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对网球肘的康复研究

2012-01-05 13:45陈香仙朱国萍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网球肘肘部肱骨

陈香仙,吕 品,朱国萍

(1.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对网球肘的康复研究

陈香仙1,2,吕 品2,朱国萍1

(1.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方法:将56例网球肘患者按发病性质分为原发组20例、继发组19例和原发并继发组17例,mills征检查阳性52人占92.86%。三组患者采用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康复方案练习5周,分别在实验前后统计康复疗效。结果:56例网球肘运动康复方案结束时,痊愈39例占69.64%、显效9例占16.07%、有效8例占14.29%;3组间原发组康复效果略优于继发组与继发并原发组,继发组与继发并原发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对不同发病性质网球肘均具良好疗效。

网球肘;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

“网球肘”亦称肱骨外上髁炎,它是指在肱骨外上髁处,即前臂的腕伸伸肌总腱的起点部,因该部过多动作或运动,使肌肉过度使用,出现肌纤维组织发炎、粘连、变性,产生前臂疼痛和功能障碍,因该病常见于网球运动员,故又称网球肘[1]。目前对此症的治疗方式有按摩、针灸、草药醺蒸、注射皮质类固醇或动手术,但效果有限。本研究运用美国研究员泰勒发明的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2]进行实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确诊为网球肘患者56例(男27例、女29例)。其中网球运动员10名、羽毛球运动员9名、手球6名、油漆工7名、公务员5名、教师6名、钳工6名、钓鱼者4名、家庭主妇3名。年龄最大53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24天;单肘发病39例、双肘17例。所有患者在肱骨外上髁、桡骨小头颈部环韧带和肱骨外缘肘屈侧关节囊附着处存在明显疼痛;患侧上臂外侧有麻木和皮肤感觉减退感,病程长者鹰嘴附近有浅淡钙化斑;肘部伴有运动功能受限症状,表现为臂外展困难、拇指外展和伸指力量减退,持物易脱落;Mills征(伸肌腱牵拉试验)呈阳性。经X线摄片排除脑部与肩、肘、腕关节异常及骨质疏松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与网球肘发病性质鉴别

56例网球肘患者按发病性质分成三组:原发组20例(男8例、女12例)、继发组19例(男9例、女10例)和原发并继发组17例(男10例、女7例)。分组根据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网球肘有原发性、继发性和混合性3种[3]。鉴别方法:检查者一手的拇指尖压准肱骨外上髁的压痛点,引出剧痛后固定不动和保持原压力不变,另一手拇指尖滑动按压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的压痛点,可以出现三种情况:①原发组,肩胛骨背面痛点不敏感或轻度敏感,滑动按压时不能缓解肱骨外上髁的主诉痛或压痛,说明肱骨外上髁是肱骨外上髁炎的原发点。②继发组,按压肩胛骨背面痛点高度敏感,引起肱骨外上髁的主诉痛或压痛,当去除按压,肱骨外上髁的主诉痛或压痛立即消失,则肱骨外上髁疼痛是由肩胛部背面三肌附着处损伤发出的传导性疼痛,肱骨外上髁炎是继发性的。③原发并继发组,肩胛骨背面痛点高度敏感,按压与否均未能改变肱骨外上髁的主诉痛或压痛,说明肱骨外上髁炎既有继发性又有原发性存在。[4]

1.2.2 运动康复方案

患者采用同一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康复方案,共练习5周。15次×5组/d,组间休息3min。前两周运用红色(女)和绿色(男)赛乐棒锻炼,后3周运用绿色(女)和蓝色(男)赛乐棒锻炼。练习安排在餐后两小时后进行,无场地或着装及其它方面的要求。

1.2.3 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技术

该扭转运动分5个动作,分别见图1至图5。

1.2.4 实验材料

FlexBar赛乐棒是柔性、耐用、天然干橡胶制成的抗阻训练工具,竖纹状的表面便于抓握。可以通过弯曲、扭转、振动来改善握力和上肢的稳定性。FlexBar赛乐棒长30.48cm,粗4-6cm,以4种颜色表明不同阻力。将FlexBar赛乐棒握成u形两臂所需的力:黄色3.04kg;红色4.54kg;绿色6.8kg;蓝色11.34kg。

1.2.5 疗效评价

(1)肘部疼痛VAS(visual analog scale)视觉模糊量尺测定[4]:实验前后检测者用拇指按压肘部,由患者肉眼直视下在尺中划出与自己疼痛程度相匹配的数值,VAS疼痛指数0(不疼)-100(至最大程度疼痛),数值越大疼痛愈严重。疼痛指数等级分为:轻度0-30、中度31-70、重度71-100。

(2)运动功能测定[5]:通用量角器测量,患者取坐位。在矢状面内,肘屈曲与伸展度:量角器轴心置于肱骨外上髁,固定臂与肱骨纵轴平行,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正常前臂屈140°-150°、伸直180°。在水平面内前臂旋前与旋后:上臂置于体侧,屈肘90°,量角器轴心置于中指末端,固定臂垂直线平行于掌心横纹,正常旋前80°、旋后90°。

(3)愈合程度[6]测定:①痊愈:征象完全消失,恢复正常训练和劳动,2个月后随访无复发,无后遗症。mills征呈阴性,无显性和隐性压痛点存在。②显效:征象消失,仅在过度劳累后或气候改变时偶感不适,但无痛或麻木等征象,恢复正常训练或劳动末复发,2个月后随访症状无加重。mills征呈阴性,特定部位的病变软组织末治疗处或治疗末彻底处,可发现隐性(而不是显性)压痛点。③有效:征象大部分改善,但残留不同程度的痛或麻;或征象完全消失的后期仍复发不重的痛或麻,能从事一般训练或正常工作。mills征呈阳性,治疗末彻底处仍有相当数量的显性压痛点残留。④无效:征象略有改善或根本无效;或征象完全消失的后期仍复发严重的痛或麻。mills征呈阳性,治疗很不彻底,有更多的显性压痛点发现。

1.3 统计方法

统计项目:患臂疼痛程度、患臂运动受限程度、愈合程度及mills征。疗效评价分别在实验前后和实验结束后2个月时。所有数据均用Window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和处理,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样本计算s(标准差)、r(相关系数),以(P<0.05)判断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治疗结果

5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肘部均患有程度不等的疼痛,其中重度 31例占 55.36%、中度 15例占26.79%、轻度10例占17.85%;肘部运动功能也存在程度不等的限制;52例mills征呈阳性占92.86%(见表1)。

表1 实验者患臂基本情况(n=56,)

表1 实验者患臂基本情况(n=56,)

按此运动康复方案训练5周及2个月后,56例患者肘部疼痛程度显著下降,3组间原发组镇疼疗效最好,5周时无疼痛有20例占35.71%,2个月后无疼痛28例占50%,继发组与原发并继发组之间无差异。由此说明“泰勒式”扭转运动对肱骨外上髁处自身的发病更有针对性,对由肩部或上背部引起的继发性肘部疼痛疗效一般。另外,3组的肘关节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4个方向的运动角度均显著高于运动康复前,且3组间无明显差异;mills征检查49人呈阴性占87.5%,原发组呈阴性人数略高于继发组和原发并继发组,继发组与原发并继发组之间无差异(见表2)。

同时统计显示,“泰勒式”扭转运动对3种不同发病性质肱骨外上髁炎均具有很好的近、远期疗效。5周时痊愈39例占69.64%、显效9例占16.07%、有效8例占14.29%。;2个月时痊愈35例占62.5%、显效13例占23.21%、有效8例,各占14.28%。3组间原发组的愈合效果最好,继发组与继发并原发组之间无明显区别。

表2 实验结束与2个月时疗效评价(n=56,)

表2 实验结束与2个月时疗效评价(n=56,)

2.2 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的康复作用分析

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见图1-图5),通过健康臂的扭转产生力量,腕部呈屈曲位,使抓握上方的患臂腕部成伸展位,伸腕肌群产生对抗性收缩;当患臂腕部处于过伸位对抗时,受力点上移至肱骨外上髁处的伸腕肌群(伸肌总腱)的止点,反复的扭转运动使腕伸肌群止点受到牵拉并产生主动的离心收缩;而健康臂的腕部屈曲也锻炼了屈腕肌群,该肌群附着于肱骨内上髁,康复运动时通过两臂更换握位,肱骨内上髁与外上髁均能得到锻炼,有利于伸腕与屈腕肌群的平衡发展,这种对于原发性网球肘患者尤其重要。而对于继发性引起的网球肘,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也具有较好的疗效。因赛乐棒长度等同于普通人两肩的宽度,扭转后两臂伸直使肩成前屈位,肩胛骨背面的大圆肌、小圆肌和上臂的后三角肌呈主动收缩状态,因肩胛背部诸肌肉止于肱骨大小结节,大臂上的肱三头肌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

2.2.1 解痉祛痛,改善肌群失衡

肱骨外上髁软组织创伤时,形成纤维素或新生的纤维组织的相互粘连。由于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受损,伸腕腱附着处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蛋白渗出,少量的坏死组织及渗出物,可被白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分解吸收,但如果渗出广泛、严重,常不能全部溶解吸收,渗出物中大量的纤维蛋白会发生机化,即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取代之,导致肌纤维之间及肌纤维与周围其他组织之间形成纤维性粘连,严重的粘连还可造成肌挛缩,肌粘连与失用性肌萎缩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7]。另外,由于水肿的发生对周围的血管产生压迫,并因刺激外周神经而产生疼痛。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在生理范围内的主动牵拉与收缩,逐渐修复断裂的肌纤维和微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疼痛,解除痉挛;并且恢复肌肉内部正常解剖结构,肌纤维排列顺序。因此,主要恢复和增强伸腕肌群的力量,以及肩胛骨背面的冈下三肌和肱三头肌等肌肉的弹性和伸缩性,改善臂部肌肉的质量;提高小臂伸腕、伸指以及前臂旋后功能,消除肱骨外上髁腕伸肌腱附着处疼痛和伸腕肌群走行方向的传导痛,调节神经反射,激活末梢神经,以改善肌群失调状态。

2.2.2 增强肘关节运动功能

无论是何种性质网球肘,均在肱骨外上髁处发生疼痛和伸腕肌群走行方向的传导痛,患者由于疼痛对患臂过多的保护和避免运动,使小臂伸腕和伸指以及前臂旋后功能减弱,造成肘关节活动的限制。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康复训练,解除肘部肌肉的痉挛与粘连,改善肩与肘关节的柔韧性、提高伸肌与屈肌群的协调能力以及肩臂部肌肉的质量。反复多次或持续数秒时间的牵拉停顿,能解除痉挛和粘连的纤维组织,并使其产生更多的塑性延长。因胶原组织是一种黏弹性材料,在牵引力作用下可延长。这种延长部分为弹性延长,小部分为塑性延长。弹性延长主要因胶原细纤维的螺旋形结构在应力牵伸下变直所致,在牵引去除后又重新回缩。塑性延长是因相邻胶原分子横键裂解,致使胶原分子互相滑移所致[8]。短暂的牵引只能产生弹性延长,而反复多次特别是持续较久的牵引才能产生较多的塑性延长,扩大关节活动度。

3 结论

赛乐棒“泰勒式”扭转运动是根据网球肘的病理特点而设计的运动处方,由患者主动参与,通过肩部、上背部和肘部等主动运动,调节神经反射与神经体液,达到该部肌肉的解痉祛痛、增强肌肉力量,恢复肱骨外上髁与内上髁间的肌肉力量平衡及肘关节运动功能的目的,对原发性、继发性和原发并继发性等肱骨外上髁炎均有显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泰勒式”扭转运动对于患者有康复效果好、花费低廉、操作简单、无场地和时间限制的特点;赛乐棒由天然干橡胶制成,柔性、耐用、竖纹状的表面便于抓握,阻力时成扭曲状态,易保护腕关节免受伤害,是抗阻力训练的理想工具,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积极治疗方式。

[1]黄东峰.临床康复学[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6: 247-259.

[2]派康运动医学.赛乐棒治疗网球肘效果显著[EB/OL].http://www.thera-band.com/

[3]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最终版)[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5:279-28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

[5]沈志祥.运动与康复[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5:102.

[6]南登崑,燕铁斌.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19-134.

[7]占飞,陈世益.功能性关节不稳与本体感觉重建[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1):65-68.

[8]黄力平,张均.体育康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3-94.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on Tennis Elbow by"Taylor type" Reverse Movement of Thera-band-Flexbar

CHEN Xiang-xian,et al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China 241000)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study the rehabilitation level of tennis elbow by means of"Taylor type" reverse movement of the Thera-band Flexbar.Method:5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ennis elbow a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ir nature into primary group(20 cases),secondary group(19 cases),primary and secondary group(17 cases).Examination by Mills obtains 52 as positive,accounting for 92.86%.Three groups are treated with the"Taylor type" twisting movement practice of the Thera-band-Flexbar for rehabilitation scheme for 5 weeks,the results of which are respectively calculated statistically two month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and after the healing.Results:after the rehabilitation scheme,among the 56 cases of tennis elbow patients,39 cases are recovered,accounting for 69.64%,9 cases markedly improve,16.07%,8 cases are effective,14.29%.Among the three groups,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the primary group is slightly superior to the secondary group and the secondary-primary group while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condary and the secondary-primary group.Conclusions:Conclusion:the"Taylor type" twisting movement by the Thera-band Flexbar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on tennis elbow of different natures.

tennis elbow;thera-band flexbar"Taylor type"reverse movement

G804.55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2)02-0079-04

G804.55

A

1001-9154(2012)02-0079-04

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培育基金资助,2010xszz014。通讯作者:朱国萍。

陈香仙(1964-),女,浙江义乌人,教授,在读博士生,从事运动损伤与康复研究。

2011-11-24

猜你喜欢
网球肘肘部肱骨
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突然拧不动毛巾 当心“网球肘”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一肘部练习(中级篇)
专家提醒小心“自拍肘”
锅铲运动治疗网球肘
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