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学中和思维的内涵及特点

2012-01-25 05:57吕爱平蔡丹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中医学阴阳机体

吕爱平,蔡丹梅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2.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沈阳 110161)

论中医学中和思维的内涵及特点

吕爱平1,蔡丹梅2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2.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沈阳 110161)

当今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是对思维的探索和研究。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上的中医学,从形成体系到之后的发展,从理论研究到临床实践,始终贯穿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和思维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理论概要,提出中和思维的科学内涵应当是和谐思维与适度思维的有机结合。

中医学;思维;中和思维

当今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是对思维的探索和研究[1]。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在中医的认知方法中,整体思维、辨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意象思维,无意不有,但体现最充分的莫过于中和思维[2]。中和思维是指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和谐与平衡状态的思维方法[3]。这种思维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内涵也很丰富。笔者愿意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指正。

1 和谐思维是中医学中和思维的根基

和谐思维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属于中和思维的内涵之一。中医学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始终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致中和”,这种中和精神具体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强调人伦和谐。和谐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1 “天地人三才一体”的和谐思维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注重人与环境之间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医学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注重天人之间、形神之间的和谐统一,认为健康是人(机体)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与平衡。健康的人为“平人”,“平人者不病”,即指人体没有违和状态。健康包括机体自身的阴阳平衡,即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形与神的阴阳平衡,还包括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当自然、社会环境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机体自身的正气又不足以适应这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天地人三者之间失于和谐统一,机体表现为形神相失、气血紊乱等病理变化,称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在本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失去常态。因此,治疗疾病就是调整阴阳,重建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

1.2 “机体内部四时五藏阴阳”的协调(和谐)思维

1.2.1 健康人体内的阴阳必须处于协调状态

一切疾病的发病机理都可以概括为阴阳失调,表现为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协调状态;治疗疾病,即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阴阳的相对动态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作为治疗追求的目标。治疗疾病的关键是调整阴阳,具体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通过各种方法调节阴阳,达到人体各方面的协调状态。

1.2.2 健康人体内的四时五藏阴阳必须处于协调状态 中医学用五行学说相生相克、互为制化的关系,说明人体在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系统中,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的。五行的生克制化,可以维持五行之间协调、有序,促进世间万物的生生不息。中医学引入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认为肝、心、脾、肺、肾五脏在生理状态下既可以互相滋生,又可以互相制约,同时与自然界的四时相互通应。这种既促进又抑制的作用维持着五脏之间的动态平衡,保持着人体机能的协调有序。如果某一脏太过或不及,势必出现五脏之间的平衡失序,发生相乘或相侮以及母子相及的不协调病理改变。此外,五行学说中存在的胜复规律即为把不协调转为协调的一种自动调节机制。综上所述,从中医学医学模式的建立,到机体的健康、疾病、治疗等诸多方面的阐述,都离不开“和谐”思想的指导,因此和谐思维是中和思维的根基。

2 适度思维是中医学中和思维的核心

适度思维是指在分析事物和处理事物时,始终牢记适当程度的一种思维方法,即“适中”的原则[3]。适度思维也是中和思维的内涵之一,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尤为广泛。

2.1 生理、病理变化上的适度思维

中医学认为,健康的人体时刻处于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状态之中,有对立就有制约,就有盛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维持健康状态。中医学称之为阴阳消长,而消长必须要适度。如果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长”得太过,就会出现“阴盛则寒”、“阳盛则热”的实寒或实热的病理改变。而如果阴或阳的任何一方“消”得太过,就会出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的虚热或虚寒的病理改变,身体也会随之出现一系列不适之状。

五行学说认为,生克制化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正常现象,在人体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相生相克的过程也就是事物消长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太过或不及的情况,重要的是必须要适度,“亢则害,承乃治”。如按照五行的观点,在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相互制约关系,相互制约必须要适度,制约不及或制约太过都会出现异常,相乘或相侮就是制约失度而产生的异常现象。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言:“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藏象学说中适度思维的运用更为广泛,具体表现在某个脏腑的功能必须保持适度,否则将会引起疾病。以肝为例,在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既无不足也不能太过,即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另外,脏腑之间的气机升降关系也必须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如脾胃同居中焦,气机一升一降,升降在适度范围内变化维持着消化的正常进行。

2.2 治疗原则上的适度思维

中医学强调治疗方案、治疗措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确定,即“勿失其宜”、“各得其所宜”。如针对五行相生异常的“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针对相克异常的“抑强、扶弱”,针对气机异常的“气陷则升、气逆则降、气闭则开、气脱则固”的原则,目的只有一个,即恢复机体内各个方面原来保持适度平衡的状态。

2.3 药物配伍上的适度思维

在组方配伍方面,中医遵循的君、臣、佐、使诸药的配伍组方原则,体现的就是适度思维的思想。在具体用药组方上,为防止某些药性太过伤正,《内经》主张应用反佐法以制约其太过,充分体现了在调治过程中《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提出的“平治于权衡”的特点。在用药剂量上,《内经》也强调“适中”,中病即止。《灵枢·五禁》中所说的“补泻无过其度”,都体现了中和适度的思维特征。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理论概要提出中和思维的科学内涵,应当是和谐思维与适度思维的有机结合。

[1]邢玉瑞.中医思维研究与建构中医思维方法学[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32-1834.

[2]温长路.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学的中和观[J].环球中医药,2010,3(1):58-59.

[3]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17.

R222.15

A

1006-3250(2012)02-0120-01

吕爱平(1961-),女,山东安丘人,教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藏象学说及其应用研究。

2011-07-15

猜你喜欢
中医学阴阳机体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邓俊峰作品选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