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温通作用与补泻理论探讨*

2012-01-25 07:52张建斌王玲玲常小荣吴焕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温通病证灸法

张建斌,王玲玲△,胡 玲,常小荣,吴焕淦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46;2.安徽中医学院,合肥 230038;3.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007;4.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艾灸疗法是以艾叶或者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温熨,以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点燃后的温热刺激,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并通过经络等作用产生局部和远隔部位的效应。相对于针刺治疗,艾灸治疗中的温热刺激是其产生疗效的主要特性和原因之一,与针刺治疗一样,疏通经络是其所产生诸多治疗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而另一方面古代又有艾灸补泻理论阐述。本文试就艾灸温通作用与补泻理论的关系作一理论探讨。

1 艾灸补泻理论的提出

古代医家基于“补不足,泻有余”的思想,确立了“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并在针刺、艾灸、药物治疗中得到系统阐述。《灵枢·背腧》有“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的记载,首次阐明了艾灸补泻的操作。

《灵枢·背腧》的论述得到后世多数医家响应,如《针灸大成》有“以火补者,毋吹其火,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1]的类似论述,即施行补法时火力宜温和,时间宜较长,须待艾火燃完为止;行泻法时火力宜猛些,时间可较短,在艾火燃烧时急灭其火,再结合腧穴开阖法。《灵枢·背腧》的论述,在现代针灸医籍和教材中均被广泛引用。此外,常小荣教授等[2]在古代灸法补泻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的功能,将艾条温和灸、温针灸、隔附子灸、丁香敷灸、五倍子敷灸、隔盐灸列为灸法之补法,把艾条雀啄灸、回旋灸、隔姜灸、白胡椒敷灸、灯芯草灸、线香灸、斑蝥敷灸、毛茛敷灸、威灵仙敷灸、板蓝根敷灸、甘遂敷灸、薄荷敷灸、天灸、黄蜡灸列为泻法,隔姜灸、化脓灸既扶正气又祛邪气,补泻功能均有。

由此可见,无论是《内经》时代的阐述,还是当代医家的经验,都认为艾灸存在补虚泻实的治疗作用。依据《灵枢》的记载,可以在操作上将补或泻作一区分,并获得相应效应。

2 艾灸补泻存在操作与效应的不同

尽管《灵枢》提出了艾灸补泻的操作,是否能够获得或者一定获得相应的效应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常小荣教授等[2]指出,补与泻只是两个相对的基本概念;灸法补泻是针对病证虚实而设,凡益于虚证的艾灸操作为补法,凡益于实证的艾灸操作为泻法,灸法既能补虚又能泻实。因此,应该结合病证虚实性质讨论艾灸的补泻才有价值。

一般认为,灸法的补泻作用与穴位功能、临床证候、灸疗刺激量的大小(包括灸治的方法、艾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灸疗时间的长短)、病变的部位及患者的体质等密切相关[3]。王海萍等[4]从腧穴特性、机体状态、施灸方法、辅助药物等4个方面讨论了艾灸补泻的影响因素。这里的艾灸补泻,在概念上与《灵枢·背腧》的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前者主要是指效应而言,《灵枢》则是指施灸操作方法而言,两者之间的距离还包括腧穴特性、机体状态的变数。因此,从患者病证性质的变化来说,艾灸补泻的概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就概括治疗效应来说,艾灸补泻的概念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与传统艾灸补泻操作的认识,无法形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故临床指导价值不大。

3 艾灸的适应证与效应特点

准确认识艾灸治疗效应和机制,需要从适应病证的特点和治疗效应的特点两个角度分别加以阐述。

首先,艾灸治疗适应证广泛。虽然灸法来自寒冷的北方和源于治疗寒证,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艾灸治疗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就《内经》记载,还包括伤食、胆病、体重烦冤、癫狂、败疵等内脏病、外科病、神志病。后世医家更是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如王焘《外台秘要》记载,温灸还用于内科疾病,如伤寒、天行、温病、霍乱、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及内科常见病;外科方面还包括痈疽、瘿瘤、痔疾、脚气等证;以及妇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口腔疾病等临床各科,涉及寒、热、虚、实诸证多种疾病。故明代医家李梴总结有“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5]。就如此众多病证,简单地用艾灸补泻难以概括,况且还有诸多疾病没有明显的虚实性质。

其次,艾灸效应的多样性。《本草从新》指出:“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6]”从《本草从新》的记载可以知道,艾灸的治疗作用和效应是多样的,既有“理气血”又有“逐寒湿”,既有“暖子宫”又有“调经安胎”。具体来说,还应包括以下几种:(1)发汗。如“诸阳为表,表始受病在皮肤之间,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7];(2)温中散寒。如“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素问·异法方宜论》);(3)泄热。如“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素问·骨空论》);(4)泄毒散结。如“夫疮疡之症,有诸中必形诸外,在外者引而拔之,在内者疏而下之。灼艾之功甚大……毒气自然随火而散”[8];(5)止痛。如“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卷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素问·举痛论》),以及疏风、活血、消瘀、利水、消肿等治疗效应。

因此,面对广泛的适应证和多样性的治疗效应,有必要从作用机制上加以认识,才能准确把握艾灸治疗的作用特点和本质特性。

4 温通是艾灸治疗的核心机制

尽管艾灸适用于寒、热、虚、实诸证的治疗,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治疗效应也包括多端。概括起来包括疏经通络、理气活血、扶正祛邪,都体现了“温通”的作用和特点。其中,借灸火的热力作用于特定的腧穴或部位,疏通经络以起到温通作用是关键。故《灵枢·刺节真邪》有“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的论述。艾点燃后的温热刺激,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并通过经络等作用,产生局部和远隔部位的效应。相对于针刺治疗,艾灸治疗中的温热刺激是其产生疗效的主要特性和原因之一;与针刺治疗一样,疏通经络是其产生诸多治疗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因此,“温通”是艾灸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故高秉钧有“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升,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9]。因此,艾灸治疗多种适应证和各种治疗效应,都是基于艾灸的温通作用实现的,温通是艾灸治疗的核心机制。

艾灸的温热刺激虽然可以产生多个方面和层次的温通效应,其主要机制是通调十二经脉气血。这一认识在《内经》中已经被记载——“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艾,各调其经气”(《灵枢·经水》),原文既阐明了艾灸具有通调各经气血的作用,同时还指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气血“喜温而恶寒”的特性,故温灸治疗尤为必需。因此,艾灸治疗寒、热、虚、实诸证,其机理可以归纳为温通经络、调畅气血,即如《本草从新》[6]以“通十二经”、“透诸经而除百病”等论述灸法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另一方面也提示,艾灸的温通作用同样包括补虚和泻实两方面。经络的不通可以有虚实两端,即气血不足可以导致经络不畅,气血瘀滞也可以导致经络不通,故温通经络就具有扶正(补虚)祛邪(泻实)之用。

5 小结

艾灸的温通作用是产生各种艾灸效应和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依据疾病的虚实性质,温通作用产生的效应除包括扶正(补虚)祛邪(泻实)外,还应该涵盖其他非补泻的效应。本文试就艾灸温通作用机制与补泻关系,从理论上更加精确地阐述艾灸作用原理。

[1]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0.

[2]常小荣,严洁,易受乡,等.灸法补泻之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4):3-5.

[3]刘冠军.中医灸疗集要[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46.

[4]王海萍,白震宁.灸法补泻刍议[J].山西中医,2009,25(4):33-35.

[5]李梴.医学入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278.

[6]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62.

[7]王涛.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61.

[8]盛维忠主编.薛立斋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18.

[9]高世拭.医学真传[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4.

猜你喜欢
温通病证灸法
基于红外测温的火针“温通”效应改善脊髓损伤作用靶点研究*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温通刮痧联合中药塌渍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疼痛效果中的应用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温通活血乳膏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6、NF-κB表达的影响
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自噬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