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2012-01-24 03:12:20李正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0期
关键词:右肝左肝癌栓

李正杰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起病多隐匿,临床多无明显症状,CT检查可完整地显示病灶本身的状态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信息[1]。本文笔者对40例肝癌患者行64排螺旋CT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本科收集的肝癌患者40例,其中,男34例,女6例,年龄31~65岁,平均(49.62±10.34)岁。合并肝硬化者34例(85.0%),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者5例(12.5%),合并门静脉癌栓者1例(2.5%)。肝功能Child-Pugh A级33例(82.5%),B级7例(17.5%)。

1.2 仪器与方法 40例患者均选用德国西门子definition 64排螺旋 CT进行扫描[2],扫描参数为:电压120 kV,电流250 mA,准直64 ×0.625,层厚5 mm,旋转时间0.5 s,对比剂采用扬子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碘海醇80~100 ml。患者于注射对比剂30~3 5s后行动脉晚期扫描,50~55 s后行门静脉期扫描,每期扫描时间为6~8 s。探查肿瘤大小、位置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均获得清晰的肿瘤瘤体和与血管壁关系的图像。肿瘤位于左肝11例,右肝25例,左、右肝均有4例。肝癌直径 <5cm 6例(15.0%),5~10cm 29例(72.5%),>10cm 5例(12.5%)。手术病理诊断:肝细胞癌35例(87.5%),胆管细胞癌4例(10.0%),混合细胞癌1例(2.5%)。CT探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39例,诊断准确率为97.5%。40例患者中显示肿瘤未侵犯邻近组织、血管者27例。肿瘤侵犯临近血管或组织者11例,其中1例左肝胆管细胞癌CT图像显示肿瘤与门静脉、肝静脉无浸润剂压迫,但肿瘤侵犯左肝管,其内有癌栓形成,使其末端扩张膨大;1例右肝巨块型肝癌,肿瘤组织压迫下腔静脉,使其向左呈弧形改变。动静脉瘘1例,其变异的肝总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癌栓1例,表现为门静脉左支部分充盈缺损。

3 讨论

CT检查可确定肿瘤部位及形态,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以多时相的轴位的原始容积数据,再进行薄层重组,传至工作站进行多曲面重建,其空间分辨率与普通螺旋CT相比有了明显提高,以轴位图像为基础综合分析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图像具有利于肝癌结节的检出[3]。

CT影像用于肝癌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扫描的动态变化定性,已成为诊断肝癌并研究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重要无创手段,对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减少肝癌术后复发率有重要意义。本组40例肝癌患者的CT诊断结果显示,肿瘤位于左肝11例,右肝25例,左、右肝均有4例。肝癌直径<5 cm 6例(15.0%),5~10 cm 29例(72.5%),>10 cm 5例(12.5%)。手术病理诊断:肝细胞癌35例(87.5%),胆管细胞癌4例(10.0%),混合细胞癌1例(2.5%)。CT探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39例,诊断准确率为97.5%。40例患者中显示肿瘤未侵犯邻近组织、血管者27例,肿瘤侵犯临近血管或组织者11例,动静脉瘘1例,门静脉癌栓1例。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肿瘤的界限、累及范围,对病变程度估计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1]姚洁.CT诊断小肝癌和小血管瘤的价值.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z1):68.

[2]张竹强,马淑一.螺旋CT诊断小肝癌及病理分析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6):3175-3176.

[3]江顺州.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与临床意义.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79.

猜你喜欢
右肝左肝癌栓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预防较大副右肝管损伤体会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18F-FDG PET/CT预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及下腔静脉壁
腹腔镜不同范围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分析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合并门静脉左支与右支癌栓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研究
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左肝外叶切除与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副右肝管损伤预防及处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