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云
(辽源市中心医院骨科,吉林 辽源 136200)
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当老人不慎跌倒或发生碰撞后极易出现髋部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髋骨节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占髋部骨折的31%~51%[1,2]。治疗不当常遗留髋内翻,下肢外旋和短缩畸形[1]。目前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其优点是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患者年龄大,主要脏器功能低下,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患者护理及康复很重要。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用DHS螺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并在手术前后加强护理及及指导康复,获得满意效果。
本组35例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6~81岁,平均61岁。35例转子间骨折,左20例,右15 例。按Evan分型,Ⅰ型5例、Ⅱ型10例、ⅢA型9例、ⅢB型8例、Ⅳ型3例。随访时间最长1年6个月,最短6个月。其中行走跌伤18例,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5例,伤后至入医院时间:1h~5d。全组病例均经X线摄片检查确定诊断。术前常规摄受损侧髋关节正侧位X 线片,选择好适合长度动力髋螺钉。
①心理护理: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意外,瞬间意外改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骨折会给老年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顾虑较多,如怕麻烦家里人、担心预后不好,怕子女不照顾等,由此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甚至绝望。所以责任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持患者,亲切地介绍经治医师、各种有关的规章制度、病区生活环境及如何就餐等,使之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环境。多与患者沟通,让患者感觉到温馨,日常生活上给予方便和照顾,取得家属配合,鼓励多探视,做好疾病宣教,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利用成功病例现场说教,增强患者对肢体功能恢复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②下肢牵引的护理:本组28例行术前下肢的胫骨结节骨牵引,牵引时每日测量下肢长度及牵引力线,牵引期间,保持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存在,避免身体向床头和床尾滑动,及时调整身体在床上的位置,头部和足部均不能抵住床栏杆,否则会失去反牵引力。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内收畸形,必要时穿防旋鞋。维持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加减,以免影响牵引效果,同时应保持牵砝码悬空。及时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指(趾)活动情况以及患肢有无疼痛、麻木的感觉等。如有循环障碍,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向患者耐心讲解术前牵引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①体位:予平卧位,术后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外展角度15°~20°,防止髋关节出现内收外旋。②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还应重点观察因手术创伤、失血、麻醉等造成的反应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发现切口敷料有渗血应报告医师及时更换;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滑脱等;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阻塞;观察引流液情况,30min监测1次,24h后改为常规观察,并及时记录如引流液<30~50mL/d应尽早拔除。注意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及含钙量多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48h内严密观察患肢局部组织肿胀程度、切口敷料渗出液、末梢血运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弱等情况。如患肢出现紫绀、肿胀明显、皮温低、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则提示末梢循环不良,应及时报告医师并进行相应处理。③预防并发症:预防肺内感染:应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拉手练习床上坐起等动作,预防肺部感染[3];预防褥疮:每1~2h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在骶尾部垫气圈。保持床单干燥、平整、清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防止褥疮发生。预防尿路感染,嘱患者多饮水,每日2000~2500mL,以增加尿量,达到冲洗尿路的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女性患者每天清洗会阴,让患者清洁舒适;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髋关节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肢皮色、皮温及肿胀程度等,患肢避免行静脉输液,指导患者加强功能练习,早期患肢肌肉收缩训练,改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如一旦发生并发症,必须将伤肢抬高制动,禁止按摩患肢,以防引起血栓脱落。④指导康复功能锻炼:向患者讲解早期行功能锻炼的目的,使其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了解在锻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可采取的措施。采用听音乐、按摩等方法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鼓励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消除患者因害怕疼痛而拒绝活动的心理顾虑,增强康复的信心。患者术后1~3d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开始康复训练,可在床上进行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练习,在床上练习坐起活动,锻炼的程度以患者能耐受而不感到疲劳为度,具体做法是嘱患者伸直膝关节,背屈踝关节收紧大腿和小腿的肌肉。3d后摄X线片,若动力髋螺钉的定位良好,则可进行直腿抬高练习、膝关节屈伸练习。4~6周后患肢不负重扶拐下地活动。协助患者先移到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腿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双拐站起。上床时,患肢先上床。8~12周开始负重活动,在此期间应由护士或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止发生意外。⑤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每1~3个月来院复查1次X线片,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决定弃拐及内固定取出时间。教授患者促进康复的相关知识,正确用药及注意事项,了解有关饮食、睡眠、活动、环境、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等,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自我护理能力,及家属对患者的照顾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如出现患肢麻木、疼痛、肿胀等情况及时就诊。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较普遍的适应性,固定牢固,能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我科对35例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护理,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1]彭金来.加强手术病人安全防护的实施方法[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 54-55.
[2]Gorge J,Haidukeych T,Andrew I,et al.Review obliquity fractures of the interthochanteric region of the femur [J].J Bone Joint Surg,2001,8(3):643.
[3]易红,肖江平.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J].河北医药,2002,24(1):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