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2-01-25 04:26:52邓艳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2期
关键词:牵拉小腿皮瓣

张 琦 任 鑫 邓艳华

(1 四川攀枝花中心医院骨科,四川 攀枝花 617000;2 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科,四川 攀枝花 617000)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患者48例,男35例,女13例;年龄8~61岁,平均年龄37岁;平均住院天数28d,受伤原因车祸伤30例,重物砸伤10例,高坠伤4例,机器绞伤4例。

1.2 手术方法

在小腿内侧设计皮瓣,以胫骨后缘为皮瓣纵轴线,以内踝上5~7cm处为皮瓣旋转点,根据创面设计皮瓣大小,切取皮瓣前缘,确认穿支血管后向肌间膈深部游离至胫后动脉主干,确认移植皮瓣供血良好后切开转移覆盖创面,术后松软敷料包扎,石膏固定,皮瓣处开一小窗,以利观察皮瓣的血循状况[1]。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常规准备

戒烟,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备血,床上训练大小便等,让患者了解移植皮瓣的目的、过程、预期目标,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的因素,充分准备,积极配合。

2.2 供区皮肤准备

指导患者轻按供区皮肤,用拇食指将皮肤轻捏起,适度牵拉,以不感到痛疼为度,每次30min,3~4次/天,避免淤血和破损。必要时行小腿血管超声检查。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皮瓣边缘的渗血情况,估计出血量,及时更换敷料,补血补液,保证有效血容量,使收缩压大于100mmHg,忌使用升压药,观察尿量等。

3.2 体位管理

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皮瓣血供,抬高患肢10~20cm,平心脏水平,利于局部引流;不向患侧卧位,不使移植物受压,影响血供;防止移植物血管吻合处发生扭曲和张力。若制动不牢靠,肢体有较大范围移动,会牵拉或扭转蒂部,不及时处理会影响皮瓣的血循,致坏死。术后较大范围的活动也会导致出血,血肿会增加血循障碍。若小腿后缘术后,可支架保护或悬吊体位。

3.3 血循管理

3.3.1 皮温测定

保持移植皮瓣温暖,护架烤灯40~50cm照射,防止因寒冷发生的痉挛。测量时在皮瓣中心部位做记号,定时定点测量,和健侧对照。皮瓣温度31~35℃,同健侧或稍高1~2℃,为正常,低于健侧3~4℃,预示血管危象,需及时处理。

3.3.2 色泽观察

正常移植皮瓣颜色红润,若不明显可测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时为1~2s,大于2s疑似发生血管危象。静脉回流障碍是移植皮瓣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皮瓣的毛细血管充盈试验通常没有断指再植明显,需仔细观察。

3.3.3 水肿处理

手术后2d可出现水肿,轻度可自然消退。用无菌棉签从肢体远端向蒂端轻轻滚动按压,3~4次/天,10~20分钟/次,可促进静脉回流及解除血管痉挛。水肿严重,皮温消失,水泡形成提示静脉回流不畅,及时处理,手术探查。

3.3.4 “三抗”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痛疼时机体释放5-羟色胺,强烈收缩血管,致血管腔狭窄、闭塞、血栓形成,术后即给予镇痛泵,使用镇痛药物如杜冷丁等,避免一切引起疼痛的诱因,如包扎过紧,患肢牵拉、活动等;应用用罂粟碱,抗痉挛;抗感染,据医嘱定时使用敏感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定时消毒病室,注意无菌技术。

3.3.5 断蒂训练

3周后断蒂,在蒂部行夹管训练,时间从长到短,直到夹管1h,颜色不变即可断蒂。

3.3.6 康复指导

教育患者及家属观察皮瓣血运的方法[2],如皮瓣颜色变浅或呈紫红色,及时告之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在皮瓣感觉未恢复前,注意保护皮瓣,防止烫伤或冻伤。保持皮瓣附近皮肤清洁。

[1]刘绍江,钟凤林,兰玉平,等.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J].四川医学,2011,32(1):69-70.

[2]丁淑贞,白雅君.临床骨科护理细节[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2-211.

猜你喜欢
牵拉小腿皮瓣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3-26 23:04:13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体育科学(2018年11期)2018-12-07 10:28:08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40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地佐辛对胆囊切除术内脏牵拉反应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