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MW核电发电机通风冷却系统试验研究

2012-01-22 01:14胡磊郑东平李巧珍张嘉康徐国俊张小虎李立军袁益超
大电机技术 2012年6期
关键词:水路支路温升

胡磊,郑东平,李巧珍,张嘉康,徐国俊,张小虎,李立军,袁益超

(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2.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通风冷却技术研究所,上海 201612)

前言

配CAP1000核岛的阳江项目6台1100MW发电机,是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发电机厂(以下简称上发厂)的首批百万千瓦级核电产品,该产品的设计、制造、型式试验、发运等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完成,对上发厂来说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文重点分析1100MW核电发电机型式试验中,涉及到通风冷却系统部分的关键参数,并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值基本符合设计预期,与设计值的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保留一定的温升裕度,通风冷却系统可以满足发电机的长期、可靠运行。

1 概述

1.1 总体情况

本发电机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发电机主要参数

1.2 冷却风路

本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定子线圈水内冷,定子铁心和转子线圈氢冷,转子通风方式为轴向-径向通风。

具体风路为:位于汽端的八级轴流式风扇将所有参加循环的热氢抽出,经扩散器排入氢气冷却器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氢气分为两个大的支路:支路一,直接从汽端转子风扇座底部进入转子,从而冷却汽端转子槽部和端部区域,冷却槽部后的氢气从转子中部出风孔排至气隙,冷却端部区域后的氢气从护环下方大齿上开的通风槽排入气隙;支路二,通过铁心外圆和机座之间形成的通道进入励端。

其中,支路二又可分解为若干旁路:旁路一,主要冷却汽端端部铁心及磁屏蔽,冷氢从外圆进入,然后通过端部铁心以及磁屏蔽的径向通道,带走这两个区域的热量,并排至气隙;旁路二,主要冷却励端端部铁心,冷氢从外圆进入,通过端部铁心的径向通道,带走此区域的热量,从内圆流出随即进入励端气隙;旁路三,主要用来冷却铁心,冷氢从励端进入铁心叠片形成的内冷轴向通道,对铁心进行有效的冷却,最终流至汽端端部;旁路四,主要冷却励端磁屏蔽,此路冷氢从内圆进入,外圆流出后汇集到发电机底部并与补充冷却出线盒的一路氢气汇合,然后通过机座内部的两根管道引至汽端;旁路五,从励端转子护环底部进入,冷却励端转子槽部和端部区域,然后通过出风孔或通风槽排至气隙;旁路六,通过励端气隙挡风环和护环之间的间隙进入气隙,和所有进入气隙的热氢汇合,经由汽端气隙排入到汽端端部空间,然后由风扇抽出,形成完整的氢气循环。具体的风路图如图1所示:

图1 1100MW核电发电机风路示意图

1.3 冷却水路

本发电机定子线圈、并联环、主引线及出线套管均为水内冷,位于发电机励端的总进水汇水管,为所有一次冷却水的起点。共有定子线圈水路、并联环水路及主引线出线套管水路三大并联水路,每一大并联水路又可分为若干并联的水支路,每一条水支路均通过绝缘引水管从励端总汇水管取水,具体水路为:

(1)对于定子线圈水路,每槽线棒的上、下层线圈均为独立的水支路,此发电机定子为48槽,因此有96个定子线圈并联水支路,最后均流入汽端总出水汇水管;

(2)对于并联环水路,共分为 11个水支路,然后通过外接管道进行汇集,通过机外管引至汽端;

(3)对于主引线出线套管水路,共分6个水支路,冷却主引线和出线套管后,在出线盒内的汇水管进行汇集,最后通过机外管引至汽端。

该三路并联水路的流量均可单独控制,以提高水路的可靠性,从而有效地避免因串联水路过长可能引起的气堵问题。

2 通风试验

2.1 试验工况

通风试验在空气状态、空转工况下进行。为了确保测试数据的可靠性,试验分别在3种不同转速下进行,即375r/min(试验实际转速为379r/min),500r/min,600r/min三种转速下进行,每种转速均稳定运行半小时后,测量并记录试验数据。

2.2 总风量测点布置

本台发电机冷却器位于汽端,共有四组,由于总装现场操作空间很小,难以在冷却器进、出风部位安装总压毕托管,且冷却器进、出风面积较大,风速分布不均匀,难以获得相对精确的流量测试数据,因此,专门设计了多点毕托管装置,将其安装在风扇入口处进行测试。该装置既可以测量风扇入口的静压,也可以测量系统总风量。

多点毕托管装置及安装如图2所示(图中黑线引出的元件为 Pt100电阻测温元件,用以测量风扇入口的温度,以便进行温度修正)。

图2 总流量测试多点毕托管装置

2.3 试验数据及分析

本次通风试验测量了风扇进、出口静压,汽端端盖处静压,励端端盖处静压,出线盒内静压,以及铁心中部区域静压,每处静压测点都尽量布置两个测点,以备相互校正。

风扇进口静压以多点毕托管测试的数据为基准,并设为零点,将在三种不同转速下测试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换算到额定转速、等效空气、80℃状态。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测试数据换算至等效空气状态对应值

多点毕托管对总风量进行测试,也在三种不同的转速下分别进行,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风扇入口静压及总风量

关于系统总风量,也可以基于发电机空转时的损耗数据,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进行反推,假设空转过程中产生的风摩损耗全部被氢气带走,由于空转过程中发电机壳体的温度基本与环境温度接近,因此,可以将发电机通过外壳向外围空间进行的辐射换热忽略,具体反推过程如下:

发电机在空转状态下进行温升试验,发电机转速1500r/min,氢压0.52MPa,氢气纯度98%,稳定后部分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空转试验温升稳定时发电机各项数据

取40℃为混合气体(98%的氢气和2%的氮气或二氧化碳)的定性温度,则此状态下混合气体的比热容Cmix=14.5 kJ/kgK,密度ρmix=0.605 kg/m3。

设气体总流量为qm3/s,根据能量守恒:

Cmixρmixq(42.0-38.9)=2000-664

根据上式可以求出 40℃状态下气体总流量为49.1m3/s,换算到46℃状态下的总流量为50.0m3/s,比多点毕托管测试结果46m3/s稍高,但基本接近,最终系统工作点分析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工作点对比图

试验测试数据表明,发电机风扇压力设计值比试验值偏大,总风量设计值比试验值(多点毕托管结果)偏小。如果假定测试的压力和流量是准确的,则表明发电机实际的工作点比设计工作点偏低,即系统背压比设计背压偏低,导致背压与风扇曲线的交点(系统工作点)在压差-流量曲线上向右下方偏移,证明设计取值偏于保守,留有一定的裕度。

总风量测试情况表明,如果在风扇静叶片座上事先打孔,然后将多点毕托管固定并安装在风扇的出口位置,测试结果应该相对更准确:由于进口部分没有导叶的整流,因此进口位置风速分布不均匀,毕托管难以严格对准主流方向;而安装在出口,由于最后一级是静叶,可以将气体进行较好的整流,使气体的主流方向基本与转子的轴向平行,这样有利于提高测试精度。

通过与设计值的比较,本次试验发电机总体的风压分布与基本设计相吻合,验证了该发电机通风系统设计的可靠性。

3 流量及温升试验

3.1 定子线圈部分流量及温升

根据现场超声波流量计的测试结果,对比定子线圈部分的流量及温升设计值见表5。处理试验数据时,定子绕组水温升以 1.0IN温升中绕组出水温度最高元件231#为基准,对比试验结果及设计值可知,流量计算较为精确。

表5 定子线圈流量及温升对比

3.2 并联环、出线套管流量及温升

并联环部分的流量及出水温度对比如表6所示:

表6 并联环流量及出水温度对比

前面已经讨论到,并联环水路共有11条水支路,每一水支路出水位置都有测温元件,用以检测各支路的出水温度。在试验数据处理时,并联环出水温度以1.0IN温升出水温度数据为准。出线套管部分的流量及出水温度对比见表7。处理试验数据时,套管出水温度以1.0IN温升出水温度数据为准。

前面已经讨论到,主引线和出线套管的冷却水路为串联关系,先冷却主引线,然后冷却套管。主引线部分的水温升设计值为8.6k,关于套管部分的水温升,在设计阶段主要参考了该套管结构在27kA及33kA两种电流下的试验值,再加上主引线的水温升,即可得到套管水路总的水温升设计值。

表6和表7中的出水温度设计值,均重新以1.0IN温升试验时的进水温度为基准进行计算,以便同试验值进行比较。套管水路总出水温度的试验值,间接验证了主引线部分水温升计算的精度。

表7 出线套管部分流量及出水温度对比

4 结论

本文对1100MW核电发电机的通风冷却系统,以及工厂型式试验中的通风温升部分进行了介绍。通过试验值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吻合情况较好,试验值基本符合设计预期,通风冷却系统可以保证发电机长期、安全运行的需要。通过此次型式试验,也为上发厂开发更大容量的四极半速发电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水路支路温升
一种新的生成树组随机求取算法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洗扫车低压水路系统优化技术研究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风摩耗对温升的影响
水路
选择
LED照明光源的温升与散热分析
宠物保险的漫漫试水路
多支路两跳PF协作系统的误码性能
利用支路参数的状态估计法辨识拓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