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熟料质量的因素

2012-01-05 08:16陈启超邹波韩显平苟华东刘永建
水泥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窑内生料预热器

陈启超,邹波,韩显平,苟华东,刘永建

浅析影响熟料质量的因素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Clinker Quality

陈启超,邹波,韩显平,苟华东,刘永建

影响熟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原料成分、配料质量、烧成热工制度以及煅烧技术几方面。

1 氧化镁的影响

原料中的MgO经过高温煅烧,其中一部分与熟料矿物结合成固溶体,一部分熔于液相中。当熟料中含有少量MgO时,能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增加液相量,降低粘度,还能改善水泥的色泽。在硅酸盐水泥中,MgO与主要熟料矿物化合的最大含量约为2%,超过部分就会呈游离状态,以方镁石的形式出现。方镁石与水反应生成Mg(OH)2,其体积较游离MgO大,而且反应速度极慢,导致已经硬化的水泥凝固体内部发生体积膨胀而开裂,造成所谓MgO膨胀性破裂,对熟料质量及水泥质量影响较大。

2 氯的影响

氯在煅烧系统中经高温反应主要生成CaCl2或氯化碱,其挥发性特别高,在回转窑内几乎全部再次高温挥发,形成氯、碱循环富集,致使预热器生料中氯化物的含量提高近百倍。另外,氯离子含量高对水泥混凝土质量影响也较大,因此,国内水泥新标准中对氯离子含量有了较严格的要求,含量不得超过0.06%。

3 游离二氧化硅的影响

游离二氧化硅是原料中的有害杂质,以隐晶质的α-石英为主,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耐压强度高,易磨性差,化学活性低、反应慢,对立磨及窑的操作均有不良影响。

4 硫含量的影响

窑内的硫化物主要形式是SO2,它在窑内的来源,一是燃料中硫的氧化,二是硫酸盐的分解,在窑烧成带汽化的99%的SO2都被旋风预热器中的K2O、Na2O、和Ca2O所结合,随着气流在温度较低处的生料粉颗粒表面凝聚。这些R2SO4除一小部分被窑灰带走外,因其挥发分较低,故大部分被固定在熟料中而带出窑外,这是S/R正好平衡时的情况。

当S/R比失调的时候,SO2含量有富余,气态SO2在窑气中循环富集,硫会在窑尾预热器中聚集,并在窑尾和四、五级预热器形成硫循环结皮时,造成预热器结皮堵塞,对熟料烧成影响较大;如是碱有富余,剩余的碱就会生成高挥发性的氯化碱和中等挥发性的碳酸碱,形成氯和碱的循环,影响预热器的正常操作,因此较适宜的S/R比应控制在0.8~1.2。

5 碱含量(K2O+Na2O)的影响

碱对水泥生产的影响较大,过量的碱会使水泥产生碱集料反应。而煅烧含碱过高的生料时,由于碱性挥发物在窑尾和预热器中的循环富集,容易引起结皮堵塞,在回转窑内会造成料子发粘,烧结温度范围缩小,飞砂严重,窑皮疏松,使熟料质量下降,严重时将无法正常生产。碱除一部分挥发循环外,其余大部分都是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熟料中。碱含量过高也是形成黄心料的另一种原因,如果碱含量过高,还会使熟料凝结时间缩短,甚至急凝,安定性不良,抗折强度降低等,并且早期强度略有升高,但后期强度则明显下降。因此,现在很多混凝土大型工程都对水泥中的碱含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一般都要求控制在0.6%以内。

6 燃煤的影响

回转窑煅烧用煤质量要求灰分Aad≤25%,挥发分 Vad在 15%~30%,发热量 Qnet,ad≥20900kJ/kg,煤粉细度要求控制在6%~15%。事实上,我国目前由于优质煤炭供应紧张且价格很高,很多厂家都达不到这一要求。由于煤粉燃烧后灰分全部沉落在烧成带的熟料颗粒表面上,造成熟料颗粒表面富硅化,从而改变熟料表层矿物成分,C3S含量下降,C2S含量上升,影响熟料煅烧质量。适度控制头尾煤用量,比例控制在4:6左右,从而增加分解炉中煤灰分与灼烧生料的混合程度,降低头煤煤灰对熟料质量的负面影响。

7 火焰形状和温度的影响

煤粉燃烧火焰形状的调节取决于煤粉的热值、灰分、细度和挥发分及水分的大小,还取决于一次风的风速、风压和风量大小,即窑头燃烧器的规格和性能以及对不同煤质的适应性。调整好窑火焰长度也就是调整好烧成带长度,也就是调整控制了熟料在高温烧成带停留的时间,火焰形状和长度直接影响到熟料中C3S矿物的晶粒发育大小和活性。因此,在烧高强优质熟料时,必须调整火焰长度适中,既不拉长火焰,使烧成带温度降低,也不缩短火焰,使高温部分过于集中,从而烧垮窑皮和耐火砖,影响窑的安全运转。回转窑内火焰形状粗细必须与窑断面积相适应,要求是较近料而不触料,正常形状保持其纵断面为正柳叶形状,以保证熟料煅烧的质量。

至于干法窑窑头火焰温度的控制,视窑型大小而异。对于大型窑,如5000t/d以上窑型,火焰温度控制在1750℃~1950℃的较高范围内比较有利。窑内火焰温度取决于两部分因素:一是煤粉热值、灰分和细度;二是二次风温大小,对于烧劣质煤而言提高二次风温很重要。对于易烧性差和含碱高的生料,适当提高火焰温度,采用高温烧成有利于熟料质量的提高和碱分的充分挥发,可获得低碱熟料,对熟料质量有帮助。

8 熟料煅烧温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只要控制熟料煅烧温度在1300℃~1450℃~1300℃可确保熟料质量和烧结。目前我国相当部分厂家由于采用双高配料(高KH、高SM)生产高强熟料,其生料易烧性变差,热力强度高,所以相应熟料煅烧温度应适度偏高控制,控制在1300℃~1500℃~1300℃左右比较有利。

9 窑型规格的影响

窑的长径比对熟料煅烧质量有较大影响,如2000t/d预分解窑的L/D当前趋向于较短一些设计控制,以设计控制在10~11左右的厂家居多,这样有利于熟料质量的提高。主要由于低长径比短窑相应缩短了过渡带的长度,有利于熟料升温速率的提高;也缩短了预分解系统入窑灼热生料的低温陈化时间,有利于熟料C2S和fCaO及时溶入熟料液相以及C3S的形成和结晶,对优质熟料的形成较为有利。

窑的直径大小也对熟料煅烧质量有一定影响,一般认为大直径窑比小直径窑有利于熟料煅烧质量的提高。这是因为大窑在配料时采用高KH、高SM的配料,SM控制在2.8~3.0,KH控制在0.89~0.93,窑头喷煤量大,火焰温度偏高,有的甚至高达1800℃以上,仍然可以将以上双高配料的熟料煅烧充分,质量良好。

10 窑速的影响

对于短小型预分解窑,如ϕ3m×48m、ϕ4m×43m预分解窑,窑速控制在3.0~3.5r/min,对熟料质量比较有利。因为其窑长度较短,为确保熟料在短窑内的高温停留时间,窑速偏低控制较为有利。而对于长窑而言,窑速则偏高较好,如ϕ4.3m×62m、ϕ 4.8m×74m预分解窑,窑速控制在3.8~4.2r/min,对于高产质优有利。

11 升温速率和冷却速率的影响

优质熟料的形成要求预热器分解炉气固换热效率高、传热快,在窑内过渡带升温阶段要快速升温,在操作控制上就是要适度提高窑速、加大灼烧生料的翻滚频次,缩短过渡带长度,延长烧成带长度,促进熟料的C3S矿物形成和烧结。

烧高强优质的熟料必须要求快烧急冷,窑头篦冷机操作要强化,一室、二室高压风风量要迅速,强化冷风对高温熟料的急冷效果,急冷有利于防止C3S向C2S的转化,有利于熟料质量的提高,也能提高熟料的易磨性。

12 入窑生料分解率的影响

入窑分解率是生料经过分解炉及下级预热器后,分解成氧化物的碳酸盐占总碳酸盐的百分比,是衡量分解炉任务完成好坏的唯一指标,合适的分解率有利于熟料的煅烧,但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剩余不足5%~10%的氧化钙继续在分解炉内分解,也就是CaCO3分解吸热反应后的矿物生成的放热反应,会造成灾难性的烧结堵塞在分解炉及预热器内发生。因此,合适的入窑分解率应控制在90%~95%左右为宜。

13 窑内气氛的影响

回转窑内煤粉燃烧过剩空气系数一般应控制在1.10~1.15左右,以窑尾废气中氧浓度控制在2%~3%左右较好,即保持微氧化气氛操作。但如果过剩空气系数控制过低,二次风不足,就容易导致还原气氛的产生,窑内如果出现还原气氛,会产生CO气体,且熟料中Fe2O3成分会被CO还原成FeO,影响熟料液相成分和粘度,影响熟料烧结,易产生大量黄心熟料,也浪费热量和燃煤消耗量,从而影响到熟料质量。

综上所述,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方面很多,一旦生产的原燃材料已经确定,就需要在工艺配比方案上做大量试验,要结合自身的原料成分特别是有害成分的含量、煤质情况、窑型及设备情况、操作控制技术等作出适宜的配比方案。不要片面追求高KH,高SM,更不能盲目套用别人的率值选择。优质熟料的率值必须与化学成分相匹配,更要追求优质低能耗低成本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产。

TQ172.622.29

A

1001-6171(2012)01-0091-02

通讯地址: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资中 641200;

2011-06-16;

赵莲

猜你喜欢
窑内生料预热器
降低生料粉磨电耗的解决措施
黄磷渣对水泥生料分解和煅烧过程的影响
锅炉卧式空气预热器磨损原因分析及改进
不同生产线入窑生料掺加硫、碱对熟料烧成作用研究
节能型玻璃板式空气预热器技术研究
改变生料取样点提高熟料质量
带轴向预热器的高效蒸汽发生器设计技术
高压锅炉给水预热器管箱筒体裂纹修复
分析辊道窑结构对陶瓷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浅谈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对窑速的控制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