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跃军
白线疝是一较少见的腹壁疝,临床上分为2个病理阶段,且大多数白线疝停留在前一阶段,即无疝囊型。无疝囊型白线疝由于多种原因,易发生误诊。笔者通过分析26例无疝囊型白线疝的螺旋CT资料,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36例白线疝患者资料,在术前行螺旋CT扫描。男23例,女13例,年龄25~60岁。26例均在白线处触及肿块,其中25例位于脐上,1例位于脐下。1.2 检查方法
1.2.1 CT检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轴位扫描模式,先行常规CT平扫,扫描参数120 kV,100 mA,层厚10 mm,层距10 mm,然后在病变区改用1或2 mm层厚和层距行薄层螺旋CT扫描。用该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得以充分显示疝环。1.2.2 治疗方法 无疝囊型白线疝仅行突出的腹膜前脂肪组织切除,根据白线缺损大小分别采用单纯横行对合缝合、单纯纵行对合缝合或横行重叠缝合法修补白线缺损。
1.3 图像分析和评价 分2组分析螺旋CT图像,采用盲法,对疝环、疝囊、疝出物进行分析。
26例腹壁疝主要分布:腹白线脐上部25例,脐下部1例。螺旋CT检查均表现为腹正中线附近前腹壁上的脂肪密度灶,直径1.0~8.5 cm,平均3.2 cm。其中17例略高脂肪密度灶,边缘清晰;6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等密度灶,边缘欠清晰;3例混杂密度灶,边缘欠清晰。螺旋CT对白线疝疝环评价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为100%。
3.1 发病率、临床表现、病因、发病机制和检查方法 白线疝多见于上腹部,发病率大约0.3% ~5%[1],常见于20~50岁青壮年。国外文献报告白线疝约占所有腹外疝的0.4% ~3%,男女比例约为5:1[2]。本组26例占同期腹外疝1300例的2%,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脐上方出现肿块是主要表现。早期无症状。肠管或网膜突出后,伴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3]。白线疝发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腹白线的解剖特点和腹内压增高关系密切[1,2]。
3.2 无疝囊型白线疝易误诊的原因 白线疝的病理进程分两个阶段,其病理特点不尽相同[1],第一阶段:腹上部白线深面的脂肪组织,首先从白线缺损处(疝环)突出,无腹膜突出,故无疝囊。第二阶段:白线上的孔隙逐渐扩大,内脏(主要是大网膜)逐渐脱出,因而此阶段的腹膜外脂肪和疝囊内脱出的内脏,大网膜突入疝囊可能与疝囊发生粘连。白线疝在第一阶段更易误诊,其原因如下:第一、临床表现不典型和多样性。第二、无疝囊型白线疝的大小易受位置、腹腔压力以及胃内容物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第三、疝出物一般只有腹膜前脂肪垂脱出,缺乏自然对比。第四、疝环较小,疝出物不能还纳。第五、疝出物很小而又肥胖者,由于皮下脂肪层较厚,疝块较小,做检查时,较难发现。
3.3 无疝囊型白线疝的螺旋CT图像分析和评价 对于有疝囊型白线疝CT扫描见疝囊经半月线突出。如仅为脂肪密度易误诊为脂肪瘤,但仔细分析将发现半月线处腹膜缺损[4]。因为没有疝囊,而且疝出物一般只有腹膜前脂肪垂脱出,缺乏自然对比,所以CT诊断的关键在于发现疝环。常规CT平扫由于扫描层厚10 mm,层距10 mm,对于缺损较大者,能清晰显示疝环,而对于缺损较小者,用1或2 mm层厚和层距薄层螺旋CT扫描显示较好,与部分容积效应有关。螺旋CT图像分辨率高,可进行薄层扫描及3D、MPR等后处理,其真实性、可靠性好,准确度高,能够显示腹白线局限性的缺损区。
综上所述,螺旋CT图像分辨率高,还可进行薄层扫描以及3D、MPR等后处理,可作为无疝囊型白线疝术前检查的可靠方法。
[1]王利会,宁莫凡.白线疝(附46例报告).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18(4):396.
[2]李福年,周荣祥,李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0-263.
[3]王广田,王春亭.外科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384.
[4]周康荣.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