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刚
(上海解放军第八五医院口腔科,上海 200052)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拔牙后固定矫治患者542例,选取采用常规前磨牙拔除后正畸治疗患者61例,设为对照组;选取采用第一磨牙拔除后正畸治疗患者6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为(20.5±2.9)岁,拔除第一恒磨牙83颗;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21.3±3.4)岁,拔除前磨牙152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前磨牙拔除后正畸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第一磨牙拔除后正畸治疗;即经过口内、外,修复及正畸会诊后,拔除第一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通过0.48mm×0.64mm不锈钢工作方丝滑动牵引关闭拔牙间隙[6]。
治疗成功判定标准[7]为:牙齿排列整齐,面型显著改善,拔牙间隙完全关闭,磨牙尖窝交错咬关系,前牙覆、覆盖均正常。
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60例,治疗成功率为98.4%;实验组患者治疗成功59例,治疗成功率为98.3%;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为(20.8±5.4)个月;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为(21.1±6.2)个月;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一磨牙被认为是建立正常(牙合)的关键,亦是临床矫正治疗支撑齿[8],同时磨牙体积大,拔牙后间隙较大,关闭时间长且难度大,故临床极少行主动拔除磨牙后正畸治疗;但是已有研究表明[9]第一磨牙龋齿率高达50%-60%,其患龋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在第一磨牙受损严重情况下,如强行拔除第1、2前磨牙,难以获得较好临床远期疗效;而拔除第一磨牙后行正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前后段牙弓拥挤现象,降低后牙槽高度,保留更多健康牙齿。针对拔除第一恒磨牙后关系矫正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采用微种植钉技术等强支抗关闭拔牙间隙临场成功率较高,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外学者报道一致[10]。综上所述,在采用合理矫正设计及手术方法基础上,第一磨牙拔除正畸治疗临床矫正效果确切,实用,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1] Sandler PJ,Atkinson R,Murray AM.For four sixes [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0,117(4): 418-434.
[2] 李伟,刘林,吴平等.拔除病变第一磨牙矫治成人双颌前突的临床评价[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09,16(2):99-103.
[3] 朱双林,王颖,王大为.拔除第一磨牙矫治牙列拥挤的病例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1):15-18.
[4] 林久祥,许天民.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M].4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310-312.
[5] 缪耀强,万贤凤.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正畸学,2008,15(2): 57-60.
[6] Horiuchi A,Hotokezaka H,Kobayashi K.Correlation between cortical plate proximity and apical root resorption [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98,114(3): 311-318.
[7] Yoon KH,Kim SC,Kang DS,et al.Lichen planus pemphigoides with circulating autoantibodyies against 200 and 180 kDa epidermal antigens [J].Eur J Dermatal,2000,10(3): 212-214.
[8] 林氢伟,刘进.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合保留问题-主动拔除第一磨牙的可行性探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9):572-574.
[9] Seddon JL.Extraction of four fi rst m o lars: a case for a general practitioner [J].J Orthod, 2004,31(2):80-85.
[10] 钟巧芬,马玉霞.正畸治疗并拔除病变第一磨牙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 (10):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