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昆锐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2003年,国家针对艾滋病防治提出了“四免一关怀”政策,使得我国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进入了一个规范、有序的新阶段。曲靖市于2005年5月15日开始第一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截至2011年12月全市累计治疗患者982人,在治患者698人。
为了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及工作质量,2008年国家提出了《全国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治疗考评方案(试行)》[1],该方案以指标达标评价的方式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考核,其保障了艾滋病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中的疗效和医务工作者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工作落实,确保了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良好开展。
从2008年的《全国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治疗考评方案(试行)》[1]到2011年的《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2](以下统称《方案》),每一年国家都针对上一年的实际情况,对该方案进行调整,以求建立一套更为科学、适宜国情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综合考虑了2008年~2011年《方案》[1~4]中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质量考评指标,结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2版)》[5](以下简称《手册》)及地区实际,确定了以正在治疗人数、病人治疗12个月依然存活并坚持治疗比例、病人治疗12个月按照要求完成随访的病人比例、病人治疗 12个月按照要求完成 CD4检测的病人比例、在当年有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比例[1~4]为主的5个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质量考评指标。
1.2.1 治疗人数
累计治疗人数:从开展抗病毒治疗以来到某个时间段的累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数[1~4]。
在治人数:在某个时间段内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数(除去累计治疗人数中的死亡、失防、停药人数)[1~4]。
1.2.2 病人治疗12个月依然存活并坚持治疗的比例
分母为上一年1月1日~12月31日,新加入治疗的病人总数;分子为同时间段内新加入治疗且在治疗12个月仍存活并在治的病人数[1~4]。
1.2.3 病人治疗12个月按照要求完成随访的病人比例
根据《手册》规定,病人入组治疗后,随访的频率是治疗开始的第0.5、1、2、3、6、9、12个月,治疗第一年随访的次数最少是7次[5]。
分母为上一年1月1日~12月31日之间新加入治疗且在治疗12个月仍存活并在治的病人数;分子为分母中按照《手册》要求完成随访的病人数[1~4]。
1.2.4 病人治疗12个月按要求完成CD4检测的比例
根据《手册》规定,治疗第一年的病人进行CD4检测的频率是治疗的第3、6、12个月,加上治疗前的1次,即治疗第1年共检测4次[5]。分母为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新加入治疗且在治疗12个月时仍存活并在治的病人数;分子为分母中按照《手册》要求完成CD4检测的病人数[1~4]。
1.2.5 在当年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比例
根据《手册》规定,治疗半年以上的病人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的频率是每1年1次[5]。
分母为上一年12月31日前开始治疗且在当年12月31日存活并在治的病人数;分子为分母中按照《手册》要求完成病毒载量检测的人数[1~4]。
本文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曲靖市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云南省的数据来源于云南省2005年~2009年上半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标分析[6];全国的数据来源于2009年云南省艾滋病临床治疗工作会、2010年云南省艾滋病临床治疗工作会、2011年云南省艾滋病临床治疗工作会、2012年云南省艾滋病临床治疗工作会中的信息通报。
回顾性分析配合文献研究法和观察研究法,对参考《手册》[5]和《方案》[1~4]所拟定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标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简单的统计分析。
曲靖市从2005年开始第一例抗病毒治疗后,全市的治疗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增加幅度较大(见表1)。
表1 曲靖市抗病毒治疗人数增长情况
3.2.1 抗病毒治疗基本情况
2007年~2010年曲靖市每年抗病毒治疗人数均超过100人,在2010年接近200人。但2007年~2009年的3年间,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停药、死亡、失访人数占合计治疗人数比例明显过高(见表2)。
表2 曲靖市2007年~2010年抗病毒治疗基本情况
3.2.2 治疗12个月存活并坚持治疗比例达标
曲靖市的该项指标呈起伏发展趋势,相对于国家标准,除2007年未达标外,其余年份均超过国家标准,但离省级平均值仍有差距(见图1)。
图1 2007年~2009年治疗12个月存活并坚持治疗比例国、省、市情况对比
3.2.3 治疗12个月完成7次随访的病人比例不达标
曲靖市该项指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2008年上升速度较快,2008年~2010年均上升幅度较小。且从2007年~2010年,曲靖市的该项指标均未达到国家标准,离处于快速增长状态的省级平均值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见图2)。
图2 2007年~2010年治疗12个月完成7次随访的病人比例国、省、市情况对比
3.2.4 治疗12个月完成4次CD4检测的病人比例不达标
曲靖市该项指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2008年上升幅度较大。2007年~2010年曲靖市的该项指标均未达到国家标准和省级平均值,且与在逐渐增长的国家指标和省级平均值差距加大(见图3)。
图3 2007年~2010年治疗12个月完成4次CD4检测的病人比例国、省、市情况对比
3.2.5 当年有1次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比例不达标
曲靖市该项指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增幅平稳,但一直未达国家标准和省级平均值,并与一直超过国家标准的省级平均值差距逐渐加大(见图4)。
图4 2007年~2010年在当年有1次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比例国、省、市情况对比
曲靖市于1991年开始艾滋病检测工作,其艾滋病疫情在全省属于中度流行区域。根据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获取的2007年~2010年曲靖市艾滋病抗病毒的各项指标数据[5]看,随着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本着“应治尽治”的治疗原则,综合国家标准和省级平均值逐年进行对比,曲靖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数量逐年大幅增长,各项指标达标百分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增幅较小、增速较慢,虽离国家标准差距较小,但与省级平均值差距逐渐加大。
2010年曲靖市通过对加强医务人员素质、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切实做到治疗前机会感染纠正,使得其抗病毒治疗中停药、死亡、失访人数明显减少。在治疗12个月存活并坚持治疗方面,2008年由于需达到考核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严格把控患者的基本信息,致使2009年该项指标虽超过国家标准,但与2008年的曲靖市平均值相比有小幅下降。将图1和表2进行对比,2009年治疗12个月存活并坚持治疗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抗病毒治疗中停药、死亡、失访人数的上升。在治疗12个月完成7次随访病人比例方面,数据的录入误差和是否确实按要求进行随访等因素让该指标一直增长缓慢,难以达到国家标准且离省级平均值越来越远。在治疗12个月完成4次CD4检测的病人比例方面,从2007年开始进行的考核,使各定点医院也进一步加强了该项工作的落实,其市级平均值从2007年至2008年增长迅速。2009年至2010年由于患者的管理和认知差异、CD4检测在基层医院操作的复杂性和滞后性逐渐凸显,使得在治疗12个月完成4次CD4检测的病人比例增长极为缓慢。在当年有1次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比例方面,2007年曲靖市因难以全面进行该项检测以及检测数据上报缺陷等原因,最后未对该指标进行统计,使得其2007年该指标为0。2008年至2010年,患者的主动配合情况让该项指标有所增长。
4.2.1 人员因素
人员作为艾滋病抗病毒工作中的主要动因,对该项工作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曲靖市下辖一区一市七县,按照区域划分,每个地区都有定点医院进行艾滋病抗病毒一线治疗工作。但个别地区从防艾办领导到抗病毒治疗一线人员,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都不够重视。凸显在上级的文件精神和要求不能主动及时的传达;监督、指导部门工作滞后;一线医务人员兼职太多,出现因患者人数少而不愿进行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情况;国家专门配备用作数据上传的电脑另作他途,造成一线医务人员工作不便;手工方式进行的数据记录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大量差错。
4.2.2 资金因素
国家每年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大量的财政支持,但抗病毒治疗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仍然存在利益博弈。资金缺乏使得定点医院无力对抗病毒治疗科室和一线医务人员进行财政支持,各个相关科室之间难以相互配合。随着国际合作艾滋病项目的减少,也让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缺乏项目基金支持。同时,曲靖市相关医疗设备配给不足,患者CD4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均需到市一院才能进行,各项往返成本较高,严重影响检测率。
4.2.3 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导致的问题在于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相关机构资源不共享;各项惠及艾滋病患者和一线医务人员的政策落实不到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未与一线医务人员的绩效挂钩;上级部门对定点医院的考核力度不够。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控制疫情的发展,降低HIV感染者和病人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要达到此“两降一升”的目标,就需扩大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治疗数量,并对每一个参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都按国家要求进行规范性治疗。
针对曲靖市目前抗病毒治疗状况,本研究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加强了解,使相关工作人员切身感受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不论是从薪资,还是从个人发展方面,都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其自愿投入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当中;明确抗病毒治疗中各个环节、部门、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实行分级责任达标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加强领导和监督,把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质量指标列入到各级部门及领导的考核内容中,必要时实现行政问责;促进有效教育,提高医院领导及一线医务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医务人员数量和工作经费投入;继续加大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其对艾滋病治疗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全国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治疗考评方案(试行)[C].2008.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C].2011.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全国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治疗考评方案[C].2009.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全国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治疗考评方案[C].2010.
[5]本书编写组.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6]劳云飞,樊移山,陈庆玲,等.云南省2005年-2009年上半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标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9,(23):69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