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君
药物流产后出血异常是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或出血量多。药物流产以其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倍受青睐。据最新报道,其完全流产率达90%~95%。但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多,时间长,甚至潜在大出血是其不能完全取代吸宫术的重要障碍。长期大量出血不仅有损于身体健康,而且可诱发盆腔炎、不孕症。通过临床研究已肯定药物流产采用米非司酮与P、G配伍为最佳方案,但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和出血量过多是主要副反应。如何有效地治疗药物流产不全,笔者认为,采用中药活血化淤法为主治疗药物流产不全,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现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53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16~35岁,体健,无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禁忌证,经B超证实孕周为≤49 d,自愿接受药流妇女。
1.2用药方法 两组均口服米非司酮(由上海华联公司生产)第一日晚上9时始服50 mg,隔12 h给药,连服3次,第三日早上8时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在出现下腹阵痛,阴道流血后,无论有无胎囊排出,即开始服用中药逐瘀清宫汤(当归 18 g,桃仁 10 g,川芎 12 g,炮姜 6 g,炙日草 6 g,赤芍 6 g,蒲黄 5 g,红花 6 g,五灵脂 10 g,益母草 24 g,阿胶 12 g,(烊化)艾叶10 g,),1剂/d,分早晚服用,连用3~5 d。对照组不用汤药,在患者阴道开始出血时服用益母草冲剂1次1包,3次/d,血宁胶囊1次5粒,3次/d,连用7 d。两组于14 d复诊(内容包括B超检查了解宫腔情况,阴道流血量、时间)。阴道出血量、药流后阴道出血量与自身月经量相比分别等于月经量、多于月经量和少于月经量3种。阴道出血时间以服完米索600 mg后出血至完全血止的天数,按≤7 d,8~14 d,≥14 d观察计算。
1.3疗效判定[1]完全流产:孕囊排出,B超证实宫腔内未见残留物,出血自然停止。不完全流产:孕囊排出,B超证实宫腔见明显残留物,出血量多需刮宫术。失败:用药后未见孕囊排出。
2.1流产情况 观察组完全流产47例,不完全流产6例,对照组完全流产38例,不完全流产10例。
2.2排胎囊时间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6 h者分别为41例与32例,6~7 d分别为6例与5例,7~14 d者分别2例与3例,超过14 d行清宫术的4例与8例。
2.3流血时间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7 d者分别为41例占77%,33例占66%;8~14 d分别为7例占13%,8例占16%;≥14 d者5例占0.9%和7例占14%,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中药治疗其流血时间有明显缩短。
2.4流血量 观察组中少于月经量者为5例占0.9%,等于月经量者为36例占67%,多于月经量者12例占22%;对照组分别为3例6.25%,等于月经量29例占60%,多于月经量的15例占31%;两组流血量有明显差异。
药物流产出血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少量胚胎组织残留,影响子宫收缩所致,常常因蜕膜排出不顺利而引致药流后阴道流血时间过长[2]。也有学者认为:应用米非司酮后,蜕膜中ER下降,使雌激素不能发挥效应,影响了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创伤修复,同时降低了平滑肌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使蜕膜不易排出而滞留宫腔,导致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的延长[3]。有资料表明:蜕膜及绒毛组织的残留是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所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主要途径是促使孕囊和蜕膜组织尽早排出[4]。中医认为瘀血不化,阻滞胞宫,为本病的病理机制。活血化瘀法是治疗的基础。本病以血瘀型多见,即使是血虚型,也多虚中夹实。方中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止痛,对子宫有“双向性”作用,能兴奋子宫肌,使子宫收缩加强,其挥发油能抑制子宫肌使子宫弛缓,有镇静、镇痛和消炎作用;川芎、益母草逐瘀行气止血,收缩子宫,促进宫腔残留物外排;红花、五灵脂能活血通径、散瘀止痛;阿胶补血止血,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促使子宫收缩及胚胎组织外排,并能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炎症,共奏祛瘀、除滞、止血安宫之效。
[1]张晶.妇产科超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9-115.
[2]郑荣山,刘英.子宫位置与蜕膜残留的关系,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3,2(6):82.
[3]乌毓明,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临床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16.
[4]傅山.傅青主女科,辽宁: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