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洁 刘亚华 张敬杰 李继新 李宛霏 潘炉台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侗族是这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省。侗族聚居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森林较多,蕨类植物丰富,而且侗族有绿化环境的美德,因此植被保护较好,药源丰富[1]。侗族人民在与疾病长期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不少药用经验,使用不少蕨类植物。本文就侗族最为常用的药用蕨类植物作简要介绍。
来源于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蕨Pteris cretica L.的全草。我省少数民族常把井栏凤尾蕨Pteris muifida Poir.、剑叶风尾蕨 Pteris ensiformis Burm.、溪边凤尾蕨 Pteris excelsa Gaud.、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与凤尾草混用。生于林下或石缝[2]。
侗族药名:娘村金净;俗名:凤尾草[3]。
性味功用:味淡、微苦,性凉。退热,退水。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烧伤、烫伤。
来源于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的全草。我省少数民族常把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Spring)Holub及笔直石松Lycopodium obscurum L.f.strictum(Milde)
Nakai ex Hara与伸筋草混用。生于林下阴湿处或酸性土壤[3]。
侗族药名:娘顺坝;俗名:伸筋草,狮子草。
性味功用:味甜、微苦,性平。退水,除寒,伸筋,止血。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扭伤。
来源于铁角蕨科植物长叶铁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 Hook.的全草[4]。生于阴湿石岩上或附生于林中树干上。
侗族药名:骂散希;俗名:青丝还阳、盘龙莲[4]。
性味功用:味辣,性淡。退水,搜风。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尿脬结石。
来源于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 L.的全草。生于草丛中。
侗族药名:一向一档;俗名:箭蕨、瓶尔小草。
性味功用:味酸甜,性凉。退热,解毒,消肿。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毒蛇咬伤。
来源于阴地蕨科植物阴地蕨Sceptridium ternatum(Thunb.)Lyon的全草。生于山坡灌丛阴处。
侗族药名:靠朵;俗名:蛇不见、一朵云[5]。
性味功用:味微苦,性凉。退热退水。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小儿高热惊风抽搐,肺热咳嗽,咳血,久咳肺虚,百日咳,癫痫,瘰疬,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目赤火眼,目生翳障。
来源于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Bak.)Ching的全草[6]。生于阴湿岩石或附生于树干上。
侗族药名:翁吼老;俗名:石瓜子、爪子草、小肺筋、爪米石豇豆。
性味功用:味苦、甜,性凉。退热,去毒,凉血,化痰。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生疱。
来源于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苇Pyrrosia sheareri(Bak.)Ching的叶。生于岩石上或树干上。
侗族药名:靠坝;俗名:叶下红、血公鸡[6]。
性味功用:味苦、甜,性凉。退热退水,消肿止血。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妊娠水肿。
来源于里白科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Houtt.)Nakaike的全草。生于强酸性土的红壤丘陵荒坡或马尾松林下。
侗族药名:靠告挝;俗名:狼萁草、铁芒萁。
性味功用:味苦、涩,性平。退热,止血。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尿脬结石、便血。
来源于金毛狗科植物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L.)J.Sm.的根状茎。生于林下阴湿酸性土上。
侗族药名:靠累;俗名:金毛狗脊,狗脊。
性味功用:味苦,甜,性热。补体、除寒、止血。
侗族药用经验:风湿痹痛,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足膝软弱无力,遗尿,遗精,白带过多,外用可治疮痈肿毒。
来源于水龙骨科植物金鸡脚Phymatopteris hastata(Thunb.)Pichi-Serm.的全草。
侗族药名:靠蹬雁;俗名:鹅掌金星草,鸡脚叉,鸭脚金星草、鸟见飞[7]。
性味功用:味苦、微辣,性凉。退热除寒。
侗族药用经验:白痢。
来源于鳞毛蕨科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Sm.的根状茎或叶。生于路旁石上及阴湿处石灰岩上。
侗族药名:靠介郞浓。
性味功用:味苦,性微凉。有小毒。退热,解毒。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着寒着热、老年咳嗽。
来源于卷柏科植物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Hook.et Grev.)Maxim.的全草。生于干旱岩石缝中。
侗族药名:靠巴奴坝;俗名:还魂草。
性味功用:味辣,性平。活血,止血。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尿血,外伤出血。
来源于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孢子。
侗族药名:教任麻;俗名:左转藤。
性味功用:味甜,性凉。退热,退水。
侗族药用经验:腰痛水肿、利尿通淋,清热解毒。
来源于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 L.的全草或根。生于林下阴湿酸性土上。
侗族药名:靠弄;俗名:过坛龙、墨线草。
性味功用:味苦,性凉。退热。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尿脬结石。
来源于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 Murray)Trev.的全草。生于密林下或沟谷石上。
侗族药名:顺层塔;俗名:蛇足草,虱子草,千层塔。
性味功用:味苦,微甜,性平。有小毒。退水,解毒,止痛。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烧伤、烫伤、腰痛水肿。
来源于观音座莲科植物福建观音座座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的根状茎。生于林下溪边较阴湿处。
侗族药名:靠登马;俗名:福建观音座莲、大马蹄。
性味功用:味淡、性凉。退水,解毒。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跌打损伤、疖肿。
来源于槲蕨科植物槲蕨 Drynaria roosii Nakaike的根茎。附生于树干或岩石上。
侗族药名:迅坝;俗名:骨碎补、爬岩姜。
性味功用:味苦,性热。补体,强筋,搜风,止痛。
侗族药用经验:主治伤筋、伤骨。
[1]陆科闵.侗族医药[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1992.[2]文晓萍,张敬杰,潘炉台.贵州少数民族常用的药用蕨类植物[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3]潘炉台,赵俊华,孙庆文.贵州药用蕨类植物[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12.
[4]胡成刚,赵能武,王培善,等.黔产铁角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607—9608.
[5]赵俊华,赵能武,王培善,等.黔产铁线蕨、阴地蕨科药用植物种类和分布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5):44—46.
[6]黄静,杨理明,杨立勇,等.黔产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 2[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712—1713.
[7]杨理明,黄静,杨立勇,等.黔产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 3[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201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