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杰
浅谈切制前的软化处理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谢杰
中药饮片;软化处理
药材在切制前,一般均需进行水处理。其目的是使药材含有一定的水分,达到软化适度,以利于切片的目的。因此,水处理时应根据各种药材的不同性质和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地区差异,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饮片的切制质量、饮片的外观、药效的高低及工作效率。水处理时间过长,药材含水量太多,过分柔软切片时不顺利,甚至不成形。还可能造成部分水溶性成分溶出,或水解破坏有效成分,或变色、变质等,水处理时间过短,药材含水量太少,水分还未渗入药材中心部分,切制时饮片碎块多,不易成形。
软化药物要本着快洗、急润、速切、软材含水适度的原则。防止有效成份溶失于水中或溢出于药面。不论趁鲜切片,还是干药待润切片,含水量应内外均匀的达到25~30%,即药物有弹性稍弯曲而不易折断,内无白硬心,断面平滑或有光泽,切片阴干后平展。药物由硬变软的形成,是水经表面毛细管和细胞间隙不断渗入其药物内部的组织细胞中,导致细胞内渗透压逐步升高,并在渗透压升高的作用下,水又不断渗入其中,使细胞膨胀或破裂,细胞内的亲水成份溶解,不溶于水的纤维、导管、石细胞等,在水的渗透作用下也膨胀松软,这时药物就由硬变软了。这种渗透压升高速度的快与慢,还取决于外部气压的高低和药物成份与水的亲和力。
一般软化处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淘洗,适用于全草类和质地疏松的药材,用清水洗涤,除去泥沙杂质即可切制,二是洗润,适用于皮薄体质空松,含大量糖分,水分易渗入组织的药物,如党参、知母、玉竹之类的药物。清水洗净,适当闷润即可切制;三是渍,适用于质松或经水浸泡易损失疗效的药物,如木香、大黄等,用适量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待药透汁尽,便可切片;四是浸泡,适用于质地坚硬,水分不易渗入组织内部的药物,如乌药、土茯苓等,要长时间浸泡才能达到通体柔软,适合切片的要求;或为了减低毒性,如川乌、白附子等;五是漂,将药物在较多量的水中荡涤,并反复换水,以漂去药材某些毒性或盐分、杂质等,如漂肉苁蓉、昆布等;六是少浸多润法,适用于有效成分易在水中溶解的药物,在淘洗浸泡过程中,尽量缩短在水中的浸泡时间,以免有效成分损失,降低药效,如甘草中的有效成分,甘草酸和虎杖中的有效成分缩合鞣质等均可溶于水;七是蒸、煮或燀的加热处理法:适用于含有甙类成分的药材,因为含有甙类成分的药材通常同时含有相应的专一的分解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酶即产生活力,促使甙类分解生成糖和甙元或次级甙,分解成甙元后,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这样既减低了药物在水煎液中甙的含量,又增加了成分的复杂性,相应也降低了疗效,如黄芩冷浸变绿,就是由于黄芩中含有的酶分解了黄芩甙所致。所以,处理含甙类的药材时,应注意遇水分解的问题。通过蒸、煮或燀的加热处理,则可破坏其酶的活力,减少或避免甙的分解,保证药效。
甙类是由一种糖和非糖物质缩合而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是中草药中的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它以植物的果实、树皮和根部含量最多。如含强心甙的药材有万年青、夹竹桃、玉竹、香加皮;含氰甙的有桃仁、郁李仁、批把叶、杏仁等;含皂甙的有远志、桔梗、皂角、党参、麦冬、甘草等;含黄酮甙的有陈皮、槐米、石韦、紫苑、柴胡等。由于甙类多易溶于水。若在药材的软化中与水接触时间过长可使有效成分溶于水中而散失,从而降低疗效。所以这类药材在软化中应少泡多润,尽量缩短与水接触的时间。
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特别是在酸味的果实中含量较多。有的呈游离状态,有的与钾、钙、镁等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结合成盐而存在。该类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醇中呈胶体溶液,难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因易溶于水,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会降低含量。这类药材主要有:乌梅、山楂、南瓜子、仙鹤草、使君子、山茱萸等应尽量缩短与水接触的时间。
植物类药材的无机盐类成分主要是钾盐、钙盐等,大多与有机酸结合成盐存在于细胞中,如大黄中含有较多量的草酸钙结晶体;夏枯草中含水溶性无机盐等。植物中的无机盐成分,能表现出一定的药理作用,如夏枯草的钾盐和其降压、利尿疗效有关;附子的强心作用与钙的存在有关等等。他们往往是与其他成分起协同作用才表现出来。软化对这类药材是有影响的,如夏枯草浸洗时间过长,钾盐就会流失,利尿降压作用就会降低。若在切制含此类成分的药材时,如需软化应采取多润少泡的方法,这样既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又使有效成分不流失。
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