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红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马山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浙江绍兴 312085)
计划生育是我国国策,自实行以来,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质量确实得到很好地控制,但近年来流动人口的增多,计划生育教育存在一定局限性。计划生育服务如何为流动人口服务,需要有调查研究作为指向。
对暂住城镇居民发放问卷并访问,通过回收问卷显示,7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487份,其中45岁以上的有18人,35~45岁的有97人,25~35的有137人,18~25的有246人,<18岁的有34人。最大的48岁,最小的16岁。最高文化程度是研究生,最低是小学。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面访,交谈的形式进行。内容包括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知情度、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内容、婚育情况和避孕方式选择等。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主要采取直接应用的形式,应用SPSS对数据统计分析。
发放的问卷700份,回收532份,其中男275人,女257人,已婚人数324人,占总数的60.9%。调查发现,35岁以上的已婚人士对计划生育的了解程度“知道内容”的占52.81%,35岁未婚人士对计划生育的了解程度较35岁已婚人士低,表现为未婚人士“知道内容”的为34.02%,已婚人士的为67.33%。对于避孕方法的选择,有明显的年龄差异。
调查显示,避孕方法的选择有明显的年龄差异,青年年龄段的被调查人员明显倾向于选择短期避孕,如避孕药、安全套,而已婚年龄段的被调查人员因已有婚育再加上计划生育的影响,结扎和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比重比较大。而25~35岁年龄层的人,会考虑结扎避孕对今后的影响、避孕药的副作用等,相反会选择宫内节育器、安全套等避孕,以减少对自己危害。18岁以下尚处于青少年时期,冲动缺乏自制力,对于避孕问题就其已知的选择,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大多只知道有安全套和避孕药。
有调查显示,与本地居民相比,流动人口未婚先孕妇女的婚前性生活发生次数显得更为频繁,流动人口未婚先孕妇女报告说他们的婚前性生活大约每周1次或一周数次的人数比重却要高于本地未婚先孕妇女6~7个百分点。[1]可见,研究流动人口避孕方法选择的可行性不止有利于给本地居民做避孕指导,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1)把把关口前移,建立流动人口的源头互动有序管理的新机制,创新生育期前后生殖健康宣教内容,提高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水平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能力。[2]做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时应注意个性化宣传。对未成年人的宣传要强调理性和减少婚前性行为,并要通过宣传告知未成年人意外怀孕对自己身体和今后生活的影响。对于25~35岁的青壮年,因此年龄段的人群较成熟,控制力较强,但也要宣传各种避孕方法,对已婚人士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对于35岁以上人士,大多处于已经婚育阶段,因地方观念不同,有些地方的传统观念认为多子多福,计划生育政策并不能让这种观念消失,不少流动人口为了逃避计划生育,逃避罚款,生完孩子没有避孕意识。这样的行为虽然有利于满足双方的传统养育观,但停止生育后容易意外怀孕,最后人流。所以,针对此群体应更多宣传新观念,及注意夫妻生活的意外怀孕。
(2)要提高流动人口的避孕知情知晓及利用,作为计生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她们的避孕情况和影响因素,开展避孕介于只是选择,并通过避孕知识旋床教育干预和服务干预,提高随访质量,使外来育龄妇女掌握全面、正确的避孕方法的适应证、不良反应和补救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育龄群众避孕节育的主动性[3]。建立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定期给流动人口避孕宣传并免费提供避孕措施支持。
表1 各年龄段对避孕方法的选择
[1] 王菊芬.上海市流动人口未婚先孕妇女的性行为,避孕方法使用以及怀孕结果选择[J].人口研究,1999,23(1).
[2] 廖翠英,冯奕忠,麦恩明,等.流动人口是以避孕节育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模式的研究[J].医学理论实践,2010,23(7).
[3] 健蓉,胡倩环,张朝红,等.顺德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节育避孕知情选择认知和需求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