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稳定性分析

2012-01-17 08:04许文兵
银行家 2012年2期
关键词:小企业不良贷款贷款

许文兵

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整体上延续了近年来稳中有升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2012年,虽然国际经济增速可能放缓、国内经济出现一定程度减速,银行的信用风险仍基本可控,但部分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也不应忽视。

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向好

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整体上仍呈现“双降”趋势,同时不良生成率也较以前年度进一步下降,但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均出现了一定的反弹,不良贷款绝对额的下降趋势开始减弱。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整体呈现“双降”

从整个银行业的情况来看,2011年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分别为4078亿元和0.9%,分别比年初下降了258亿元和0.2个百分点,如图1。以上市银行为例,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的总体不良贷款余额为3580.4亿元,较2011年年初下降约211.2亿元,降幅为5.57%,降幅与以前年度相比出现了较大的下滑;不良率仅为0.75%,较2011年年初下降14个基点。整体来看,当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已经处于历史最低点,已达到金融危机前发达国家大型银行的水平。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好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经济近两年来始终保持较快增速,虽然2011年出现减速但仍保持相对稳定,多数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偿债能力相对较强。二是银行客户仍集中于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的大中型企业,虽近年来信贷资源向中小客户倾斜,但小客户贷款在信贷组合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三是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渐趋完善,贷款投放环节的不断规范降低了不良资产出现的可能,同时随着贷款风险预警技术的提升,银行能更早采取措施保障资产的安全。

不良贷款生成率创阶段性新低

2011年,银行业不良资产核销的力度并未明显增强,资产质量的好转主要得益于持续降低的不良贷款生成率。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半年报显示,其平均不良生成率为-0.05%,部分存量不良贷款由于质量好转而得到提升。这一体现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指标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仅次于2007年的-0.11%。

从具体机构来看,不同类型的银行在不良贷款生成率指标上仍有一定差异,其中,国有大型银行的表现最佳。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银行在风险控制系统建设上的投入更易产生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是由于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存量相对较大,不良贷款清收的贡献也更为明显。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优势在前几年已集中体现,同时不良贷款率相对较低,其不良贷款生成率基本保持稳定。而城商行业务更多地集中于当地中小企业,资产质量对经济周期更为敏感,2011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生成率有所回升。

拨备覆盖率继续上升

2011年,受资产质量持续好转和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的双重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继续上升。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拨备覆盖率为270.7%,比年初提高了53个百分点。从上市银行的情况来看,其总体拨备覆盖率更是达到了309.5%,远高于150%的监管底线。从另一衡量拨备水平的拨贷比指标来看,2011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的总体水平为2.18%,与2.5%的监管下限的差距相比2010年年末也大幅缩小,如图2。从机构来看,大型银行这一指标均已达到或接近监管下限,未来增提拨备的压力相对较小,而中小股份制银行大都距2.5%的监管下限仍有一定差距。

关注和逾期类贷款隐含风险可控但需重视

虽然不良贷款数据表现良好,但贷款组合在货币政策偏紧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在不良贷款持续下降的同时,部分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款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同时,逾期贷款总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6家上市银行中,2011年上半年关注类贷款出现正增长的达到7家;而上市银行逾期贷款总量也由2010年末的3799亿元上升至2011年上半年的4056亿元,余额增长257亿元。

与不良贷款额相比,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的数据变化更能前瞻性地揭示资产质量的未来变动趋势。考虑到存量不良贷款持续下降的空间有限,近期出现的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上升现象,显示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潜在风险仍不可忽视。

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整体稳定

2008~2009年,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和由之引发的国际金融动荡,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而地方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一度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在有效拉动我国经济回稳的同时,地方融资平台自身也集聚了一定的风险隐患。2010年起,我国开始对地方融资平台及其贷款进行清理、规范。经过各参与方近两年的努力,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整体情况和未来发展态势渐趋明朗,系统性风险可控。

融资平台贷款情况透明度提高

2011年,通过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理,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通过清理和规范,目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已经受控,在2010年地方政府债务仅增长18.86%的基础上,2011年得到进一步控制;二是县级政府在总债务中的占比较低,仅为26.53%,且大多由地方政府承担直接偿还责任;三是部分地方债务仍以存款的形式反映在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尚未正式对具体项目支出;四是地方债务到期时间较为分散,有利于化解压力。虽然2011年到期较多且存在一定压力,但风险并未集中出现;五是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在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占比超过20%。

上市银行的融资平台贷款情况普遍较好

从上市银行的情况来看,认定标准的变动引起2011年上半年平台贷款规模与2010年末相比普遍有较明显增加。但上市银行的平台贷款中,完全覆盖和基本覆盖的占比仍普遍达到90%以上,贷款质量明显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如表1所示。

上市银行在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方面较为良好的风险控制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上市银行贷款投放和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相对较高,风险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二是上市银行资金实力和竞争力相对较高,更容易得到有实质性项目支持的贷款,现金流覆盖程度较高;三是从上市银行的策略选择来看,更倾向于级别相对较高、政府还款能力相对较强的融资平台。

平台贷款整改有利于风险化解

在平台贷款清理整顿基本结束后,監管机构的工作重点也有所转移,在继续严格控制新增贷款的基础上,将重点推进存量平台贷款的风险缓释和整改增信工作。

针对平台企业还款能力不足的问题,商业银行积极与地方政府、平台企业沟通协调,通过项目剥离、公司重组、增加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追加股权或土地等合法、足值抵(质)押物,以及协调政府与企业补签还款差额补足协议,落实还款来源,降低平台贷款到期偿付风险。

针对平台贷款集中到期还款的问题,一方面,监管机构对平台贷款的延期采取了差异化的政策。对原有期限安排不合理的贷款,经批准可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或展期一次,从而使一些基本面尚可,但面临短期流动性还款困难的项目风险得到一定释放。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积极推进还款方式的整改,根据现金流特点重新确定还本付息时间,进一步缓解了平台企业贷款集中到期的压力。

2011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也发生了一些特殊的风险事件,但最终均得到了妥善处理。此类事件的发生,往往可以促进借款人各项整改工作的推进,并通过各种支持措施,缓释企业的违约风险。在多方介入的情况下,具有较强政府支持的单发性平台贷款违约风险相对可控,不会对银行造成的实质性损失。

房地产信贷风险基本可控

2011年,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性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全国商品房销售和房价均在低位徘徊,土地交易市场也量价齐跌,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增速开始放缓,但相关资产受房地产市场变化影响的风险依然可控。

房地产市场受调控政策影响显著

2011年,在“调结构、稳物价”的宏观背景下,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从紧。政策的升级充分显示了中央政府推进房地产调控、遏制房价的决心,标志着调控政策的进一步深化。

此轮调控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是这次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点,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和限购政策大多指向投机性的需求,全国重点城市的投机需求均得到了有效遏制;二是加大普通住房市场特别是保障房的供给,2011年提出了全国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的硬性要求,通过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缓解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三是通过调整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缓解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同时督促地方政府调控工作;四是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通过堵住政策执行中的漏洞,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降低房地产市场风险。

房地产政策集中推出后,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幅快速下降后在低位徘徊。2011年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仅同比增长10%,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部分中心城市降幅更大,如北京2011年前11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较上年下降27%,成交总面积为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持续上涨的局面开始得到遏制。2011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与2010年10月相比,下降的城市有2个,同比涨幅在5%以内的城市有57个;而与2010年9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达34个,持平的城市有20个,价格上涨的城市仅16个。

商业银行房地产相关贷款保持稳定

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偏紧导致的贷款资源紧张的共同影响,2011年商业银行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贷款占比略有下降,尤其是近年来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按揭贷款增长明显放缓。

2011年,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占比小幅下降。以上市银行为例,平均开发贷款占比由2010年末的8.85%降至2011年6月末的8.25%。从银行类型来看,股份制银行对开发贷款的压缩力度最小,个别银行开发贷款占比还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国有大型银行则继续坚持偏低的房地产开发贷款配置比例,而城商行则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压缩力度最大的机构,如图3所示。

与开发贷款小幅压缩的态势不同,按揭贷款占比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态势。16家上市银行2011年上半年按揭贷款占比为15.19%,基本与当年年初水平持平。从银行类型来看,国有大型银行仍然积极持有按揭资产,上半年按揭贷款占比小幅提升;城商行则积极将贷款组合从开发贷款置换为按揭贷款,按揭占比提高较快;股份制银行的按揭占比出现较明显压缩,平均降幅接近1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宏观调控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对房地产开发机构带来了经营压力,但并未对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质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全年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继续保持稳定。

小企业贷款质量承压但总体影响不大

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2011年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仍要实现两个“不低于”,即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量。为此,各商业银行均推出了针对小企业的专门化业务品牌,在流动性偏紧的环境下,小企业业务仍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但受到存量规模相对较小和增量资源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所提供的资金支持仍无法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催生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根据相关统计,在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小企业能够从正规金融体系融资的比例不到20%,80%的企业要通过民间融资来解决运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2011年,随着出口需求下降引发的小企业经营环境恶化、温州等地民间借贷事件的发展、流动性趋紧和贷款规模受限,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受到各方的关注。一批小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也确实使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质量承受了一定的压力。虽然小企业贷款在商业银行的占比仍相对较低,对资产质量的总体影响不大,但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存状况仍将直接关系到产业链上游其他企业的发展,应当引起充分关注。

2012年展望:贷款质量将基本保持稳定

总体来看,预计2012年各项因素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有限,银行业资产质量会基本稳定,不良贷款余额可能会微幅上升,而不良贷款率将在5个基点的范围内小幅波动,但波幅尚不足以对银行信用成本产生实质性影响,如表2所示。

相对平稳的宏观面支持银行业资产质量小幅改善

2012年我国经济虽会减速,但仍将稳定增长,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正面支持作用会继续存在,然而宏观面的两项负面因素也会降低经济增长对资产质量的支持作用。

一方面,2012年经济增长率的小幅回落可能“轻微”推动不良贷款率走高。从我国经验来看,银行的不良贷款生成率与GDP增速间的负相关关系比较明确(图4),因此,预计2012年银行不良贷款生成率会小幅反弹。另一方面,2012年全球范围内的避险情绪会改变热钱的流动方向,热钱流出的可能性不断加大。市场流动性状况依然偏紧,货币增速将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加大了贷款质量波动的可能性。

融资平台贷款不会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实质性影响

2012年,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地方融资平台系统性风险可控,虽然单发性的债务风险仍有可能发生,但出现风险集中爆发的概率不大。预计全年平台贷款对不良率的影响不大,约为“-1~3”个基点。

总体上看,平台贷款质量将保持稳定。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四方面:一是我国政府债务处于国际最稳健水平之列,债务率仍未达到国际普遍认可的标准;二是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始终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而大量优质的国有资产也提升了政府化解风险的能力;三是我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稳定运行的态势,存量的债务风险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削减和释放;四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始终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和充足的风险拨备,内部消化风险的能力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短期內,随着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清理工作的完成,部分已经被列入不良的贷款可能会在规范和重组后成为正常贷款。如果其他平台贷款保持稳定,甚至会对商业银行全年整体资产质量产生一定的正面提升作用。

长期来看,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虽不会大规模爆发,但仍应引起关注。这是因为:规模较大的政府融资平台存量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压力和潜在财政风险;一些投资项目缺乏稳定的现金流支持,一旦土地价格出现大幅下挫,部分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将面临挑战;下一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可能会向上传导,影响到一些较高级别地方政府的还款能力。

房地产贷款质量面临一定挑战

2012年,随着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入市平抑市场需求,以及前期调控政策效果的继续显现,房价上涨预期将被根本性扭转,投机性购房需求将显著下降,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质量面临一定的挑战。然而,政策层面将保持相对稳定,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暂不会继续出台,同时,房地产市场参与方的抗风险能力也会有所改善,总体风险仍处于可控状态。在正反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组合的不良率会略有上升,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影响在4~8个基点。

2012年房地产贷款质量将因以下三方面因素而受到冲击:一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将继续发挥效果,而保障房入市、市场流动性紧张和城市化进程放缓等因素都将抑制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导致价格出现下行趋势,对房地产贷款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受政策调控和成交低迷的双重影响,房地产开发商获得新融资和回笼销售资金的能力均会有所下降,一些开发商资金困难将有所加剧,开发贷款潜在风险可能上升;三是商业银行贷款组合中还有其他一些贷款将房地产作為其第二性的还款来源,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也会对此类贷款的风险状况产生影响。

然而,一些正面因素也支持房地产贷款质量的稳定。一是我国居民家庭负债率不高、偿债能力较强。按揭贷款违约率上升的风险相对可控。同时,我国住房按揭贷款有严格的首付占比规定,为银行提供了较大的安全边际。二是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大型房地产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预计2012年房地产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大型开发企业和采取“快速销售”模式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取胜,行业兼并重组的数量将增加,而企业规模的扩大也会伴随融资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的有效提升。经过新一轮的行业整合后,行业龙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从而为商业银行相关信贷资产的安全提供保障。

小企业业务风险承压但与收益基本平衡

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2012年小企业贷款仍将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然而小企业业务相对集中、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特性也将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受到一些正面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小企业业务仍可以保持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虽然可能会对资产质量产生2~4个基点的负面影响,但对整体风险状况的影响不大。原因在于:一是监管机构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推动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业务,在风险容忍度、资本占用和资金筹集等方面的优惠和便利,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小企业业务的风险,提高综合收益;二是小企业对贷款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商业银行在小企业业务中可以更好地运用风险收益的定价原则,以相对较高的贷款收益弥补业务风险可能提升造成的损失;三是小企业客户市场巨大,业务需求和融资结构相对简单,而商业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在发展小企业业务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对产业链资金整合的作用,通过业务模式和业务品种的创新,最大程度地降低业务风险;四是随着监管机构的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民间借贷问题对小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

(作者系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猜你喜欢
小企业不良贷款贷款
旧信封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
不良率农行最高
长白山农商银行一季度贷款实现开门红
浅论小企业会计管理
如何加强小企业的会计管理
你会贷款出国留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