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清
(内蒙古阿荣旗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750)
高血压脑病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任何类型高血压只要血压显著升高,均可引起高血压脑病[1]。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42例高血压脑病患者,经过及时诊断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42例高血压脑病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18~79岁,平均45.5岁,发病时间5h~2d。原发性高血压病29例,急性肾小球肾炎7例,慢性肾病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例。患者就诊时收缩压为200~270mmHg,舒张压为120~160mmHg。
42例患者中37例有明确诱因:过度劳累16例,饮酒10例,降压药停用7例,精神紧张8例,外伤8例;5例患者无明显诱因。患者症状:39例患者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37例,偏侧肢体无力,7例,偏侧肢体麻木6例,视物不清16例,意识障碍31例。眼底检查示:32例可见不同程度视网膜动脉痉挛;30例可见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10例有视野缺损。
①根据患者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史,可有过劳、精神紧张、激动等诱因,血压突然急骤升高,尤其舒张压升高(>120mmHg)。②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和癫痫发作等一过性神经系统局灶体征,眼底可见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③CT或MRl显示特征性顶枕叶水肿,迅速降压后症状体征迅速消失,不遗留后遗症。
1.4.1 一般治疗
患者入院后立即量取血压,给予中流量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头抬高15°~20°;持续心电监护,每隔10~15 min量血压1次;同时留取患者血液与尿液进行相关检测;眼底检查明确视乳头出血、渗出情况动态监测每小时尿量。患者烦躁不安给予地西泮10 mg或苯巴比妥100mg肌注[2]。
1.4.2 降血压
高血压脑病发作时应在数分钟至1h内使舒张压迅速降至110mmHg(高血压患者)或80mmHg以下(血压正常者),恢复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但降压不要过快、过低,以防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足,诱发脑梗死;老年人个体差异大,血压易波动,用药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引起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所有降压药物经微泵静脉输入,根据血压下降隋况进行精确用药调节。常用药物有硝普钠、硝酸甘油等[3]。
1.4.3 减轻脑水肿
患者出现明显的颅内高压的症状与体征,立即给予呋塞米40~80mg静注,或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6h重复1次,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者给予冰帽头部降温。
本组42例患者经过以上治疗后,症状在5~40h内缓解,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任何类型的高血压均可发生高血压脑病。主要病因:①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史较长,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更易发生。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出现高血压的疾病也可发生。②继发性高血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也有发生高血压脑病的可能[4]。③某些药物或食物诱发。少见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同时,又服用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或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也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进食富含胺类的食物也可诱发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临床表现颇相似,可把高血压脑病看作发生在脑部的高血压危象。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发生高血压脑病一般需12~48h,短则数分钟,长则1~3天[5],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盘水肿和黑矇,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失语、偏瘫、偏身麻木、听力障碍和病理反射等。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必须及时抢救治疗。凡高血压者有血压急剧升高伴剧烈头痛,甚至有意识和神志改变者,均应立即到医院急救治疗。迅速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防止或减轻脑组织水肿与损伤是治疗的关键。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血压下降过度而使脑、心、肾的血液灌注发生障碍。系统治疗高血压和原发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将有助于降低高血压脑病的发生。病情稳定后应逐步向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过渡并坚持长期、正规治疗。
[1]赵红军,周义成,周坦峰.高血压脑病的影像学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14(4):213-215.
[2]王顺巧.浅谈高血压脑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9(3):23-26.
[3]陈剑峰,杨勇.高血压性脑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8(5):45-47.
[4]覃保华.高血压脑病52例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21(5):47-49.
[5]陈信坚,谭惠斌,刘忠.高血压脑病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16(5):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