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春林
贵州省盘县人民医院内科,贵州盘县 553500
随着医学的进步,临时起搏器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心脏临时起搏器不仅可以缓解多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律失常,还可以用于在外科手术中伴发心动过缓的患者[1]。本研究旨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就临时起搏器对心动过缓患者的使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如下。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心动过缓患者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5~75岁,平均(52.8±2.3)岁。根据内科诊断得32例患者中,1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心律失常,3例急性药物中毒引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为室性心律失常;根据外科手术前诊断为胆结石胆囊摘除术患者共10例,前列腺手术患者共4例。
对32例患者,起搏电极选用漂浮导管电极,手术过程根据病情于急诊床旁或在X线透视下进行。根据不同患者其病情的差异性,给予其颈内静脉穿刺或股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将起搏电极置于患者右心室流出道,将其与起搏器相连,将起搏电压调节至3.0~6.0 V,起搏阈值设置电流3~5 mA,心室感知灵敏度1~3 mA,起搏方式为单心室起搏,起搏频率60~80次/min。在对患者进行临时起搏器应用的全程均需安置监护器,直到起搏结束为止[2]。
32例患者在接受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观察内科患者和进行外科手术患者的安置时间、留置时间、起搏阈值,并且观察在安置后患者是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记录[3]。
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的情况观察显示,32例患者均植入成功并起搏顺利。患者的安置时间平均为(12.88±5.72)min,临时起搏器在体内的放置时长为18 h~5 d,平均为(1.2±0.7)d。患者的起搏阈值为1.0~5.0 V,平均为(1.9±0.6)V。内科患者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植入了永久起搏器后撤出了临时起搏器,而所有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均手术顺利,所有患者在术后48 h内拔出临时起搏器。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在植入临时起搏器后对病情的缓解明显。
对患者实行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脏手术,其目的在于使患者的心脏骤停能够得到迅速的控制,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心室率,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动[3]。该方法对于房室传导障碍以及窦房结功能异常患者适用,在进行置入术的过程中路径的选择则是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决定。
对于内科患者而言,采用临时起搏器可以有效地预防心动过缓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对病毒性心肌炎而言,该疾病极容易造成传导阻滞,对其植入临时起搏器后,可以为医师进行及时的抢救提供时间[4];对于急性心肌梗塞伴发心动过缓的患者而言,置入临时起搏器能够让患者成功地度过危险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预后质量[5]。而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如果合并心脏疾患的话,在手术中使用的一些麻醉药物也会直接造成房室阻滞,再加之在手术过程中体液的流失、血管的扩张而导致患者在心动过缓的基础上增加心房颤动、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应该及时地对患者使用临时起搏器,来防止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心动过缓甚至心脏骤停的危险[6]。除此之外,在选用临时起搏器的同时再适当地、科学地选用抗心律失常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外科手术患者对于手术以及麻醉的可耐受性,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系数。
临时起搏器是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一种应急和有效的措施,为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安全、平稳、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供了一项重要保障,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预后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现已成为医院抢救必不可少的医疗技术之一。
[1] 符建平,熊乐平,王小华.临时心脏起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7):558-560.
[2] 陈国伟,郑宗愕.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38-539.
[3] 唐延先,雷晓峰,熊章荣,等.术前患者心腔心电图引导临时心脏起搏器防止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1):870-871.
[4] 陈红浩.临时起搏器治疗心动过缓的运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1(2):145-146.
[5] 李波,张利华,杨欣国,等.心动过缓患者98例应用临时起搏器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5(12):34-35.
[6] 李瑞非,李裕舒,李伟民.97例围手术期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临床观察[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