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霞
(平谷区中医院药剂科,北京 101200)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为宋代名医钱乙所创。六味地黄丸属经典处方,出自良医名家之手,经历漫长岁月的反复筛选,验证变化,沿用至今[1]。处方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泽泻、茯苓六味药组成,为肾,肝,脾三阴并补而以补肾阴为主的成药,其中熟地滋肾填精为君药,辅以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阳而固精,三药合用,达到三阴并补的功效。又配茯苓淡渗脾湿,已助山药之益脾;泽泻清泄肾火,并能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制约山萸肉之温,共为辅佐药物。各药合用,使之滋补而不留邪,清泄而不伤正,相辅相成,共同起到滋补肝肾的作用[2]。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基础方,在中医理论中,肾,被誉为“先天之本”。其主藏精、生髓,涵盖了生长发育,生殖,再生骨髓乃至储存遗传基因等多个重要领域,甚至连呼吸、骨骼、牙齿、耳朵和头发都和他有莫大的关系[3]。有关肾和补肾的资讯深深烙进几乎每一个人的脑海,在品类众多的中成药市场中,六味地黄丸成了人们的新宠[4]。仿佛六味地黄丸成了包治百病的仙药[5]。
据统计,我国有近百家的制药企业生产不同品牌的六味地黄丸,其中:河南宛西的仲景牌,北京同仁堂的同仁堂牌,江西汇仁的汇仁牌,兰州佛慈的宝卢牌,河南九芝堂的九芝堂牌等[6]。据有关资料显示,六味地黄丸在我国各大城市零售药店药品销售量排行中稳居前20位,在不少城市中还位居前5位。2002年10月,在我国药品零售市场重点类别统计中,六味地黄丸的总销量占扶正类中药总销量的43.51%,销售金额占21.40%。其中,同仁堂牌占7.39%,仲景牌占4.38%。在五大城市样本零售药店销售金额前50位品种排序中,六味地黄丸在上海居第3,在北京居第5,在深圳居第22。2003年,在上海药品市场中,六味地黄丸在扶正类中药销售金额前10位中位居第1,而六味地黄丸口服液居第9。在2003年上半年,我国零售药品前50位排名中,六味地黄丸按销量排位居第13,按销售额排位居第22[7]。如果据此推算到全国,六味地黄产品市场容量就有近十个亿,且尚未饱和,还很大的发展前途[8]。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生命活动提供元气、原动力,一主藏经,二主水液代谢,三主纳气,并和人的骨骼血液、乃至牙齿,耳朵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是阴阳之本,是生命之源[9]。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代表方,本方重用熟地为君,滋补肾阴,填精益髓;配伍山茱萸养肝涩精,山药补脾固精,两药都可协助熟地以充复肾中阴经,共为臣药。又配泽泻泻肾利湿,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并治山茱萸之温涩;茯苓健脾渗湿,以助山药之补肾,共为佐药。六药合用,补中有泻,寓泄于补,以补为主,肾肝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构成通补开合之剂,共奏滋肾益精之功[10]。
长期以来作为滋补型中成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而各种各样的营养保健品也应运而生,这些大肆宣传不仅扩大了六味地黄丸的销售市场,也激起了大众的补肾意识[11]。
在被访者的性别构成方面:100名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总数的40%,女性占总数的60%;在被访者的年龄组成方面:其中25岁以下的共40人,占被访人数的40%,25~35岁的共28人,占被访人数的28%,35~45岁的共5人,占被访人数的5%,45~55岁的共10人,占被访人数的10%,55岁以上的共17人,占被访人数的17%。被访者主要是中青年(45岁以下);在被访者的学历组成方面:大专以下的39人,占被访人数的39%,大专或本科的共50人,占被访人数的50%,本科以上的共11人,占11%。可以看出被访者学历普遍较高;在在被访者的购买习惯方面:有95人选择日常用药为中药,占95%;有5%的被访者是通过媒体知道刘地黄丸,有20%的被访者通过朋友介绍知道,而有75%的人是通过医师介绍知道的。
研究发现,被访者的样本构成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女性被访者多于男性被访者。②被访者主要是中青年(45岁以下)。③被访者学历普遍较高。④85%的被访者日常购药为中药,15%的选择西药。⑤有95%的被访者知道六味地黄丸,有5%的不知道。⑥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医师介绍知道六味地黄丸的。⑦有60%的服用过六味地黄丸。⑧几乎人们都会选择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90%)。⑨认为六味地黄丸可以做日常保健品的被访者人数相当。
2.2.1 六味地黄丸治疗肾虚的类型
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绝大多数认为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的药物,占总数的81%,而认为是治疗肾阳虚和阴阳两虚的分别占9%和10%。
2.2.2 六味地黄丸的剂型
选择最多是蜜丸,占35%,选择水丸和浓缩丸的一样多,都为15%,选择水蜜丸的占25%,最少的是软胶囊,占10%。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大众对六味地黄丸的大蜜丸剂型最为熟悉。
2.2.3 被访者对六味地黄丸疗效的看法
六味地黄丸的疗被访者认为非常明显的占10%,认为明显的占47%,认为疗效一般的占41%,而认为不明显的仅占2%。可见六味地黄丸的疗效还是很明显的,能让大多数人满意。
2.2.4 六味地黄丸的禁忌情况
六味地黄丸的禁忌可以让绝大部分人接受的,认为禁忌数不多和可以接受的分别占42%和51%,而认为多和非常多的仅分别占5%和2%。
2.2.5 服用六味地黄丸期间产生副作用情况
服用六味地黄丸期间产生副作用的现象很少,因为只有1%的被访者认为副作用很多,1%的认为非常多。而有55%的人认为很少和43%的人没有产生任何副作用。
通过调查分析,许多人将六味地黄丸当成日常保健品来长期服用,有些人盲目的服用,对于正常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应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其次,阳虚的患者不宜服用,肾阳虚的患者面色一般偏白,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许多没有正确辨证论治的肾阳虚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后,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不宜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
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可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大部分人可能仅仅处于肾气轻微不足的状态,远未到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程度。此时盲目服用,就会出现副作用。六味地黄丸也是女性爱护自己的一大补肾法宝。因为不论男女皆有肾,在保养不当的情况下,都会出现肾虚,且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月经、怀孕、生产等),更容易出现肾虚,比如容颜早衰、更年期提前等。因此,如果正确的服用六味地黄丸就会缓解这些症状。 六味地黄丸有非常严格的适应证,只适于阴虚有热之人,(肾、脾)阳虚之人绝对忌用;肝火过旺之人服此药犹如火中添柴,亦不适宜。平常体质的人,不寒不热,想用此药补一补也未尝不可,那就需在空腹饥饿时或口干欲饮时吃此药,最易吸收且有益无弊。建议用此药一定要对症下药,切勿盲目滥用,以免雪上加霜,顾此失彼。
通过对调查看出,在被访者中,有相当一大部分人都服用过六味地黄丸,并对六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用量、剂型、价位、禁忌疗效等方面是“了如指掌”,几乎成为家庭日常保健品;在平时选择药物方面,选择中药的人数要远远胜过选择西药的人数,比较相信传统中药,同时也很关注中医药,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中药养生方面的知识。
[1]王金山.药品的“宠儿”——六味地黄丸[J].环球中医药,2008,1(4):1-2.
[2]张伦.六味地黄丸市场透析[J].中国药房,2004,15(11):656-658.
[3]姜兰剑.解读“六味地黄丸现象”[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8(12):2-5.
[4]别古.补肾存在哪些误区[J].中华养生保健,2009(12):2-4.
[5]杨光.六味地黄丸的药理[N].大众卫生报,2006(11).
[6]王俊.不可滥服六味地黄丸[N].中国中医药报,2007(9).
[7]成泽东,卞嫡.补进与六味地黄丸的浅析[N].中医药学刊,2004,22(4):715-717.
[8]程铭.三类人不宜吃六味地黄丸[N].保健时报,2005(7).
[9]沙文如.补肾市场:吹尽黄沙始是金[J].中国药店,2007,18(5):78-79.
[10]邬时民.六味地黄丸的"后劲"[J].中国药店,2005,16(5):100-101.
[11]任光会.走向集中化的补肾药市场[J].中国药店,2010,2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