致血栓形成,管腔闭塞,使得局部脑组织因缺血,坏死,再产生相应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从传统医学上来讲,缺血性脑卒中是因气机郁滞,脉道不利,血行缓慢瘀滞,脑俯失养所致。其病理基础绝大多数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由于血脂增高,血小板聚集,血液粘稠度增加,形成气血不足,血管硬化,弹性降低,顺应性下降,脉道不利,致使血行障碍。瘀阻血脉或血溢脉外,造成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老年人五脏功能减退,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其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因此老年人多发脑卒中,传统医学中有脑卒中病因为内风外风之说。本人认为脑卒中是气虚血瘀,脉道不利为本,在外风侵袭或内伤风动等因素作用下而发病。因此主要治疗原则应为理气通脉,活血化瘀。西医疗法在脑卒中治疗中对调整血压,控制脑水肿,溶栓等方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给药途径上急性期多为静脉滴注,吸收好,见效快。但西医疗法多属急则治其标,在预防和康复方面鲜有建树,中药注射剂疗法可以根据病情不同或活血化瘀,或补中益气,或理气开窍,或清热解毒,祛痰通络。中药注射剂是中药制剂上的突破,给药途径方便,吸收快。但中药注射剂品种少,且成分固定,不利于临床个体化治疗,中药汤剂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充分考虑病人个体差异,辨证施治,标本同治,但对于昏迷病人给药困难,且使用不便,中药可以达到以下作用:①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促进水肿及淤血吸收,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改善脑血液循环,改善脑缺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②改变血液的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或消除红细胞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粘滞性。③降低血脂,溶解血栓或预防血栓再发。④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针灸和推拿能活血通络,调和气血,激发人体正气。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运。
[1]全国脑血管病指南 (1995版)
[2]王兰香.社区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J].当代医学,2008,6(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