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平
(广州军区武汉疗养院温泉康复疗养区,43710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于中老年患者。PHN一旦形成,其康复治疗通常较为困难。近年来,治疗PHN的各种新疗法或治疗方案不断出现,结果也令人愉悦。但由于目前对PHN概念界定尚无统一标准,亦即迄今人们对PHN含义的理解和使用还较为混乱,所以既往各病例组间、各疗法间康复治疗的结果对比还存有质疑。本文仅将近年来一些新疗法、常用疗法或综合方案等归纳综述如下。
1.1 抗惊厥药 加巴喷丁胶囊主要用于癫痫的辅助治疗,近年发现其对PHN亦有较好疗效。有观察,每天服用1 800 mg或2 400 mg,连服7周,可使疼痛评分下降18%,同时睡眠也有改善,最常见的副作用有眩晕和嗜睡[1]。国内一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设计的临床观察[2],其试验组66例每天口服1 800 mg,连续6周,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1周、3周和6周时,两组在疼痛严重程度和睡眠质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试验组在用药后1周和3周改善更为明显。两组在用药后第1和3周的有效率,试验组分别为29.58%和57.75%,对照组分别为13.04%和40.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有头晕、头昏、嗜睡以及转氨酶升高等。普加巴林是另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用于治疗PHN每天300 mg或600 mg,与安慰剂比较,平均疼痛评分可下降30%。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有头晕、头痛等[3]。
1.2 三环类抗抑郁药 以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应用较为广泛,其既能预防又能治疗PHN[4],但伴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甲亢、支气管哮喘、青光眼、癫痫、尿潴留、前列腺肥大及肝功能显著异常者,须禁用或慎用。其他尚有去甲替林、地昔帕明、氯米帕明、多塞平等,可选择与奋乃静、氟奋乃静等合并使用,用药后多在1~2周内缓解疼痛症状。用药常从小剂量开始,一般连续使用3~6个月[5]。
1.3 止痛类药物 吗啡、派替啶、美沙酮、芬太尼、舒芬太尼、曲马多、卡马西平、罗通定、消炎痛、阿司匹林、芬必得等均可视疼痛严重程度及适应证选择使用。王金良等[6]采用局部皮下注射肿胀麻醉液(生理盐水500 mL,2%利多卡因15 mL,10%碳酸氢钠10 mL,1∶1 000肾上腺素0.5 mL,曲安奈德注射液50 mg)联合口服加巴喷丁、阿米替林和曲马多,治疗36例,4周时随访判效,总有效率达94.4%。治疗后多数患者1~2 d内完全无痛,以后疼痛复现,但程度较前减轻,且随着时间延长越来越轻。
1.4 糖皮质激素 在无禁忌证情况下,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带状疱疹治疗,其优势已得到普遍认同[7-8]。PHN形成,主要系由于神经元及其相应神经纤维炎性浸润、华勒氏变性、坏死、脱髓鞘等尚未完全康复,异常性修复、传入脊髓的Ab纤维长芽及神经纤维异常分布等重塑性改变,以及由上述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中枢及背角神经元的敏化等所致。糖皮质激素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够促使上述情况向好转化,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祁怀山等[9]用得宝松(倍他米松二丙酸酯和信他米松磷酸酯钠复合制剂)加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肤浸润注射,1次/月,共1~3次,同时联合UVB治疗3次/周,10次为一疗程,共1~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B12及布洛芬,10 d为一疗程,共6个疗程。结果起效时间及缓痛效果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有报道[10],用曲安奈德10 mg、维生素B120.1 mg、2%利多卡因5 mL加地塞米松2 mg,混合后局部多点皮内注射,1次/5 d,5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率100%。
1.5 维生素类 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1肌注或口服;维生素B12 250 mg,肌注,1次/d;甲钴胺片50 mg,口服,3次/d;腺苷钴胺0.5 mg/d,肌注,1次/d[11]。
1.6 联合用药 治疗PHN临床常需要联合用药。有作者采用消炎痛25 mg、西咪替丁40 mg,各2次/d,多塞平25 mg/晚,甲泼尼龙片8 mg/晨,治疗2周,结果51例治愈33例,显效12例,好转6例[12]。
中医多认为PHN属于热毒伤阴、经络失养、气滞血瘀所致。故常用清热理气、活血散瘀之法。
2.1 中医中药 有用血府逐瘀汤治疗41例[13],方为当归、红花、生地、牛膝各9 g,川芎、赤芍、枳壳、桔梗各6 g,桃仁12 g,柴胡、甘草各3 g,煎服1剂/d,共20 d;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肌注维生素B1、B12。结果前者有效率97.6%,后者78.6%。郭恒全等[14]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28例,方为柴胡、花粉、桃仁、当归、川芎、红花、丹参各10 g,甘草6 g,白芍、延胡索、金银花各15 g,生地20 g,蒲公英30 g,随证加减,10剂一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90%,优于卡马西平、维生素B12、维生素C联合组(68.2%)。而另一组桃红四物汤加味,与上方不同之处是,去柴胡、金银花、花粉及蒲公英,加路路通、地龙、蜈蚣、制乳香和制没药,治疗84例,4周有效率95.24%[15]。
2.2 针刺穴位 针刺通常可选用足三里、内关、阳陵泉等穴,病程长者可加支沟、太冲及阿是穴等。王喜臣等[16]针刺相应穴位治疗62例,疗程1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卡马西平组。其选穴原则以循经远取为主,辅以局部取穴。病在头面部者,取患侧四白、风池、攒竹、下关等;病在胸胁背部者取患侧夹脊穴、曲池、合谷、支沟等;病在腹腰部者取患侧夹脊穴、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另有作者采用围刺法联合TDP照射治疗99例,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消炎痛加复合维生素B组[17]。
2.3 针刺拔罐 王红艳等[18]报道68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B6和甲钴胺片,均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病变部位的阿是穴、双侧太冲、膈俞及血海穴,针刺后在局部拔罐,保留5 min,1次/d,10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有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2.4 梅花针叩刺 梅花针叩刺法又叫多针浅刺法,是利用多针浅刺使局部充血,进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行气和血,泻热解毒。有用以联合辣椒碱软膏治疗54例,结果15 d内联合疗法组有效率83.3%,单纯叩刺法组亦达62.5%[19]。
2.5 皮下神经干扰 朱新杰等[20]将60例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行皮下神经干扰(18G套管针于痛区作扇形穿刺);B组作神经阻滞(0.25%布比卡因加维生素B12注射液);C组口服氨酚羟考酮片、加巴喷丁胶囊和甲钴胺片。结果提示皮下神经干扰能有效治疗PHN,且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PHN应用较为广泛,且多有较好疗效。黄东北等[21]治疗49例,中医治疗:黄芪、丹参各20 g,党参、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元胡各10 g,乳香、没药各8 g,全蝎3 g。头面部加白芷,上肢加姜黄,腰以下加牛膝。西医治疗: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消炎痛,照射氦氖激光。30 d判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89.8%,西医组67.6%,P<0.05。刘代红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味(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穿山甲、酒大黄、桃仁、党参、枳壳、延胡索、白芍、甘草,随证加减),1剂/d煎服。同时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皮损区。与单用中药和单纯照射两组对照。3组均治疗9 d判效。结果治疗组、中药组和照射组有效率分别91.1%、46.9%和65.5%[22]。汪海珍等[23]以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维生素B1、B12、干扰素治疗24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91.67%,远优于西药组。野木瓜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皂甙,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治疗PHN具有较好的作用[24-25]。
物理疗法常采用梅花针、紫外线、激光、超声波、微波、TDP、药物熏蒸、高压氧疗法等。吴世云等[26]设计治疗组照射NB-UVB加超短波治疗20 d,对照组仅用超短波治疗30 d,结果有效率治疗组86.0%,对照组61.8%,P<0.05。瞿学英等[27]采用调制中频电透维生素B1、B6、B12混合液,治疗30 d,并以肌注维生素B1、B12作为对照,结果有效率分别为82.7%和63.5%,P<0.05。刘波等[28]报道高压氧联合口服维生素B1、B12及双氯芬酸钠治疗56例,与单纯服药组对照,结果治疗30 d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8.2%和64.3%,P<0.01。提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PHN能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治愈率高(80.4%),且无副作用。
可选用辣椒碱软膏[19]、云南白药酊、芬太尼透皮贴(多瑞吉)等。利多卡因贴剂或软膏对PHN触摸痛效果良好。徐贤挺等[29]用布特软膏外涂疼痛区域,4次/d,治疗42例;对照组口服消炎痛、雷尼替丁治疗40例;同时两组均肌注维生素B1、B12和卡介苗多糖核酸。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7%,对照组52.5%,P<0.01。
PHN是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康复治疗常较棘手。目前可供选择的药物或疗法虽不少,但疗效理想者还不多,一些药物或疗法副作用还较明显。鉴于目前对PHN含义理解和使用的混乱,以及判效标准的不统一,致使既往许多相同或不同的疗法间缺少了可比性及可信度。借此文呼唤诊断PHN急需制订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PHN亦需要更多严谨的设计观察。
[1]Rice AS,Maton S.Gabapentin in postherpetic neuralgia:a randomized,double blind,placebo controlled study[J].Pain,2001,94(2):215-224.
[2]顾菊林,温海,刘训荃,等.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多中心临床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7):451-454.
[3]Dworkin RH,Corbin AE,YoungJP,etal.Pregabalin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Neurology,2003,60(8):1274-1283.
[4]Bowsher D.The effects of pre-emptiv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with amitriptyline:a randomized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J Pain Symptom Manage,1997,13(6):327.
[5]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4-398.
[6]王金良,杜东红,孟祥起,等.局部注射肿胀麻醉液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5):359.
[7]周静.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J].皮肤病与性病,2007,29(4):14-16.
[8]黄巍,樊超,涂亚庭.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华中医学杂志,2004,28(2):101-102.
[9]祁怀山,鲁智勇.得宝松局封联合UVB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9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3):154-155.
[10]周雨龙.同息通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7,29(3):43.
[11]郝江华,郗宁,唐晓林.腺苷钴胺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9,26(1):3-4.
[12]朱文全,万和平,蒋辉,等.四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0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8,25(4):207-208.
[13]蔡新杰.血府逐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4):235.
[14]郭恒全,蒋锋.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8例[J].现代中医药,2007,27(4):40-41.
[15]张少波.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3):169-170.
[16]王喜臣,胡英华.针刺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2):1905.
[17]潘朝霞,邓海清.围刺法加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9例[J].中医研究,2009,22(12):47-48.
[18]王红艳,樊延红,王怀成.针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7(1):47.
[19]张艳峰,皮先明.梅花针加辣椒碱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2):71.
[20]朱新杰,杜冬萍,马瑞,等.皮下神经干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0,6(6):426-429.
[21]黄东北,叶小英,冯健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9例[J].江西中医药,2007,38(4):50.
[22]刘代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4):237-238.
[23]汪海珍,曹武勋.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5,11(10):29-30.
[24]冯亚凌.野木瓜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2):4782.
[25]郭玮,李妍.野木瓜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2):124-125.
[26]吴世云,周桂金,齐岳亮,等.超短波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9,25(3):227.
[27]瞿学英,韩福华,张俊华.调制中频电透维生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9,25(3):176.
[28]刘波,唐佩,刘劲松,等.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5):292-293.
[29]徐贤挺,林小敏,金永真,等.布特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