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清 李雪芹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4000)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是由于直肠前壁良性孤立性的急慢性溃疡所引起的消化道紊乱,以腹痛、便秘、腹泻、脓血便为主要表现,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笔者采用自拟肠舒组方保留灌肠配合护理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4月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30例,均符合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0~50岁;病程6个月至5.5年。1.2药物肠舒组方,组方为:白头翁30 g,白及30 g,白芷30 g,黄柏30 g,苦参20 g,白矾20 g,地榆20 g,乳香15 g,没药15 g,将上方药混匀加水500 mL,文火煎45 min后取汁约150~200 mL,再加入儿茶粉10 g,血竭粉10 g配制成灌肠液。
1.3 护理方法
1.3.1 一般护理本病属本虚标实,易感受外邪及脾胃。居住环境要保持整洁、安静舒适、避风冷、适寒湿。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及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过度屏气排便,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法,排便困难时,应用缓泻药。每晚应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生活有节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1.3.2 灌肠护理(1)灌肠前准备。中药保留灌肠宜在晚上临睡前进行,嘱患者晚饭不宜过饱,排空大便,可使肠腔容量增大,直肠压力相应减少,减少因直肠压力刺激而引起排便反射,液体在肠内保留时间可以相应延长,使药液与肠黏膜接触更加充分,有利于灌肠液的吸收,从而提高效果。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同时适当抬高臀部。药液量150~200 mL为宜,温度一般应比肠腔温度稍高或相同(保持在37.5~38.5℃),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及吸收,温度过高可使肠腔黏膜充血、水肿,易引起排便反射,温度过低不利于药液的吸收,还会刺激肠黏膜引起蠕动,不利于药液的保留,影响治疗效果。(2)操作方法 。用石蜡油润滑一次性吸痰管前端,将吸痰管轻轻插入10~15 cm。如插管遇阻力时,即轻轻转动吸痰管,打开开关,使少量药液流入直肠内,不但可润滑吸痰管,还可使肠管舒张扩大,粪块软化,以减少阻力,使吸痰管顺利插入所需深度。以60滴/min的速度灌注,若患者有便意,可嘱患者深呼吸放松腹肌,并放慢进液速度,或休息片刻暂停灌入,也可以从一侧臀部向肛门方向按压,可减轻便意。灌肠后嘱患者左侧卧位15 min,俯卧位15 min,最后仰卧位臀部抬高10~15 cm,可使药液弥散面积扩大,保留时间延长,生物利用度增加。灌肠液必须在肠道内保留2 h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保留6 h以上效果最好。20 d为1疗程,休息2d,进入下一个疗程。(3)注意事项。操作时手法轻柔,并不断地和患者交流,以缓解紧张情绪。插管时如果患者出现脉速、出冷汗、剧烈腹痛等,应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1.3.3 心理护理由于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易复发、病程长,迁延不愈,患者精神、经济负担较重,易出现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寻求家庭社会的支持,满足病患者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要,保持心情舒畅,鼓励患者适量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定期在科室内组织知识讲座,讲解该病的主要症状及诱发、加重因素,介绍治疗过程、方法 、药物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制定出宣传手册发放,让患者了解病情,掌握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
1.3.4 饮食指导饮食疗法是预防和治疗溃疡病的重要环节。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煮烂的稀饭、面条、鸡蛋、肉丁、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少食多渣食物,禁食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粗糙不易消化,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如生葱、生蒜、咖啡、酒、浓茶等,以及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生、冷、硬等食物。另外,有吸烟史的患者还应戒烟。
1.4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临床主症、体征基本消失;大便常规及隐血试验红、白细胞<3个/HP;直肠镜检查病变仅有轻度炎性改变;直肠黏膜病理学检查为慢性炎性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消失。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数约5个/HP;肠镜检查病变程度减轻;直肠黏膜病理学检查为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的病例,而未恶化者。
本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0%。电话随访1年,间隔1月随访1次,有效者有3例复发,继续治疗后均好转。
笔者针对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免疫和黏膜屏障功能低下这一发病环节,采用自拟肠舒组方保留灌肠,加强了灌肠操作细节护理,严格把握灌肠药液量、温度、插管深度,灌入速度,摆放合理体位,使患者感到舒适,乐于配合治疗,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同时施以合理的情志、饮食、起居护理。肠舒组方中白头翁、白矾、黄柏、苦参、地榆具有清热燥湿,凉血泻火解毒,收敛生肌的作用;白及、白芷具有消肿生肌、排脓止血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还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乳香常和没药合用,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血竭、儿茶有行瘀祛腐、敛疮生肌、止痛的作用。此方剂具有消炎、抑菌、促进溃疡愈合、改善微循环、消肿止痛、生肌止血、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且中药保留灌肠不仅减少胃肠道刺激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也避免了胃肠消化酶的破坏,药物直达病灶,改善局部环境,促进溃疡修复。肠舒组方灌肠配合护理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1] 钟莹,林娟.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2):224-225.
[2] 靖立美,高秀芬,董晓玲.不同西药对中药灌肠液直肠保留时间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9):540.
[3] 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等.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