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2012-01-25 02:35:50王惠红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9期
关键词:胃瘫胃管胃肠

王惠红

(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浙江 新昌 312500)

胃瘫综合征又称胃排空障碍、胃无力症,主要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上以餐后饱胀、厌食、嗳气、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1],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笔者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07年1月至2O11年9月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腹部手术胃瘫综合症患者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 17 例;年龄 29~73 岁,平均(54.48±12.56)岁;基础疾病包括胃癌大部切除术、胆管癌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直结肠手术等;症状出现于手术后7~12 d,拔胃管进食后,表现为腹部饱胀、泛酸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伴少量胆汁、有时带有酸臭味,无腹痛,呕吐后症状缓解,查体上腹有轻深压痛,无胃、肠型及包块,胃振水音阳性,无气过水声,每日胃肠减压引流量820~1860 mL,平均(1241.48±342.56)mL。钡餐或碘剂造影见残胃扩张呈球形,有食物残留,不收缩、不蠕动或蠕动较弱,数小时后有极小量造影剂呈线状或点状缓慢通过吻合口至输出肠段内;胃镜检查可看到吻合口,镜头可顺利通过吻合口,吻合口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

1.2 治疗方法 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温盐水洗胃2次,并抽空胃内容物;促进胃张力恢复,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特别注意补充钾。中药予黄芪20 g,枳壳 15 g,瓦楞子 30 g,丹参 10 g,桃仁 10 g,桂枝 15 g,炒莱菔子 15 g,白芍 25 g,大黄 10 g(后下),文火久煎,取汁 300 mL,通过胃管抽尽胃潴留液后注入中药汁150 mL,闭胃管1~3 h,每日2次(重者 3~4次,每次 80~100 mL),灌注前抽净胃液,放管时观察中药或胃液吸出量,同时观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2 护 理

2.1 情志护理 出现胃瘫后,较长的住院时间、高昂的治疗费用、长期放置鼻胃管带来的不适、各种检查带来的痛苦等,均可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情绪压抑,七情不畅可致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3],在做好保护性医疗制度的前提下,及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动态、连续地作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胃瘫的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和预后,消除其紧张情绪。胃瘫患者多能够生活自理,除输液、休息时间外应鼓励正常活动(包括户外活动),既可促进胃肠动力恢复,也能增强患者的信心,促进其对治疗的顺应性;治疗早期下床活动受限时应取半卧位或坐位[5]。

2.2 胃肠减压管护理 本症患者留置胃管时问长,操作前通过宣教和疏导取得其配合。胃管要妥善固定,不影响患者活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每日更换,并使吸引器始终处于负压水平。每日对插入胃管的一侧鼻孔行生理盐水清洗,去除鼻腔干痂,表面黏膜皮肤涂以少量红霉素眼膏,防止胃管压迫鼻腔黏膜和上唇皮肤处出现破溃感染;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注意呕吐的频率,呕吐物的量、性质、颜色,肠鸣音,胃部振水音等,以了解胃排空情况;胃液中如有黄色胆汁成分,说明有肠液反流,应继续减压治疗;引出液中无明显胆汁后行胃管夹管或接引流袋自流,观察1~2 d再次行胃X线泛影葡胺造影,胃蠕动恢复且无恶心、呕吐后拔除胃管。

2.3 静脉营养的护理 由于患者经受手术创伤应激,长期禁食、呕吐、胃肠减压,引起大量消化液丢失,导致营养失调,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因此在肠功能恢复前需要进行静脉营养,保证机体的正常代谢,纠正负氮平衡[4]。输入静脉营养液期间作好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加强巡视,保证在24 h内匀速滴完。定时监测血常规、血、尿生化指标,特别注意血糖的变化。

2.4 饮食护理 拔除胃管后开始进流质,应少食多餐,从20 mL起逐渐增加至全量流质,增加幅度以保持患者无不适、有食欲为度。指导患者多食清淡,可进食健脾开胃养阴之品。全量流质进食3~5 d后改为半流质,仍以少食多餐、逐渐增加为原则。

3 结 果

结果本组40例均症状消失,饮食恢复,全部痊愈出院;治疗时间 12~22 d,平均(16.45±5.56) d;无再次手术病例,无护患纠纷,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100.00%。

4 讨 论

中医学认为“六腑以通为用”、“传化而不藏”,胃肠功能以通降下行为顺。腹部手术后由于胃传化通降失司,出现痛、呕、胀、闭等胃肠关格证候;且术后耗伤元气、损失精血,故可出现气虚血亏的证候,更加重了胃瘫的程度[8],因此术后患者应用中医药治疗的法则大体包括通里攻下、行气活血及益气养血等。本观察使用的中药处方中,黄芪补中益气,白芍酸甘敛阴止痛,瓦楞子化瘀散结,3药合用益气敛阴化瘀;配以丹参、桃仁活血化瘀,炒莱菔子消食行气消胀;枳壳宽中理气,桂枝助阳化气;大黄行胃肠积滞,并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化瘀散结理气除胀之功能。

实施情志护理可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调动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加强胃管护理,确保胃管在胃内的正确位置,进行持续有效胃肠减压;重视静脉营养的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指导,可增加患者抗病力,对腹部手术胃瘫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护理配合能取得满意疗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再次手术增加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值得临床应用。

[1]刘凤林.术后胃瘫综合症的诊断与处理[J].腹部外科,2008,21(4):216-217.

[2]余建香.术后胃瘫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9):789-780.

[3]李建胜,俞美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1):25-27.

[4]陈会林,颜福根,沈加君.经鼻胆管加中药治疗结肠癌术后胃瘫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3):451-452.

猜你喜欢
胃瘫胃管胃肠
胃管体外部分破裂的处理小技巧
安徽医学(2024年3期)2024-04-23 05:43:20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30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42
术后胃瘫怎么办?
益寿宝典(2018年13期)2018-01-26 15:56:35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4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