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冉
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使得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不断增加。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1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现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9.5岁,均为足月妊娠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6例为纵切口,10例为横切口,发病时间为剖宫产术后1月至6年,但大多发生在术后2年内。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术后出现腹壁切口瘢痕处肿块,伴经期疼痛,月经净后疼痛缓解,肿块缩小,呈进行性加重。其中5例需服用止痛药物,11例疼痛可忍受。触诊于腹壁切口瘢痕处可及不规则结节,大小不等,质地偏硬,较固定,有一定的压痛。
1.3 辅助检查 超声显示腹壁切口瘢痕处皮下软组织内可探及边界不清的低至无回声区,边界不规则,欠清晰,无完整包膜,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包膜内缺少血流频谱。16例患者血清CAl25检查均正常。
1.4 治疗方法 16例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切口选择于原剖宫产切口或肿块上方,切口尽量大于肿块,用锐性分离法游离病灶,电刀距肿块边缘外侧1.0cm完整切除病灶及腹直肌前鞘,穿透肌层及腹膜者进腹腔切除病灶,术中见12例病灶位于原手术切口脂肪层及腹直肌前鞘处,3例累及腹膜。1例浸润腹腔,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颜色呈紫蓝色。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增生的纤维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纤维素及红细胞、炎细胞,均证实为子宫内膜移位病灶。16例患者术后均给予孕三烯酮2.5 mg,1次,每周2次,口服3个月,随访6个月~2年均无复发。
3.1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目前有几种学说,如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以及免疫学说等[1]。目前认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手术操作过程中,具有异位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碎片脱落直接种植在切口上而形成的,属医源性种植。但在剖宫产术时,子宫内膜碎片污染切口并非少见,但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并不高,说明大部分被子宫内膜碎片污染切口者,并不发生内膜异位症,此时用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就无法解释。最近有学者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与内膜干细胞可能有关。在位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干细胞异常脱落,在局部微环境的刺激诱导下进入增殖、分化程序最终发展为子宫内膜异位病灶[2]。在体外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具有集落形成能力,更进一步表明异位的子宫内膜中可能存在干细胞。异位干细胞移入和分化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一种新机制。
3.2 诊断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处或周围出现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的痛性结节。月经期肿块增大,疼痛明显,月经期后肿块缩小,疼痛缓解,检查肿块质地偏硬,较固定,边界不清,有一定的压痛,均为单个,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可确定包块的大小、部位、囊实性等。本组14例均临床诊断,手术切除病灶送病理检查确诊。
3.3 治疗及预防 药物治疗有假孕疗法及假绝经疗法,一般至少用药6个月以上,但由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处于大量结缔组织包围中,对药物反应差,故目前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以手术切除为主。彻底完整切除病灶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彻底完整切除病灶,要做到在切除病灶时,应同时切除异位结节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外正常组织的1~2 cm。为防止复发,本组14例患者术后均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6个月。但只要病灶切除干净,术后可不予辅助药物治疗,随访也不会复发。严格掌握剖官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预防本病的首选措施。规范手术操作,保护好子宫切口周围术野,切开腹壁时用湿盐水纱布垫保护好腹壁切口。在剖宫产手术时,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官腔操作。若胎盘自娩完整时不必常规擦拭官腔。擦拭官腔时应一次性使用纱布,接触官腔的纱布或器械不要接触手术切口部位;缝合子宫切口时不穿透子宫内膜,关腹前吸净腹腔残余液体,缝合腹壁切口时要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能有效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1] 乐杰.妇产科学.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5-326.
[2] 王妹,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一种干细胞疾病.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10):72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