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琴
五运六气是六经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1]。张仲景《伤寒论》原序云:“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秉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此足以说明仲师讲求五运六气之理。刘渡舟认为:“以上(指上面的序文)就是张仲景讲求气化学说的明证,任何人都不得对此加以否定。[2]”历代医家遵“气化”理论应用经方,经方名家曹颖甫先生在《经方实验录》序中记述了其父患“洞泄寒中”,服大剂附子理中加吴萸、丁香转危为安的医案[3]。本文拟结合五运六气探讨风湿病病机,抗风湿病经方应用,同时也对风湿病发病、复发、加重规律进行粗浅的讨论,望同道斧正。
风湿病的发病与“乘年之虚,失时之和”[4]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处之“虚”宜理解为“孔窍”,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不足,即人体不能适应“运”、“气”迁变,自身调节失常而导致风湿病发生。末学认为以肢体、关节、筋脉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病机应着重分析水(太阳寒水)、湿(太阴湿土)与火(少阴君火)三者的关系。风湿病发病时岁运、司天和在泉涉及太阳寒水、太阴湿土、少阴君火等三气;主气以六之气(寒水)多,其次四(湿土)之气;客气以寒水、湿土、君火、相火等四气为多。宜按《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的原则分析风湿病病机。主客逆从、郁气、复气的规律都循此原则,同时还要注意顺与逆的关系。下文将《素问·运气七篇大论》[5]中与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有关的风湿内容做进一步的分析,并以经方为治。其中历代医家对平气之年的界定有所争议[6],这里仍以《内经》为准。
1.1.1 值岁逢辛巳、辛卯、辛酉年,主运为太阳不及,可见“腹满身重……腰股痛发,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腘踹股膝不便,甚则跗肿”。
1.1.2 值岁辛未、辛丑,平气之年,主、客气都逢太阳寒水之气,可出现“关节禁固、腰椎痛、屈伸不利”。
1.1.3 主气为三、四气(少阳相火与太阴湿土)之交可出现“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结,腨如别”的症状。
1.1.4 若逢年壬辰、壬戌、戊戌、戊辰、庚辰、庚戌、丙辰、丙戌,司天为太阳寒水,在泉为太阴湿土,逢客气为太阳寒水,则可出现皮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跗肿身后痈的症状。为此仲师制有麻黄汤、乌头汤、葛根汤、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等。
1.2.1 值岁逢丙寅、丙申、丙午、主气为太阳太过,可出现“腰椎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腹大胫肿,寝汗出憎风”;丙寅、丙申年司天少阳相火,丙午年少阴君火司天,三者均为运克气不和之年。
1.2.2 若逢X子、X午年(除却平气之年),司天为少阴君火,在泉为阳明燥金,客气(初之气)为太阳寒水,亦可出现关节禁固,腰椎痛。
1.2.3 若逢戊X、癸X年(除却平气之年),值年岁运少阴君火,逢客气为少阴君火,为天符之年,则会出现腰痛,尻股膝髀踹胻足病……跗肿不得久立。
1.2.4 若逢年癸未、癸丑、值岁运为少阴君火不及,会出现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甚者屈不能伸,髋髀如别……复则……暴挛痿痹,足不任身等症状;运盛气衰,分析以运为主。
1.2.5 若逢年戊子岁运为少阴君火太过,会出现胸中痛,胁支满支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等症状,运气相同,天符之年,病来急骤,剧烈,为逆。为此仲师制有桂枝芍药知母汤、三黄汤、小续命汤等。
1.3.1 逢甲X年、己X年(除却平气之年),岁运太阴湿土,可出现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结、踹如别、腰椎重强等症状。
1.3.2 若逢年甲子、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岁运为太阴湿土太过,可出现“体重烦冤……行善瘈,脚下痛等症状;甲子、甲午年,司天为少阴君火,甲寅、甲申年,司天为少阳相火,4年均为气盛运衰,分析以气为主。
1.3.3 若逢年丁丑、丁未、癸丑、癸未,太阴湿土司天,客气三之气为太阴湿土则可出现,反腰椎痛,动转不便,厥逆的症状,客气为太阳寒水(六之气),可出现关节禁固、腰椎痛的症状。
1.3.4 甲丑、甲未年,岁运为太阴湿土,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可出现跗肿骨痛、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的症状。
仲师制有防己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真武汤、葛根汤、甘草附子汤和乌头汤等。
郁气之发,土郁、水郁、火郁3种情况可见到风湿病的表现。土郁乃发,胕肿身重;所以仲圣制防己黄芪汤,水郁之发见腰椎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制有干姜甘草苓术汤,甚者真武汤;火郁之发见疮疡痈肿,胸胸背痛,面首四肢,愤胪胀,疡疿呕逆,瘈疭骨痛,节乃有动,制有三黄泻心汤。
由上可见,与肢体、关节、肌肉拘挛疼痛有关的风湿病发病与“火旺否”、“寒湿(水)重否”有关,二者互为因果,火不旺则水湿气化不利,而水湿重则反过来也可影响气化功能。太阴湿土与太阳寒水互为司天在泉,证候大抵以寒湿为多。而少阴君火司天,或岁运为少阴君火,则其证候往往体现为寒热错杂证,桂枝芍药知母汤正是为此而设。
岁运太过者则制其所胜,岁运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如太阳太过出现水克火、火不旺之证,治疗时可参见附子汤证、桂枝附子汤证、甘草附子汤证、乌头汤证等;太阳不及者则土来克之,往往见土旺湿重之候,即经文中所论“湿痹”之候,治疗时必不忘利湿,甚或更灵活地采用利水之法,即原文中真武汤证。如少阴为水火之脏,少阴风湿病,岁火太过,往往木郁不达;岁火不及则土来侮之,而见寒热错杂的桂枝芍药知母汤证、麻杏苡甘汤证。
张某某,女性,54岁,2009年 3月 28日初诊。主诉:手足多关节肿痛4年,手足畸形3年,确诊类风湿4年。长期持续服用西药症情控制不理想,来诊时服用强的松7.5mgqd,甲氨喋呤10mg/qw。症见双手尺侧偏,掌指关节呈屈曲畸形。远端指间关节半脱位,纽扣花样畸形。中医诊断为尪痹,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属脾肾两虚、痰瘀阻络,治以健脾益肾、化痰通络、活血止痛为法,采用经方为主加减治疗,病程中主要采用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防己黄芪汤为主方。下面以2009~2011年中逢主气寒水之气(即六之气)的症状及方剂进行分析:
2009年12月8日就诊。患者12月5日出现右臀部牵掣状疼痛,向大腿后外侧放射,左膝关节疼痛。舌质淡,苔薄润,脉沉细无力属寒痹证。方以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加鸡血藤、青风藤、伸筋草、全蝎、蜈蚣、莪术、骨碎补、补骨脂、淫羊藿白术、牛膝。
2010年11月16日就诊。症见双踝关节肿痛,膝痛时轻时重,腕关节肿痛,局部略热舌暗苔薄黄,脉沉细无力,属寒热错杂证。方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防己黄芪汤加生地、炒杜仲、桑寄生、淮牛膝、生薏仁、骨碎补、全蝎、蜈蚣、砂仁、土鳖虫、苍术、青风藤、鸡血藤。
2010年11月30日就诊。症见外感后发热、咳嗽,经抗菌素输液治疗,热已退,但咳嗽不止。舌淡暗,苔黄厚腻,证属外感风寒里有内热,方以麻杏石甘汤加桔梗、葶苈子、炙枇杷叶、浙贝母、前胡、竹茹、全栝楼。
2012年1月17日就诊:症见左膝关节疼痛拘急,舌暗淡,苔薄黄,证属寒热虚实错杂,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防己黄芪汤加自然铜、独活、威灵仙、片姜黄、淮牛膝、生薏仁、骨碎补、全蝎、蜈蚣、砂仁、土鳖虫、苍术、青风藤、鸡血藤,服1剂,隔日服湿热痹颗粒6g,日3次;尫痹片2g,每日3次,汤剂与成药交替。
分析:2009年12月7日大雪始。乙丑终之气,天时寒冷。司天为太阴湿土,客气(第六气)为太阴湿土,主运为太阴湿土,主气为(第六气)太阴湿土,在泉为太阳寒水。
2010年11月6日立冬,11月22日小雪,庚寅,平气之年。客气:少阳相火(第六气),主运:阳明燥金,主气:太阳寒水(第六气),客气:厥阴风木,平气之年以分析岁运及主客气为主。
2011年2012年1月17日小寒始。2011年辛卯年,主运为太阳寒水不及,司天为阳明燥金,在泉为少阴君火。终末之气,主客气均为太阳寒水。
通过病例自身3年同一节气对照分析,2009年一派寒湿交困之象,以温阳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为治则;而2010年六之气时主运为阳明燥金,客主加临体现寒热错杂症,故此以温阳散寒兼以清内热为主。由于运气的变换,2010年与2011年交年时患者出现寒包火之咳嗽证,需治以麻杏石甘汤加味。2011年六之主客气均为寒水,故出现左膝关节疼痛拘急,证候仍以寒热错杂为主,但水火相争不甚剧烈,证候表现较平和。
运用五行乘侮进行分析有三点优势,一是可把握发病年、月、季节规律;二是分析复发、加重之年、月、季节规律;三是对治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比如研究某种风湿病的治法一定要参考五运六气,论年如类风湿关节炎属少阴风湿病[1]者为火运不及,寒水之气乘之;论季类风湿关节炎如发生湿热阻络、关节红肿热痛,为太阳不及,土来乘水易发在四之气;论郁、复气如类风湿关节炎属太阴风湿病者则复气得位而甚,土气在六之气复之而出现“众痹,四逆”[1],以此而大略得出类风湿关节炎逢某岁、夏季和冬季加重的规律;四是指导短期减药甚至停药。目前西医风湿病学术界对风湿病的认识是建议长期服药,停药要慎重[7]。众所周知,药物的偏性是疗效的基础,如果疾病自然缓解再继续用药,会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甚或造成“坏证”或发生其他未知的病变,而依靠自然界外在力量调动人体而自然停药,无疑安全性会更胜一筹,当然减药、停药时病情要达到临床缓解,要参考现代医学指标自不待言。下面通过病例对风湿病加重、减轻规律作初步探讨。
史某,男,类风湿关节炎病史10余年,确诊肺纤维化2年,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长期服用抗风湿西药,病情不能控制。中医诊断为尪痹,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属脾肾两虚、痰瘀阻络,治以健脾益肾、化痰通络、活血止痛为法,采用经方为主加减治疗,病程中主要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防己黄芪汤等为主方。
2010年7月1日初诊:症见右腕关节轻度肿,双踝关节中度肿,采用经方加减治疗后2010年9月22日因关节肿痛完全消失,自行停药,至10月28日关节肿痛复发再次来诊。
2011年7月12日罹患带状疱疹,位置在左季肋部、左背部,舌红苔黄腻,脉弦滑。2011年8月下旬关节肿痛完全缓解,再次要求停药。
简析:2010年阴历9月完全缓解。2010庚寅,平气之年。主运阳明燥金,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厥阴风木,客气为太阴湿土(第五气),主气为阳明燥金(第五气),火偏旺,与在泉之气风火相煽,如前所述与风湿病病机“寒湿胜,火不旺”完全相反,故疾病缓解。
2011年辛卯年,《素问·气交变大论》谓:“岁水不及,湿乃大行……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甚则跗肿……上临太阴,复则……肌肉胗发。[8]”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少阴君火,岁运太阳寒水。阳历7月小暑前,客气为阳明燥金,主气三之气少阳相火,由于湿气偏盛,木气来复,主胜客,风火相煽,发为带疱。
至9月中旬客五之气少阴君火加临,主五之气阳明燥金,客胜主再加之在泉亦为少阴君火,影响运气的5个因素中均为三火两金,因此与风湿病的病机“寒湿胜,火不旺”完全相反,因此临床必然可缓解。上述虽只是略举2例以起抛砖引玉之功,但五运六气对风湿病的影响已初见端倪,当然还有待于临床进行更深入的大样本验证。
综上,末学认为五运六气是方证病机中的一个辨证要素,在分析方证病机时要考虑运气的转换、更迭,以做到“无失气宜”。同时也应客观地认识五运六气的作用而知常达变,临证时仍要运用阴阳、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的辨证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谨守病机”。
[1] 马桂琴.经方关于风湿病“位”、“势”、“态”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8):841-843.
[2] 刘渡舟.伤寒论临证指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7.
[3] 清·曹颖甫.经方实验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
[4] 方药中,许家松著.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37.
[5] 方药中,许家松著.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2-755.
[6] 赵辉.平气之年推算方法及其意义[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6):4-6.
[7] 马桂琴.从病例谈谈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策略[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风湿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1:56-59.
[8] 方药中,许家松著.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