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012-01-25 06:26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医学病因病机

王 键

(安徽中医学院,合肥 230038)

中医病因病机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认识到病因病机的重要性:“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应“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在中医临床辨证施治过程中,也需要抓住病机才能确立治疗的核心。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人类对自然界与疾病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围绕中医病因病机学在诸多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的现状

1.1 中医病因研究

六淫作为外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近年来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六淫致病机理的实验研究方面[1-5],同时对相关六淫邪气致病的动物模型也有一定的研究[6、7]。另外,近年来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均被认为是一类由戾气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有学者从运气角度作了分析,指出SARS病毒的传染力和生物学特性都会随着时间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必须结合运气理论因时因地制宜,做好对SARS和其他疫病的防治工作。多数中医学者认为,SARS是由春温湿热疫毒所引起,病机以热毒、瘀毒、湿毒为关键,而毒邪贯穿始终[8、9]。但其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由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七情致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联系现代医学相关理论,结合中医传统认识,对中医七情致病的内涵和实质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是目前关于七情内伤学说的实验研究还开展得较少,这主要与较难复制出符合中医七情致病特点的动物模型有关[10~12]。随着应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将有良好的科研前景。

近年来,许多学者借助现代研究手段,对中医痰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发展了中医痰饮学说。文献报道有关痰证的证治规律及有效方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多,而痰饮致病机理的研究并不多见,同时缺乏痰病特异性生化指标及痰病特征的研究[13]。

近几十年来,瘀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方药作用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在疑难杂病的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和成就。“瘀热”病因在内科难治病发病中的机制及其分子基础研究也得到了较多的开展,初步阐明了瘀热病机的分子基础和凉血散瘀方的部分作用机制。深入开发这类方药并研究其作用机理势在必行,而瘀血致病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瘀血证在发病过程中涉及多系统的功能改变,是一个复杂的全身病理变化过程,此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随着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对毒邪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毒邪致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毒邪学说已成为现代病因学与治疗学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但是中医学有关毒邪的辨证论治体系不够完善,毒邪致病的广泛性和难治性的特点,致使毒邪致病的研究显得尤为艰巨。虽然毒邪学说存在诸多不足,却因临床实际的需要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应为毒邪学说准确定位并将其有机地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中,广泛深入地开展毒邪致病机理的研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总体来看,中医病因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科技工作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中医病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科研工作也带来了诸多困难,对一些新近出现或者近年致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的致病因素研究不足。如近年来,室内污染引起的病证极为普遍,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被部分患者或医者忽视。因此,目前的相关领域尚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疾病观的改变,中医病因学的研究将逐步取得突破。

1.2 中医病机研究

中医病机学说蕴涵着对人的生命活动复杂内容和深层规律的深刻认识,为丰富生命科学理论做出了贡献,是中医诊疗的核心所在。中医病机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进展及成果,但是病机的研究亦缺乏深入和系统性的研究,研究多围绕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探讨、病机理论的探讨等方面[14~17],许多常见疾病的病机仍缺乏现代科学的阐释。

许多临床常见疾病都进行了相关的中医病机的研究,多是通过辨识常见疾病的病机,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辨证论治及方药选取[18~20]。中医病机学研究已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国家科技部以“973”中医理论研究专项形式,立项资助了多个重大疾病及难治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创新研究。以中医病机的研究带动中医证候、方药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但总体来看,目前仍缺乏公认的符合中医学特点的病因病机学动物模型,中医病因病机系统化的研究还不多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新致病因素研究的速度。应该在继承前人研究思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自然、社会的发展特点,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系统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的方案。结合现代系统科学及相关学科,开展中医病因病机系统化的研究尤为必要。

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虽已取得了诸多成果和进展,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重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对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应置身于大科学、大文化背景下,运用“象”思维模式,注重原始创新,立足于临床疗效,重视生物学机制的探讨,注重特定病理学产物的研究,倡导多学科合作,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和应用,进而推进中医现代化的进程。

2.1 注重原始创新的发展

中医药被视为中国原始创新力。在中医药科研过程中,要体现中医原始创新性的表现,即创新性发现,如经络;创新性思维如藏象学说;创新性技术如针灸、中药等。从宏观角度把握中医药的这些原始创新性特点,对找到准确的科研切入点非常重要。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基础研究要注重原始创新的发展,就要注重学术积累和创新技巧。

在进行创新性研究时要以实践为基础,善于发现传统理论的不足,大胆开展有创新性的实验,积极对现有知识进行整理与发掘,跟上科研脚步,及时应用新型科研成果。选取具有创新性潜力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开展深入的研究,充分发掘传统中医学所蕴涵的科学价值。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创新一定要并重,基础和临床要结合,并贯穿系统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动态的观点,基础和临床研究要立足于临床疗效,临床研究要立足于优势病种。创新机制工作中要开放、交流,学科之间要相互引进,从而推动中医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

2.2 注重临床实践的发现

进行基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临床疗效,基础研究的过程与临床实践也是密切联系的。从临床实践中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对病因病机的研究起到启迪甚至直接的促进作用。要加强病因病机理论的基础研究,就要推进两个战略的紧密结合,即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紧密结合,是基于临床疗效、评价科学性基础上的重大研究。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对于感染性疾病(SARS、H1N1、手足口病等),要重视病毒感染性疾病;对于非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要抓住优势病种,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关键要把课题做深入,除了对“瘀”、“毒”还应重视“痰”、“湿”、“火”的研究,重视化湿法的研究,中医急症方面的研究也应当重视。

2.3 注重生物学机制的探讨

中医学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中医学不仅应继承前人理论注重宏观,也应打破传统文化的羁绊,扭转学科现代科学基础薄弱的现状,注重生物学机制的探讨,使抽象的理论机制具体化、直观化,建立当代医学界可以接受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这些都有利于中医学基础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日益精确地认识各种疾病的微观本质。充分利用现代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先进的研究手段,全面深入地揭示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现代生物学机制,将有力地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推动整个中医学科的发展。

2.4 注重多学科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当今是大科学的时代,科学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的整体。要充分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及时将先进技术应用到中医学的基础研究中。例如分子生物学已广泛地渗透到医学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且新的分支学科不断产生,各学科广泛交叉、渗透,同时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又不断生成。另外,像微循环、超微结构、血液流变学、电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组织培养、膜学、医学影像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核技术等研究方法,都可以引入到中医的基础研究中去。多学科研究方法,可以围绕研究目标,充分利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开展多学科、多层面、多途径的协作研究。中医学本身就蕴含了多学科的科学成分,早在《黄帝内经》就包罗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水力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当今中医学基础研究更应该及时融合同时代各学科先进思想和技术而不断前进。

2.5 注重痰、湿、瘀、毒、火的研究

许多学者就“痰”、“瘀”、“毒”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特别是“瘀”、“毒”互结从化在中风病中的重要作用。也有从“湿热毒”论消渴的病因病机,从“痰瘀”论妇科疾病、肿瘤、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等。目前对“瘀”的现代理化指标研究多涉及血小板黏附、聚集、活化及血液黏稠度、血栓形成等,“毒”的现代理化指标可能涉及炎症介质、过氧化脂质、组织损伤坏死等。对痰邪致病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脂、免疫、自由基代谢等方面,存在着与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结合不紧凑、未能揭示其致病共性特征及指标缺乏特异性等问题。

当前,应注重痰、湿、瘀、毒、火在中医病因病机学研究中的价值,采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总结归纳痰、湿、瘀、毒、火引起的宏观临床表征变化和微观病理生理变化,从而研究总结相关疾病新的治法和方药,丰富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提高临床疗效。

2.6 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任何基础研究的成果只有成功转化和应用于临床实践才能体现其实际价值,因此加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也成为促进中医药发展的一个新焦点。中医药科技人员在开展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时,应选取重大疾病、难治性疾病或中医治疗确有疗效的疾病开展相关研究,努力开拓中医药科技市场,使研究成果能尽快推向社会,为经济建设和保障人类健康服务。另外,通过拓宽转化渠道,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积极研发相关疾病新的方药并制定防治策略,使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研究成果很好地应用到疾病的防治和“治未病”等领域。中医药科技成果需要一个推广应用的转化过程,才能实现其本身的价值,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

[1]黄敏.风寒湿型颈椎病与膝关节炎生物学特征的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07:35.

[2]刘晓燕,崔玉鹏,李立华,等.寒邪致高血压大鼠脑出血的凝血-纤溶机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1):51-53.

[3]张伟,刘海瑜.寒邪梯度性变化对大鼠肺脏超微结构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7):463-466.

[4]Carlini F H,张诗军,陈泽雄,等.基于 IL-2、IL-8水平变化的湿邪致病机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10-11.

[5]苏新民.湿邪的现代研究[J].江西中医药,2004,35(4):63-64.

[6]黄秀深,赵燕.中焦湿阻证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4):23-24.

[7]章敏,陈刚,张六通,等.六淫湿邪动物模型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9):5-7.

[8]邓铁涛,邱士君,邹旭.论中医诊治非典型肺炎[J].新中医,2003,35(6):3-5.

[9]张伯礼,吴崇典.非典的中医命名、分期及病机[J].天津中医药,2003,20(3):12-14.

[10]王米渠,薛嘉莲,王刚,等.“恐伤肾”基因心理学的前沿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1):35-37.

[11]王米渠,吴斌,冯韧,等.“恐伤肾”母子两代的生理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3,34(1):3-4.

[12]王宇.“恐伤肾”对亲子两代小鼠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1998.

[13]张丽芬,李秀满.中医痰证的现代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0,19(3):47-49.

[14]马克亚,孙运河,成德方.论病机的多层次观[J].中医杂志,2007,48(3):271-272.

[15]黄开泰.论病机层次和要素[J].河南中医,2004,24(3):12.

[16]李可建.病机-证治体系的构建模式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381-382.

[17]李国春,吴勉华,周学平,等.基于机素和机元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的辨证规律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81-84.

[18]方樑.基于病机证素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25.

[19]夏志琳,石鹤峰.糖尿病的中医病机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0,23(10):78.

[20]赵万军,肖鲁伟,周辉,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医病机学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2):23-27.

猜你喜欢
中医学病因病机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