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术后的护理

2012-01-25 04:26:52鲍时珍张继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2期
关键词:造口口袋肠梗阻

鲍时珍 张继红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肠梗阻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为闭袢性肠梗阻,也是结肠癌晚期的临床表现之一,而梗阻时间越长,肠道血运障碍程度就越重,肠道吸收能力继续下降,梗阻近端严重扩张的肠管引起肠道分泌增加,造成肠腔内液体大量增加,致使肠梗阻症状加剧[1]。因此一旦确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须及时手术。患者多为老年人,合并症多,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做好术后各项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对32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6~85岁。32例患者均以急性肠梗阻为主要症状,且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部透视或平片均示肠梗阻,结合病史,体征等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结肠癌,并经术后病理切片确诊。全组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行急诊手术,肿瘤引起的梗阻部位结肠脾曲2例,升结肠3例,横结肠5例,降结肠10例,乙状结肠12例。

1.2 手术方式与结果

所有患者入院立即予胃肠减压,积极做好术前准备,行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5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6例,横结肠切除吻合1例,降结肠切除吻合3例,乙状结肠切除吻合5例,因癌肿不能切除,行结肠造瘘术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8例。32例患者中,无1例死亡,切口感染发生3例,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及皮炎1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2 术后护理

2.1 体位

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安置体位,待患者全麻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卧位,可促进腹腔渗液的吸收和引流管的有效引流,也可减轻切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助于切口愈合。

2.2 严密观察病情

因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合并症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应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护各项数值的动态变化,注意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及各引流管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紧急处理。对不同的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应有预见性,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3 肠造口的护理

2.3.1 造瘘口的观察

知晓造口的位置及类型,随时观察瘘口肠黏膜的血循环情况,正常黏膜颜色为鲜红或粉红色,平滑且湿润,暗红或淡紫色常提示缺血。密切注意造口的形状和大小,查看造口有无回缩、出血及坏死,并注意造口袋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术后造口水肿是术后正常现象,一般6~8周内逐渐消退。本组2例结肠造瘘患者术后3~4d肠造口开始恢复功能,先排气后排便。

2.3.2 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

因造瘘口周围皮肤长期受粪便、消化液的腐蚀刺激,容易发生皮肤湿疹。术后要密切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是否红润,有无缺血,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清水清洁瘘口并擦干,外涂氧化锌软膏或防漏膏,再贴上造口袋,与瘘口周围皮肤完全贴合。本组一例发生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及皮炎,每日如上述换药一次,3d后患者红肿、皮疹消退。

2.3.3 造口袋的正确使用

根据患者的造口大小选择合适的造口袋,袋口紧贴造口周围皮肤,防止渗漏,当造口袋内充满1/3排泄物及时更换,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指导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造口袋的护理,出院前至少观察一次患者或家属正确进行造口袋的护理操作,保证出院后能自我护理。本组造口患者出院时均能正确使用造口袋。

2.4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4.1 吻合口瘘

本组结肠癌并发结肠梗阻患者年龄偏大,平均年龄70岁,由于结肠的解剖特点,老年人通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病期晚,全身情况较差,术前往往已经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甚至肠管严重扩张,又因行急诊手术,容易发生吻合口瘘。又有研究表明,结肠癌并发肠梗阻在肠道准备不充分时,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可高达74.1%[2]。术后应密切观察有无吻合口瘘的表现。本组患者术中肠道灌洗的效果较满意,肠道污染和水肿轻,于吻合口附近放置引流管,引流管的放置是吻合口安全的保障[3],并保证引流通畅,术后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给予营养支持等,未发生吻合口瘘。

2.4.2 切口感染

由于结肠癌手术创面大,暴露时间长,部分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或术前已存在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术后容易发生切口感染,影响患者顺利康复。应密切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观察局部切口有无红、肿、热、痛。保持切口周围清洁、干燥,及时换药。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若发生感染,开放伤口,彻底清创。对有糖尿病患者,术后加强血糖的监测,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对营养状况差的患者,术后加强营养治疗。本组3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因血糖控制不佳、1例因低蛋白血症所致。术后加强血糖的监测和控制,请内分泌科专家会诊及时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遵医嘱补充白蛋白后切口均顺利愈合。

2.4.3 肺部感染

术后应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每2h翻身拍背一次,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对不敢咳嗽咳痰患者,协助患者用双手向中间按压腹部两侧,可减轻疼痛,疼痛剧烈者,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遵医嘱使用化痰药物。本组2例发生肺部感染,均因自身合并有肺部慢性疾病,急诊手术创伤诱发感染,在经过上述精心护理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

2.5 加强营养支持

禁食期间,遵医嘱静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营养液,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24h出入量。2~3d肠蠕动恢复,肛门或造口排气后可开始进流质饮食,若患者无腹胀等不适,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产气和刺激性食物,如豆类、牛奶、洋葱和高糖食物等。1周后可进高营养少渣食物,逐渐过渡至普食。

2.6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急性发病行急诊手术,术后心理波动较大。这一时期患者对手术是否成功,是否转移及肿瘤切除是否彻底非常关注和敏感,特别是有结肠造口的患者,排便方式的改变对其形象和自尊又是一个打击,甚至对腹部肠造口很不接受。与每位患者耐心交流,关心患者,真实而技巧性地回答患者提出的所有问题,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消除其顾虑,同时鼓励和配合患者家属在各方面精心护理患者。鼓励有结肠造口患者说出对造口的感觉和接受程度,详细解释和介绍肠造口对其疾病治疗的重要性,造口的原理和方法及如何自我护理,让患者逐渐正视并参与造口的护理。

2.7 健康宣教

向患者解说不良情绪刺激对疾病恢复及预后的影响,应积极保持良好的心态,融入正常人的生活,生活规律,参加适量活动。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低渣的营养丰富多样化食物,营养均衡,忌酒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有结肠造口患者,介绍造口护理方法和护理用品,指导其掌握造口的自我护理,鼓励家属也参与其中,适当活动,避免负重运动,防止造口疝的发生。出院后坚持扩肛,1次/1~2周,持续2~3个月,防止造口狭窄。告知患者定期随访,需要化疗的患者定期回院治疗[4],若发现排便困难等不适及时到医院检查、处理。

3 小 结

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大多见于老年人,本身基础疾病多,对急诊手术的耐受较差,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给予患者周到而精心的护理,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郑泽霖.绞窄性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和临床[J].临床外科杂志,2000,8(2):714.

[2]方国思,薛绪朝.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1998,18(11):658.

[3]曹兵,许建伟,顾继礼,等.直肠癌完全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2,6(2):158.

[4]卢芳.慢性输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21(2):91.

猜你喜欢
造口口袋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医学概论(2022年3期)2022-04-24 16:38:34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浪漫口袋
智族GQ(2020年6期)2020-08-19 12:56:39
神秘烟口袋
借口袋
会喝酒的大口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