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雪,郭珊珊,陈少宗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14)
糖尿病可引起患者植物神经系统的广泛损害,或胃排空延迟,或胃肠功能失调,或胆囊张力损害,或上述器官系统同时发生功能障碍。课题组便遇到1位并发广泛性植物神经损害,出现多器官系统同时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该患者经过单纯针刺治疗,疗效明显,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患者董某,女,68岁,务农,2011年12月12日初诊。主诉:上腹部饱胀不适、大便干结10余年,加重1月,并时有恶心、反酸、反复发作性下腹痛等症状。期间曾多方求治,并服用多种药物均未获效,遂来我门诊求治。就诊时患者情绪低落,上腹部胀满,胃部振水音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仔细询问病史: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降糖药、降压药、胃肠动力药。B超检查:胆囊内大量泥沙样结石;脂餐试验:餐前胆囊体积为114.20 cm3,餐后胆囊体积为 83.94 cm3,50 min胆囊收缩率为26.5%。诊断:糖尿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低张力胆囊、胃瘫、肠功能紊乱)、胆囊泥沙样结石。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选用如下穴位:阳陵泉、胆囊、日月、期门、足三里5个穴位进行治疗[1]。穴位参照《经络腧穴学》中的定位方法选取,每次针刺1~2个穴位,单侧取穴,中等强度刺激,留针时间为60 min。操作方法:嘱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予以0.30 mm×40 mm规格的毫针针刺,其中日月、期门沿肋间隙向腹中线方向平刺;阳陵泉、胆囊、足三里直刺。治疗分两个阶段:①治疗第1周:穴位从阳陵泉、胆囊、日月、期门中选取,每天治疗1次,留针期间每隔10 min,施以提插、捻转复合手法,中等强度刺激10 s左右;②第2周开始电针治疗,选用连续波,中等刺激强度。穴位从阳陵泉、胆囊、足三里中选取,每日2次,轮替取穴,6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电针治疗2周。治疗过程中继续服用原来的降糖、降压、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停用促胃肠动力药。治疗6天后,患者情绪乐观,食欲较好,腹部饱胀不适感消失,未再出现返酸及大便干结等症状,唯有晨起便前存在短时间的下腹部不适感,继续治疗2周以巩固疗效。治疗结束后次日,B超显示:餐前胆囊的基础体积约77 ml,接近正常人的胆囊体积范围;脂餐后胆囊收缩率为40.33%;胆囊泥沙样结石消失,但显露出固体样结石数块。
糖尿病可导致机体的植物神经发生病变,该病例患者出现了纳差、胃部饱胀、大便干结等症状,均为植物神经发生病变的表现。针灸治疗糖尿病胃瘫的报告比较多见,但未见针灸治疗糖尿病低张力胆囊,即“胆瘫”的文献。樊力红等[2]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胆囊的张力低于正常值,由于张力低,其胆囊的洁胆利胆功能也随之减弱,胆汁排泄不畅,淤积在胆囊内,进而又加重了胆囊的负担,造成胆囊处于无运动能力的瘫痪状态。正常胆囊的容积在40~60 ml,本例患者在针刺治疗前的胆囊体积为114.20 cm3,说明其胆囊张力较低,即处于“胆瘫”状态。经2周针刺治疗后,其脂餐前的基础体积变为77 ml,接近正常人的胆囊体积范围,提示胆囊张力获得极大改善;脂餐后胆囊收缩率为40.33%,收缩功能较治疗前的26.5%有明显提升,说明针刺疗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胆囊动力的恢复。治疗7天后,患者胃部不适感消失,饮食恢复正常,大便干结症状解除,“胃瘫”和肠功能障碍均得以治愈。3种并发症同时得到有效控制,其基本原理均是通过针刺对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实现的。
每天针刺2次,其依据是对针刺作用时效规律的研究[3],针刺作用的半衰期作为针刺作用时效规律或针刺作用时效关系的重要内容,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着每天的针刺频次(即针刺次数)。双侧交替,即每次针刺2针,其目的是在增加针刺频次的情况下,不要重复使用同一个穴位,以避免穴位的疲劳性;少取穴,每次选择的穴位不多于两个,目的在于不清楚常用穴位配伍在一起是否一定产生协同效应的情况下,避免可能产生的拮抗作用。
[1] 陈少宗,郭珊珊,郭振丽.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取穴现状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6 -8
[2] 樊力红,彭仲生.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对胆囊张力的影响[J].广东医学,1997,18(1):53 -54
[3] 陈少宗.现代针灸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