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2-01-21 18:55石国贞
中州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外来文化理论课全球化

石国贞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45000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国家主流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主流文化是指国家统治阶级基于统治需要所提倡推广的文化,主要内容是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软实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先提出来的,“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的影响力。在软实力中,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核心要素,本文谈论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外来文化为补充、以国家主流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所体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于文化软实力在当今时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也有敏锐的认识,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就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但问题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国家主流文化能不能深入人心,成为民族凝聚力的来源和创造力的源泉?尤其是,在信息传播非常便利、价值多元化的现时代,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能否真正接受这种主流文化,至关重要。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社会批量生产具有良好技能的劳动者,还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甚至是可以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水准和生活品质的公民,尤其是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教育引领社会”的理念。在当前的中国,大学教育虽然已经比较普及,但是,能够接受大学教育的青年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很低的。这些大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将成为引领未来社会潮流的重要力量。一般来讲,大学教育,是他们进入社会之前最后的受系统教育的机会。在这个重要阶段,如何使国家主流文化被学生认可?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要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大学生们所接受、喜爱,进而发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职能,必须要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国家主流文化,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从根本上来讲,它是一种外来文化,它的功能的发挥必须经历民族化的过程。虽然国家文化的建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但作为实现手段则必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这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不管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作为文化的最基本形式,是整个国家文化形成的基础,政权可以更替,但民族归属感却可以超越于政权更替之上保持持久的稳定性。民族文化是一国民众文化的“根”,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是以对民族的认同为基础的,试想,如果一个人对民族都不认同的话,他怎么可能认同建立民族基础之上的国家呢?反过来,他可能不认同某个政权,但对民族却完全可能非常热爱。所以,要想使国家主流文化为民众所喜爱、接受,必须要“扎根”于民族文化,依靠民族文化为国家文化提供深厚的思想基础、可靠的心理暗示和合法性解释。

中国文化在经过近代“救亡图存”的革命洗礼之后,在经过“批林批孔”的文化大革命之后,现如今面对伴随经济交往而来的“西风欧雨”,呈现出富有意味的多元性。笔者近来参加过一个本校学生团体的颁奖晚会,晚会上学生们的表演分为四类:一类是流行歌曲的演唱,内容是个人情感的抒发,风花雪月,无关国家民族,也无关他人;一类是相声,其中不乏“黄段子”,勉强算是雅俗共赏、博人一笑的戏说,以笑为目的;还有一个出乎意料的节目,国学社的同学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慷慨激昂、严肃认真,也算是一个类别。最后还有一个宣扬爱心的手语歌。看下来,有一种感慨,这正是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的表达啊,西方的原子式的个人主义文化、老百姓的“俗文化”、伴随中国经济崛起企图实现文化复兴的“民族文化”,以及超越阶级、民族的普遍的“爱”文化,同时呈现。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宽松的文化氛围其实为国家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理论上分析,我们需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构建国家文化,在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也有可能打造这个基础。更重要的是,从时代特点来看,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对解决当前中国面对的诸多问题乃至国际领域的许多问题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可以大幅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影响力。

儒家历来重视人伦关系和建立在人伦关系上的社会互助,“五伦八德”深入人心、渗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成为风俗习惯、乡规人情,从熟读经书的达官显贵到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妇,都谨遵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奉行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目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堪忧,社会缺乏互助互信。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精神是建立在基督信仰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五伦八德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建立的思想基础?从日本、韩国、新加坡这样一些推崇儒家价值观的国家来看,经济发展与儒家思想并不矛盾,相反,儒家思想成为民族凝聚力和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证。目前的中国,因为儒者不能成为一个团体,无法发挥这些作用。但从港台来看,很多佛教界人士正在积极宣扬儒家文化,他们开展超越宗教的社会慈善救助、帮助乡土社会重建人伦秩序,开展道德教化、抚慰大众心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佛教和道教,因为都有出世的胸怀,关注的是心灵的解脱和逍遥,面对的是人生永恒的问题——生老病死。所以可以为关注个人自由的现代人提供非常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人们精神领域提供广阔的回旋空间。而且,除了儒家日常人伦观念之外,佛家与道家的世界观对现代人理解物我关系、人我关系、身心关系极富启发意义。如果我们自己的文化健全起来,其实完全可以避免许多人对外来文化甚至外来宗教的心灵需求和社会需求。

还有,以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资源能源匮乏为突出表现的全球化问题,其实质是西方文明中“物文化”和“神文化”二元对立模式的必然结果。全国政协常委释学诚指出:“神文化是以基督教信仰为核心的超越性的精神文化,物文化是以自由、平等、科学、理性等思想为核心的世俗性的物质文化。”这两种文化此消彼长,竞相争锋,构成了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主旋律。这两者究竟能否共存乃至共荣,是人类能否走出现代性危机的关键。他进一步指出,神文化注重超越而鄙弃世俗,物文化注重世俗而嘲笑超越;神文化推崇精神而忽略物质,物文化推崇物质而忽视精神;神文化只谈利他而忽略利己,物文化片面利己而忽略利他。而中国文化是以“心”来统摄二元、超越二元的“心文化”。心文化启示我们走向超越与世俗之间的中道,走向精神与物质之间的中道,走向利他与利己之间的中道。进而解决神与物的二元对立。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这种着眼于时代和社会的大问题,着眼于每一个个体生命必然面对的“天人关系”、“自他关系”“身心关系”,以及生老病死等种种问题的视角去谈论民族文化,很容易提升大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自豪感,而且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共产主义理论是相通的,马克思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当然,人最终也通过解放社会解放了人自身,达到了身心的和谐。同时,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批判,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也是非常好的视角。可以与上面讲到的“神文化”、“物文化”相通。

人类社会进入2l世纪之后,全球化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剥削世界的方式变得更为隐秘,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国内部来看,科技快速发展、经济持续繁荣、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福利政策惠及于人,这些现象很容易使人们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甚至使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失去文化自信,认为经济发展不好是自己国家的文化导致的。但稍微深入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列宁所言资本主义的三性——垄断性、腐朽性、垂死性,并没有消失,只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出现而已,资本主义体系是建立在人对自然、人对人双重压榨之上的,这种繁荣既不公正,也不可持续。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依然独具慧眼、非常深刻,在人的欲望不断向“物的世界”倾斜的今天,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超越物对人的异化的理论,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的理论,都对现时代具有很大启发。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民族文化提供的富有启示意义的探索是可以与马克思的终极理想相互沟通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外来文化是国家文化形成的必要补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合理评价外来文化,使之经过民族化过程,获得本民族民众的认可和接受。同时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改造,使之为国家利益服务,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传播伴随经济交往无孔不入,目前这个阶段看来,一国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仍然是文化软实力的坚强后盾,文化传播也呈现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强势渗透的特征,但这种渗透因为不是军事性的,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所以更具隐蔽性,让人难以抗拒。不管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其结果都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和国家主流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事实上,我们中国的大学生们对西方生活方式的仰慕,对西方文化的趋之若鹜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不可能拒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所以我们必须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我国国家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文化毕竟建立于心理层面的认同和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这样三种态度有助于大学生们理性地认识外来文化:

一是“拿来主义”,面对西方文化中的好东西,与其采用鸵鸟政策,避而不谈、视而不见,不如大大方方地称赞、学习和接受。有人问在中国学生中很有影响力的IT界知名人士李开复,他的成功是源于中国精神还是美国味道,李开复的回答是他有“西方的头脑、中国的心”。从思维方式来说,李开复具有典型的西方人的特征:简洁、机敏、开放、逻辑清晰和直截了当,然而他的确有着一些典型的中国式的情感:坚忍、执拗、含蓄、不卑不亢和尽忠尽孝。李开复把一句基督教的祈祷词改成了这样一句话“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他说:“‘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代表了积极和自信,也代表了用西方思维方式中积极进取的心态,培养自己的勇气,让自己坚强刚毅、发愤图强地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这是人生中有为、进取的一面,它在最大范围内体现了一个人的自主和自信。这句话倡导的是永不放弃、永不消沉的主动人生态度,鼓励人们靠努力达到目的;‘有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代表了自省和同理心,也代表了用中国式的谦恭谨让的胸怀来培养自己的修养,让自己胸襟宽广、虚怀若谷地去接受那些不可改变的事。这是人生中包容、宁静的一面,它在最大范围内体现了一个人的自觉和自省。这句话讲得是,要抛弃幼稚的理想主义或完美主义,学会承认和接受真实的、不完美甚至不公正的世界。”这样一些对西方文化的解读非常切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使之有客观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外来文化。

二是“理性批判”。不止是学生,我想每一个人都很反感不讲道理,直接给人扣帽子的做派,所以对于一些学生理解的似是而非的西方价值观,我们要言之有据、析之成理地去剖析,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比如,对于“自由”这个西方核心的价值观,它究竟有哪些层面?每个层面上的含义是什么?其中包含着哪些悖论?经济层面的自由是否意味着市场经济至上,会不会导致“自由地弱肉强食”?共产主义运动何以产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过时吗?事实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复制,或者说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正是现今全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所在。马克思所说的贫富分化在发达国家内部不足以引发社会问题,人们普遍过着小康生活,但贫富分化并没有消失,它正在伴随着全球化历程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出现。这些事实摆出来,学生是愿意进一步去思考的。西方法律层面的自由是什么?达到这种自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个人自由的内涵是什么?和责任又是什么关系。再比如,什么是民主?多数人通过就是民主吗?民主会不会被资本和舆论所操纵?什么是开放?我们要不要“国家意识消亡”的开放?还有很多人推崇的独立,会不会变成自我中心的装饰品?这些被许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追捧的价值观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变种?给中国现实社会带了正反两方面哪些影响?大学生有很好的思辨能力,只要言之成理、有效启发,学生们的思考可以非常深入。

三是“未来眼光”,虽然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其实质是发达资本主国家通过全球扩张,寻求经济利益、转移国内危机,进而扩张其政治、文化利益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把全球化当成一个历史过程来看,它的实质和发展前景显然是充满可能性的,没有任何一个或几个国家可以决定全球化浪潮的发展趋势,它未来的走向将取决于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互动、博弈和选择。

在这种互动、博弈和选择的过程中,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长,有自己几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亦有马克思主义对现代中国人的熏陶,我们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如果我们能够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之路的话,不仅对中国自身,乃至对于世界都是福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才能够真正实现。这都需要我们把国家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民族文化的基础作用、外来文化的补充作用很好地融合起来,以打造出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如果有这样的视野和自信,也的确会使这门课变成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从而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贡献一份力量。

[1]课题组.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文化安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1):79-86.

[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5.

[3]释学诚.从媒体传播看东西方文明的差异[EB/OL].http://www.longquanzs.com/articledetail.php? id =3279&class=1,2012 -04 -01.

[4]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2.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理论课全球化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浅析日本动漫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利用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