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苎麻生产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2012-01-23 08:21陈继康
中国麻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脱胶苎麻亚麻

陈继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205)

麻类纤维是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1,2]。近年来,我国麻类产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3],而欧盟国家亚麻产业一直保持了其优势及稳定发展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欧盟国家在亚麻产业的产业定位、经营模式、产业化水平和产品的形式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欧洲国家将亚麻定位在文化层次,亚麻与水晶和银器一样,是富裕生活的象征,这与中国对蚕丝的定位很相似。由于文化的传承和不断研发新产品,欧洲亚麻产业保持了稳定的高档消费群体,也形成了品牌效应等一系列优势。在生产中,亚麻种植、加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且由政府介入,对各个环节进行大力度的补贴,促进了生产热情。比较而言,我国麻类定位在特产、小作物,其产业则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对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新产品的研发、种植业的补贴、产业链的协调等方面的工作力度非常小。

1 苎麻生产的现状与问题

1995年至2005年,苎麻生产历经了10年稳定发展阶段。2005年以后,因受金融危机、产业转型与环保压力等因素影响,苎麻生产进入历史的最低点,甚至难以为继。

苎麻生产的关键问题是效益问题,麻农有“麻价有多高,苎麻就可长多高。麻价有多高,面积就有多大”之说。当前苎麻产业急剧萎缩是因为麻价跌落到历史低谷,进而导致种植面积与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企业因环保压力纷纷倒闭、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和机械化程度低使麻农弃麻而选择别的作物。

1.1 传统的加工环节污染严重,初加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

2006年以来,国家各级环保部门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苎麻初加工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洞庭湖区100余家苎麻脱胶企业基本采用化学脱胶方法,不具备废水处理能力的脱胶厂纷纷关闭。至2010年底,能开工的苎麻脱胶厂不足10家。目前生物脱胶技术可部分降低污染,但该技术在产业化推广和应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企业面临市场风险大,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

1.2 现代农业悄然兴起,劳动力价格与原麻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苎麻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发展欠佳,国际间关税和贸易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对苎麻产业形成了致命冲击。从2005年至今,苎麻收获成本从3.0元/公斤上升到6.0元/公斤,增加了1倍,而原麻价格从1万元/吨下降至0.7万元/吨,下降了30%。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等诸多问题的加剧,生产成本还在继续上涨。而当前苎麻产业仍然过度依赖国外市场,且以出口麻纱、坯布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市场,风险成本也大幅增加。

1.3 缺乏轻简化的技术支持,种麻成为苦活累活的代名词

机械化、轻简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目前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人们对劳动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苎麻的机械化生产的瓶颈并没有得到突破。种植、收获及大型剥制机械尚属空白,小型剥制机械的劳动强度仍然很大,而且剥麻质量和效率仍有待大幅改善。加之当前植麻效益的下降,毁麻改种别的作物也在所难免。

1.4 加工行业挤压种植业的利润空间,使原料生产难以为继

苎麻种植仍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目前尚未建立规模较大的农村经济合作体。由于信息闭塞、组织松散等原因,麻农面对加工行业协会时,在定价等方面并没有发言权。加工行业在无力应对市场变化时,采取限价收购措施,挤压种植业利润空间,而麻农只能采取改种等方式躲避植麻效益下降的风险,造成了原料生产滑坡的现状。

1.5 缺乏特色产业的扶持机制,任由产业自生自灭

就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来看,不仅将其他天然纤维作物(主要是亚麻)上升到文化的层次来保护,而且实施着力度很大的补贴政策(每种植1公顷亚麻补贴160欧元,每加工1吨亚麻纤维补贴90欧元),通过大力提升同类纤维作物的竞争力,严重挤兑了我国苎麻产业的优势。

2 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2.1 天然纤维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

随着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加强,采用天然纤维替代合成纤维越来越受到重视,天然纤维的刚性需求逐年增加[4]。目前世界天然纤维需求量年增长8%,我国为15%。我国天然纤维的年消费量约为1400万吨,有400万吨的缺口。面临耕地面积减少、棉花种植面积缩小的形势,发展麻类产业,通过“以麻代棉”是弥补我国天然纤维巨大缺口的重要途径[5]。

目前我国天然纤维价格涨势迅猛,而且原料市场对外依存大,导致天然纤维原料供应存在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到棉、麻、丝、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由姚穆、向仲怀、舒卫国、喻树迅与熊和平等五位专家联合撰写的“关于启动棉麻丝新兴资源战略性产业建设”的建议,得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国家发改委已将棉麻丝毛发展作为专题研究,为保障天然纤维的供应安全提供政策支撑[5]。

2.2 苎麻纤维具有不可替代性

棉、麻、丝、毛都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纤维及纺织原料,不同纤维其特性与衣着效果有所不同。就纤维细度而言,天然纤维的纤维细度表现连续分布,如红麻180-300支,黄麻250-450支,大麻400-700支,亚麻300-500支,苎麻1000-2500支,棉花为3000-5000支。就性能而言,苎麻纤维具有防腐抑菌、透气舒爽等特点,而且可以弥补棉花不易纺织高档制品的缺陷,具有不可替代性[5]。

2.3 与棉花相比,南方发展苎麻更具优势与特色

长江流域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雨量多且集中,春季阴雨低温,秋季高温多雨,种植棉花易死苗缺苗,多雨引起大量烂桃和僵桃,并不适宜种植棉花,否则严重影响到棉花产量和品质。

苎麻是多年生作物,而且主产物为韧皮纤维,多雨多湿有利于韧皮纤维的发育。在洞庭湖区,苎麻产量可达到300公斤/666.7m2,与棉花相比发展潜力更加可观。

3 对策与建议

3.1 在种植业区域上要做到因地制宜、优化布局

我国是传统的麻类生产与加工大国,拥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以湖南省苎麻生产为例,该省不仅拥有知名品牌、享誉中外的麻纺企业,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更可以为苎麻种植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撑,目前由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建立的国家麻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并在长沙市设置了5个功能研究室[3],具有联合全国科研力量为湖南省苎麻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

就区域布局来看,湖南省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棉花,种植纤维产量约为棉花3倍的苎麻是发挥湖南省自然资源优势的更佳选择。同时,为保障粮食用地,充分发挥苎麻在水土保持、适应性广等方面的优势,建议苎麻种植逐步由湖区向丘陵山区拓展。

3.2 在种植方式上要实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

针对生产成本上涨的问题,建议政府通过扶持“苎麻收获专业户”、“苎麻专业合作社”,引进大型剥制设备等方式,采取集群种植、集中收获与加工的办法,实现苎麻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同时建立政策支持系统,对农机和农户发放低息贷款或进行补贴,提高生产积极性。

3.3 在脱胶方式上要实现集中治污、清洁化生产

苎麻的初加工必须紧扣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实现清洁化生产。采用化学脱胶必须配套污水处理设备,或采用生物脱胶技术降低治污成本。建议以主产市、县为单位建立或扶持1-2家较大型的脱胶企业,推广生物脱胶技术或实现集中治污。

3.4 在资源化利用上要充分全面利用,实现多用途、多产品与高效益

研究表明,苎麻不仅是优良精纺原料,其嫩茎叶可作优质的蛋白饲料[6],麻骨可作培养食用菌的培养基[7],其他麻类也在各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8]。目前仅利用了麻类作物的纤维,而麻叶、麻骨等占总生物量80%以上的副产品未能得到利用,一般采用废弃或还田等低效利用方式,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也是麻农直接收益减少的原因。因此,在种植环节,为减小麻纺市场波动风险,提高麻农直接收益,稳定苎麻生产,建议加强麻类作物嫩茎叶作饲料、麻骨作栽培食用菌原料等成果应用,联合畜牧业、食用菌行业,推动苎麻产业的蓬勃发展。

3.5 地方政府在特色行业引导方面不能缺位,要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扶持政策

建议地方政府成立苎麻产业链管理机构,进行政策的指导和提供关键技术研究资金支持。条件成熟时,建议针对麻类生产出台地方补贴政策。在麻类产业的发展中,对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麻类价格的保障机制、跨行业间的沟通等进行宏观调控与协调。

[1]唐守伟,熊和平.我国麻类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J].科技导报,2000,(3):44-46.

[2]成雄伟.我国麻纺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麻业,2002,24(1):39-42.

[3]熊和平.我国麻类产业现状与对策——在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麻业科学,2009,31(2):113-118.

[4]P.Methacanon,U.Weerawatsophon,N.Sumransin,C.Prahsarn,D.T.Bergado.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selected natural fibers as limited life geotextiles[J].Carbohydrate Polymers,2011,82:1090-1096.

[5]熊和平.我国麻类生产的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麻业科学,2010,32(6):301-304.

[6]熊和平,喻春明,王延周,唐守伟,郭运玲,朱爱国.饲料用苎麻新品种中饲苎1号的选育研究[J].中国麻业,2005,27(1):1-4.

[7]夏志兰,姜性坚,熊辉,王春晖.苎麻骨粉在金针菇栽培上的应用研究[J].中国麻业,2004,26(6):290-292.

[8]江祖豪,吴振忠.亚麻屑栽培大球盖菇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5,24(3):39-41.

猜你喜欢
脱胶苎麻亚麻
脱胶微生物菌群与Dickeya dadantii DCE-01菌株的苎麻脱胶性能比较分析
施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苎麻光合特性的影响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冷榨花生油酸法脱胶工艺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亚麻·亚麻
新申亚麻&孙林:亚麻时尚的民俗融合
“逐梦森林”:新申亚麻&孙林时装发布会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稳定剂在苎麻氧化脱胶中的工艺优化
悬铃叶苎麻基因组DNA的六种提取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