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G.阿尔特巴赫 著 胡建伟 译
亚洲高等教育中的私有部分
菲利普·G.阿尔特巴赫 著 胡建伟 译
私有化是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新的私立大学,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一些国家的私立大学正在迅速成长。当政府无法或不愿为成长中的中学后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时,私有化填补了空白。大众化的重要体现是对日益壮大的私立高等教育的依赖。私立高等教育是世界上中学后教育发展最快的部分。在许多人将目光投向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时候,我们不妨来看看亚洲的经验,这可能会让我们收获颇丰。美国大约只有20%的学生就读于私立大学,而亚洲一些国家有高达80%的学生在私立大学就读。对于私立高等教育飞速成长的地区而言,亚洲私立大学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典型意义。
亚洲的私立大学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韩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其私立大学招收的学生数有时竟高达在高等院校就读学生的80%。大部分印度学生就读的也是私立大学,这些私立大学往往得到政府的大力资助。私立高等教育在亚洲一些地区呈持续增长态势,例如中国、越南以及中亚的一些共和国,虽然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些地区还远未达到活跃的程度。
总体来说,亚洲私立大学处于亚洲大学体系的低端。高质量的私立大学甚少,少数几所高质量的私立大学包括: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菲律宾的德拉萨大学、雅典耀大学,韩国的延世大学和印度尼西亚的圣法大学。一般情况下,私立大学的运行依靠学费,公共资金资助甚少(尽管在日本和其他部分国家私立高等教育能得到政府一些有限的资助),这些国家没有公共资金进入私立高等教育的传统,因而私立高校不能吸引最好的学生。然而,对于那些原本不能获得学位的学生而言,私立高等教育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因此,私立高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鉴于亚洲私立大学之间的显著差异以及它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分析亚洲私立高等教育颇具意义。如上所述,在亚洲国家中有一些非常有声望的私立大学。某些情况下,这些大学能得到宗教组织的赞助,大部分宗教资助来自基督教教会,当然基督教不是唯一给予私立大学资助的宗教组织。比如日本的上智大学和同志社大学,韩国的延世大学和西江大学,印度尼西亚的圣法大学,菲律宾的德拉萨大学和雅典耀大学都是范例,这些大学历史悠久,有着培养精英人才的传统。另一个系列是新兴的私立大学,通常擅长于管理类、技术类领域,能够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市场定位明确的学位。菲律宾的亚洲技术学院和她在泰国的姐妹院校就是这种类型的大学。这些有名的私立大学能长时间地保持自身的地位,且其生存主要依靠学费收入。新加坡正在和欧美著名的管理学院合作,建立半私立的高等学校以及专门的商业高校。
大多数私立大学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市场服务,而这样的选择则是不得已而为之。尽管有一些大规模的院校(比如菲律宾的远东大学,招生人数非常多,还一度列入马尼拉股票市场),但大多数学校规模甚小。有的学校受助于私人的非营利性组织,如宗教组织、种族组织或其他一些团体。有许多学校的所有者是个人或家族,有时所有者会运用一些形式化的管理手段,借此掩盖真正操控学校管理的行为。在那些还不鼓励建立营利性私立大学的国家,私立大学的家族经营模式也已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然而学者们却未能对此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
世界上最令人感兴趣的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中国私立大学的崛起,私立大学在中国被称为民办(Min Ban)院校。目前中国已有1 000余所民办院校,其中约100多所(2002年统计)得到政府认可。新的规范民办院校的法律条文就要开始实施。政府确信新的私立大学能为那些考分低、不能被公办大学录取的学生提供一条求学之路。目前,大部分民办院校仅仅向受教育者提供职业培训而不能授予学位。
许多亚洲国家在管理私立高等教育方面很有经验,也有一些国家尚处于摸索之中。这些国家面临这样一些挑战:既要允许私立大学在内部进行自治,使他们能自主地建立并管理学校,以及在不同的教育市场中展开竞争;又要确保国家的利益。印度大部分本科生都在私立大学就读,这些大学多由政府资助,同时受到其所附属的大学的严密控制。这些大学都是公办院校,他们掌控所属私立本科学院的行政和学术,行使的权力包括:设计和管理考试,授予学位,设定入学资格,监督教职工的聘任。印度高等教育的公—私管理模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值得学者深入研究。
日本和韩国对私立大学的严格控制由来已久。国家的控制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教职工的薪水、招收数、新的院系或项目的设立以及董事的任命监督等。不过近年来这两个国家已给予私立大学更多的自治和自由。亚洲的其他国家也有放松控制的态势。
私立高等教育已遍布亚洲地区,那些正致力于扩大私立高等教育的国家应借鉴亚洲的经验。中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虽然其中的大部分并未得到官方认可。越南和柬埔寨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属于前苏联的一些中亚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些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需要确保私立高等教育有效和良好的运行,使之符合国家的教育目标。亚洲在私立高等教育方面已体现了多样化的资金模式、管理模式、产权模式和国家监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