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君
(新疆拜城县人民医院内科,新疆 拜城 842300)
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主要是脑内小动脉或深支动脉变性坏死,直接破裂后致血液流入脑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脑出血急性期是指发病30d内,此期患者极易出现脑疝、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中枢性高热、低钠血症、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应激性溃疡、褥疮等并发症,从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病死率为35%~52%。而在脑出血急性期对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该病的救治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后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体征,伴偏瘫、失语等,本组186人,男性92人、女性94人。年龄在19~91岁。
2.1 患者放抢救室,头部抬高15°~30°,头部放置冰袋或至于冰帽内,注意头部制动,保持肢体功能位,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加床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痰液堵塞,有活动义齿应取下,以防误入气管引起窒息,连接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体温的变化,持续吸氧2L/min,备好气管插管用物。
2.2 脑出血后由于脑实质内突然出现了血肿的占位效应,可使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压急剧增高引起脑疝而诱发死亡[1],应密切观察颅内压增高的各种临床征象,如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不规则、瞳孔意识变化等,警惕脑疝的发生。因此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处理的重要环节,方法∶①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取头高足低位,除进食排泄外,其他活动需严格禁止,避免各种刺激,诊疗护理操作应集中,动作应轻柔。②应用高渗脱水剂∶20%甘露醇、甘油果糖注射液。③其他∶速尿、地塞米松等药物的应用[2]。在应用20%甘露醇时要30min内滴完,输入后观察血压和尿量变化,检查肾功能情况,注意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钾的补充,准确记录出入量。
2.3 病情监护
2.3.1 意识、瞳孔的监护
意识障碍轻重是颅内损害程度的直接反应指标,如发病时有轻度的意识障碍或病程中逐渐清醒者示预后良好,若发病时意识障碍较轻,但逐渐加重者预示病情危重预后较差。意识障碍的程度与出血量、出血部位、脑水肿的程度有关。脑出血昏迷的患者,应对意识、瞳孔、神经系统体征、GCS评分进行综合评估。脑桥出血的患者头和眼转向非出血侧,呈“凝视瘫肢体”状“针刺样”瞳孔为脑桥出血的特征性症状。三偏症状为内囊出血的典型症状[3]。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双侧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及是否对称等,每1h观察记录意识瞳孔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及时处理。
2.3.2 生命体征的监护
①体温∶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脑出血时常阻断下丘脑对体温的正常调节而导致中枢性高热,对中枢性高热临床上不提倡药物降温,可以采用冰袋冷敷头部及温水擦浴进行降温 ,每4h监测体温一次。若因感染所致体温升高,则可采取药物降温。②脉搏、呼吸∶脉搏弱时提示可能有循环衰竭现象,脉搏缓慢,60次/min以下,同时呼吸深大而缓慢、血压升高说明颅内压有升高的趋势,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脑出血早期呼吸深而慢,呼吸中枢受到损害可导致呼吸衰竭,表现为快而不规则的呼吸或呈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③血压∶密切注意血压的变化,血压持续升高可致再度出血,应遵循缓慢平稳降压原则,切不可降压过快、过低,以免引起脑供血不足,加重脑损害。
2.4 并发症的预防
2.4.1 肺部感染的预防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使SpO2维持在90%以上,加强口腔护理,定时翻身叩背促进排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给予药物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2~3次/d,痰液粘稠堵塞气道发生呼吸困难时,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做好气道护理。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2.4.2 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留置尿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装置,会阴护理两次/日,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防止尿管打折、受压、弯曲、脱出,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定时放尿,训练其膀胱功能。若尿液浑浊可用盐水膀胱冲洗2次/d。若有血丝,应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2.4.3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常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与脑出血的严重程度相关,观察患者意识、面色、肢体温度及生命体征变化,呕吐物和大便情况,给予无刺激、易消化的半流温凉饮食,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宜禁食24~48h,然后酌情安放胃管,鼻饲前应抽吸胃液,观察胃液颜色、量、性状,必要时可用奥美拉唑等药物预防其发生[4]。
2.4.4 褥疮的预防
不宜做大幅度翻身,宜用软枕置于患者一侧臀部、肩部等骨突出受压部位,每2~3h将软垫移于另一侧,动作宜轻柔,尽量不牵动头部,也可在骨突出处进行按摩。床单位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患者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肛门及臀部。
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工作是细致而繁重的,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过硬的技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精心护理,预防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李谦.中国临床医药与卫生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442.
[2] 郭丽屏.脑出血并发症的临床护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4(1):69-70.
[3] 田雪.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对策[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8,21(2):114-116.
[4] 徐建红.123例脑出血病人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