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娇
目前全球约有2.46亿糖尿病(DM)患者,我国患者人数已达3 980万,位居世界第2。近年来,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普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病、肿瘤、艾滋病之后的第4大致人死亡疾病[1]。糖尿病及其并发证可严重影响劳动力生命安全。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尽管糖尿病的诊疗手段日益提高,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也许这种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这种矛盾却揭示了糖尿病患者自身在其治疗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对228例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干预,以评价其临床效果。
调查对象为2007年4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符合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新标准的22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145例,女性83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6.3±12.8)岁;病程1~32年,平均病程(6.6±15.2)年。
入选病例均记录患者入选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量指数等,并在健康教育干预半年后复查并记录上述观察指标。
1.3.1 集体教育干预 不定期地由糖尿病专业的医护人员组织患者进行糖尿病的知识讲座。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教育、饮食治疗教育、运动治疗教育、药物治疗教育、并发证防治教育。讲授有关糖尿病的概念、症状、体征、诊断及其并发证的防治,重点强调糖尿病三级预防的重要性,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证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伤残和死亡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常用的药物及使用方法;血糖监测;血糖记录;并发证的诊断及治疗护理;低血糖的表现、处理和预防;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保管;定期复诊等。并结合血糖长期控制良好、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发生严重并发证的病例进行强化教育等。
1.3.2 个体化教育干预 由主管医生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一对一方式进行耐心的讲解,着重进行心理教育、三级预防教育,强化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个体化的饮食控制方法,因人而异并且能坚持的运动锻炼方案,药物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强化血糖监测与记录,定期电话随访,定期复诊等。
1.3.3 心理护理干预 糖尿病为终身疾病,漫长的病程、严格的饮食控制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功能障碍,易使老年糖尿病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郁郁寡欢、紧张、焦虑的消极态度并不能解决高血糖的问题,反而会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水平增高,一方面引起肝糖元释放,一方面还会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糖尿病心理三大忌:一忌过分焦虑;二忌听之任之;三忌病急乱投医。并详细评估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家庭成员对本病的认识程度和态度,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调查显示,通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前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 n,(%)
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血脂及体质量指数也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比较 ±s
表2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比较 ±s
指标 血糖(mmol/L)空腹 餐后2h 糖化血红蛋白(%) 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体质量指数(kg/m2)4±6.5干预后 6.2±1.8 8.3±3.7 6.5±2.5 5.3±2.3 1.8±0.7 25.4±6.2 t 2.45 2.935 2.036 2.124 2.376 2.553 P <0.01 <0.01 <0.05 <0.05 <0.05 <0.05干预前 8.2±2.1 12.7±4.1 7.2±2.7 6.4±2.4 2.5±0.8 27.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集中教育结合个体辅导的教育方法,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后血糖、血脂及体质量指数较教育前降低,说明健康教育可提高疗效。DCCT试验和UKPDS试验均已证实,严格地控制好血糖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和残废率[2,3]。通过有效的治疗,慢性并发证的发展在早期是可能终止或逆转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饮食控制可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并防止或延缓心血管等并发证的发生与发展。肥胖者减少能量摄入,可以改善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瘦者适当的饮食可使体质量增加,以增强对种传染的抵抗力能力。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需的饮食数量、质量,根据其病情、体型、年龄、生活习惯及家庭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每日主食250~300g,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要限制热量摄入,建议低糖、低脂肪、高维生素、正常蛋白质饮食,每日主食200~250g。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一点碳水化合物也不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蛋白质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变成葡萄糖[4]。不宜吃的食物包括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如糖类及含糖的水果、甜点等和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如各种油脂食品等,提倡食用可延缓血糖升高的食物如荞麦、麦片、玉米等,要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强调食品的多样性,不偏食,少吃“垃圾”食品(高热量、高胆固醇、低维生素和低矿物质的煎炸食品)。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不可缺少的基本疗法之一,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抵抗力,促进全身各系统的新陈代谢和葡萄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运动可以改善异常的高脂血症,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容易引起冠心病的有害成分,同时又能使具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因此运动可以预防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证的发生和发展。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的形成。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身体状况及是否有并发证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原则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周至少4次以上,每次30~60 min。运动强度以轻中度的有氧运动为宜,以运动后稍微出汗为好。运动宜在餐后1h左右进行。同时要防止运动过量而致低血糖的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住院或非住院,都必须在医生的协助和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更改药物、减量甚至停药。医生应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药物的作用机制、类型、作用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一方面加强病人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患者将同类口服药物同服的错误。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磺酰脲类(sulfonylurea)、双胍类(biguanide)、α-葡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inhibitor)、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 sensitizer)等。对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应在出院前教会患者自己注射和保管胰岛素,以及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常用的胰岛素为速效、中效、长效和预混胰岛素30R和50R。长效胰岛素每天1次;中效胰岛素每天1~2次;预混胰岛素每天2次,安排在早餐及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在餐前注射。注射时要注意必须等药物完全注入体内才拔出针头,过早拔针注射药物剂量不足。目前还有更为方便的胰岛素泵,也可为病人推荐指导。
糖尿病并发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证,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其后果相当严重。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视力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证,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2010年,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证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证的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证的几率高达98%[5]。应定期进行尿白蛋白测定、眼底检查、足部检查等,监测并发证的发生及发展。此外,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同时也抑制了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而容易发生感染。
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尿糖。要学会血糖仪的使用、正确的血液样品采取方法,要注意试纸的有效期。教会患者自测尿糖,并告诉患者留尿时间及方法,20滴斑氏剂加2滴尿液,如黄色(-)、绿色(+)、黄绿色(++)、土黄色(+++)、砖红色(++++)。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或就诊后需定期复诊。电话回访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且病人易接受的方式,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病人家里的有效手段,可了解患者对参与疾病治疗的积极主动程度。
要使患者及家属了解低血糖的特殊症状。低血糖的症状主要有头晕、饥饿感、心慌、出冷汗、乏力,严重者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等。应用磺酰脲类药物及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应用这些药物治疗时要从小剂量开始。应用磺酰脲类药物的患者可能在停药后仍反复发生低血糖,持续1~2天[6]。患者活动量增加时,容易引发低血糖,因此,要灵活运用缓冲饮食,体力活动增加时要加餐。若有食欲不振而进食少或呕吐、腹泻等情况时,需减少或停止应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患者要常备一些含糖食品,如出现上述症状,轻者可喝一杯糖水或口服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品,重者立即到医院就诊。
[1]Anderson DR,Christison-Lagay J,et al.Managing the space between visits:a randomized trial of disease management for diabetes in a community health center[J].J Gen Intern Med,2010,25(10):1116-1122.
[2]Frier BM.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type 1diabetes: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CCT)revisited[J].Diabetologia,2011,54(2):233-236.
[3]鲍缦夕,邹大进.2型糖尿病的发病易感基因[J].中国临床康复,2006,(16):140-143.
[4]Buse JB,Caprio S,Cefalu WT,et al.How do we define cure of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9,32(11):2133-2135.
[5]万晓珊.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综述[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23(4):251-253.
[6]马晓娥,李博禹,张丽红.糖尿病药物治疗综述[J].中国社区医师,2011,(1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