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速了从港航大国向港航强国的转型。同时,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亟须培养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港航管理人才。
国际高等职业教育总体上呈现五大趋势:职教与普教综合化、职教终身化、职教国际化、职教教师专业化及职业资格证书化,需要建立五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和达成五大目标要求(岗位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关键能力、综合素质),亟待高职院校实现五大功能,即职业教育功能、继续教育功能、学历教育功能、社区服务功能和科研开发功能。同时,国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注重从顶层进行系统设计,建立完善的法律与制度支持,畅通职教与普教及成教的沟通渠道,政府有效支持与企业深度参与,动态修订执行务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权威的行业协会与专业委员会保证质量认证体系社会化与公正性,注重培养与考核学生的独特个性与综合素养、工作态度与关键能力,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际技能训练并重。国内高职人才培养主要是将职教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而不断创新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突出成就是课程改革(如模块课程,“宽基础、活模块”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国航专业“双向三层四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双向交互实施四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分三个层次逐步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校企合作港航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学生入校后,首先在校内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学习,培养基本管理素养与技能,并通过价值观教育与应用教学初步培养认知能力、独立自主能力与合作共事能力。
第二阶段:学生到校外港航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认识实习。通过真实环境下企业老师的实践教学与带队老师的鼓励引导,学生能够在感性中学习港航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管理技能,从而进一步培养港航企业运营与业务操作的基本素质与技能。同时,通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团活动与暑假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第三阶段:学生在学校进行港航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学习,并在先进的实训中心进行仿真实训。该阶段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关键能力和获得专业相关的证书为目标组织教学。同时,可以对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与操作、外贸单证操作等实行基于数字化港航物流实训中心的“课证融通”模块化渗透型课程建设。
第四阶段:学生到订单单位或签约就业单位开始带薪顶岗实习,暂时未能签约的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同时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提升学术能力。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直接上岗的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航管理专业“双向三层四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校内学习阶段与校外实习阶段双向互动、工学交替、校企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组织实施需要在明确高职发展理念与广泛动员的基础上优化方案设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系统实施。
(一)课程改革
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1]。按照先进的高职理念,国航专业“双向三层四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改革目标,以岗位技能与实践教学为核心,全面调整课程设置与整合课程体系(见图1),即对原有课程内容以岗位需求与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整合,并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使得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及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同时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全面采用迁移教学、试错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块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
图1 国航专业“双向三层四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程序
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要求,将国航专业原有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职能课进行市场化改造。首先改组完善国航专业委员会的职能与运行机制,由实训基地或合作单位的经理级以上的人才担任专业委员会主席,企业人员占比不得低于委员会人数的50%;赋予专业委员会对课程设置调整、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程序、评价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决策权。在此基础上,根据岗位适任能力要求将课程内容取舍与开发,将学生的工作岗位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应,并进行模块化改革。根据关联性原则以及市场性原则,将原来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职能课)与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及实践教学组成的教学体系改革为整合了核心技能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关键能力任务与拓展知识课程而得的工学结合教学体系(见表1和表2),这对原有的教学体系做了重大改革,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
(1)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培养关键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都充分体现以学生出路为本和以学生职业生涯为导向的理念,特别是在关键能力的培养方面,综合采取了整体策略与渗透策略,既消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无用论”,又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主要做法是系统地增加关键能力任务与拓展知识课程,并整合到专业课程体系中。
价值观教育方面,兼顾德治与法治,着重内涵建设。应用教学方面直接培养社会所需的关键能力但同时兼顾港航管理专业需要。例如,应用文写作除了常规公文与日常合同的教学外,还要同等重视国航专业相关的各种合同、申请书、保函等的教学;计算机技术应用与实训侧重于办公软件的运用,并对论文写作思路图、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毕业论文的内容格式进行教学与实训;通过拓展知识课程组一的学习增加人文底蕴与提高鉴赏能力,通过拓展知识课程组二的学习提高商务与财务能力,通过拓展知识课程组三与组四的学习加强创业管理能力、投资理财与证券交易能力。社区服务等由院校与班级所组织的各种重要活动、职业规划竞赛与技能竞赛等跨组织合作与竞赛、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任务都被纳入到关键能力的培养体系并进行考核与评价,受到引导与激励。
(2)将原有的专业职能课、专业基础课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将国航专业的核心技能模块分为国际航运业务与内贸水运业务两大部分,因为我国的国际航运业务与内贸水运业务在业务流程与操作方法、航运惯例、货损货差赔偿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需要区别对待,而目前大部分航运相关职业院校偏重国际航运业务,这与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和完善内贸水运体系的战略趋势契合不紧密,需要调整;国际航运业务与内贸水运业务的内容板块也是尽可能对应的(组一与组四、组二与组五、组三与组六),因为两者之间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宜采用比较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集中讲授。
(3)以岗位技能与实践教学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其主要做法是核心技能教学与实践教学(组四除外)尽量对应,具有显著的内部逻辑性;而专业基础模块考量围绕核心技能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块并综合考虑培养阶段选择合适的内容分组与实施时间;关键能力任务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拓展知识课程(选修)与其他内容配合并较好地体现层次性与实用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置与实施。
表1 国航专业核心技能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的构成
*注:实践教学模块③④⑥⑧⑨⑩为国家级实训基地数字化港航物流实训中心的实训项目;⑤为航海系海上货物运输实训中心的实训项目;⑦为电子商务实训室的实训项目。
(二)教学模式改革
1.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要适时植入创业教育,培养创新思维,激发迁移动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后产生足够的自我效能感,强化学习积极主动性。改革创新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见图2)。
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模式由校外实习基地认识实习、港航企业顶岗实习、国家级实训基地数字化港航物流实训中心仿真实训、船舶配积载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室实训等环节组成;另外,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拟通过学院协调,利用航海系海上货物运输实训中心进行海上货物运输业务操作的实训。这些实训环节可分为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两大部分,它们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理论教学交错进行,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校内实训方面,以数字化港航物流实训中心为主要载体,进行仿真实训。数字化港航物流实训中心已经基本建成,正在试运营和准备验收阶段,其以后的运营可考虑选择以下方式:
(1)企业化运作。可尝试设立数字化港航物流实训中心项目部,将实训中心纳入企业化的运作轨道,设立企业规章制度,建立企业运行机制,设立相应的职责岗位,以具备丰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项目部领导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学校拨付一定比例的启动资金后由项目部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运作。
图2 国航专业“双向三层四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原理图
(2)引入企业环境。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既可供教师和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又面向企业承揽方案设计、流程再造、科研开发等任务。引入合作企业共享共建,在数字化港航物流实训中心与合作企业建立项目开发联盟,师生联合开发科研项目,进行产品或技术项目应用研究。一方面实训中心为企业员工提供港航管理相关的业务培训,获得发展的经费收入与培训经验,同时企业员工为实训中心的专任教师提供企业的最新资讯和为学生提供社会具体人际关系运用的范例,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培育企业使命感,培养企业文化,同时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积极邀请成功校友返校讲课,或邀请合作企业、企业兼职教师来实训中心讲课,为实训中心的运作注入企业元素。
校外实习方面,针对目前校外实习基地认识实习“走马观花”的问题,可尝试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如网站建设与维护、培训、设备维修与保养、企业运作系统分析、业务流程优化等,以建立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改变学校热与企业冷的现状,以真诚的服务态度和务实的服务内容调动实习基地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彻底提升认识实习的质量;针对目前港航企业顶岗实习“近似放羊”的现状,应加强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和系部巡回指导制度的执行力度,并以足够的资金予以保证,切实加强过程监控。
(三)教学运行机制改革
教学运行机制是指教学过程中的要素构成及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的柔性动态机制,它包括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的保障体系及与之相配套的整体管理方式。国航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教学运行机制改革的重点是评价体系改革与毕业条件设计。
1.评价体系改革
面对着世界经济贸易与国际航运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实践性很强的国航专业需要优化建立以能力和素质为本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即建立以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基础,以岗位技能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动态综合评价体系。面对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和环环相扣的管理与服务环节,加上行业的形势多变性、环境复杂性、过程风险性,国航专业从业者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广泛的知识面、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较强的综合素质;又因为港航企业的商务部门与调度部门是两个最为要害的部门,开发与维护客户以及在复杂因素交织下调配使用所有生产资源,所以在最为核心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中,人际交往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是基础。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改革应该体现对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监控、引导与激励导向。
原有的评价体系为:考试课平时成绩占比3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70%,考查课正与此相反。改革后的评价体系应该重点进行过程考核:理
论教学模块考核由过程成绩与考试成绩组成,各占总评成绩的50%;实践教学模块设计为团队合作完成形式,团队表现与个人表现各占50%,完全由操作过程与操作结果来决定成绩。
2.毕业条件设计:实行毕业生“双证书制”和优秀毕业生“三证书制”
国航专业可考的证书主要有:CET-4、CET-6、英语口译证书、驾驶证、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运代理资格证书、单证员证书、助理物流师、会计上岗证(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跟单员资格证书、外贸业务员证书。基于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国航专业应实行双证书毕业制度,学生取得上述证书中的一种为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优秀毕业生三证书制,即必须取得CET-4、CET-6、英语口译证书之一加上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运代理资格证书、单证员证书、助理物流师、会计上岗证(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跟单员资格证书、外贸业务员证书之一。国航专业从业者经常需要到码头、海关、商检、边检、仓库等地点办事,所以拥有驾驶证不但是生活需要,更是工作需要。
[1] 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