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慧,潘 晶
(1.辽宁大学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036;2.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国女篮不同位置进攻移动路线的时空分析
——以2011年四国邀请赛与亚锦赛为例
刘明慧1,潘 晶2
(1.辽宁大学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036;2.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运用数理统计、录像分析等方法,对2011年四国邀请赛及亚锦赛中国女篮不同位置进攻的移动路线进行分析。针对女篮在进攻移动结构上较为单一,移动空间区域小;过多依赖于个人的持球突破,进攻移动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应加强整体移动进攻能力,各个位置运用移动技术抢占合理位置进行一元到多元的战术配合的能力等对策。
不同位置;移动路线;时空分析
篮球比赛中技术和战术的运用过程所表现的特点就是物质在一定时空范围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运动形态[1]。在进攻中,进攻队员在不同的位置通过不同的移动来满足赛场上的变幻莫测,这些移动是一种有意移动。从2011年的四国邀请赛到刚刚结束的亚锦赛,中国女篮年轻的队员在比赛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她们在比赛中表现了年轻队员特有的朝气、灵活的脚步、鲜明的技术特点等。但在整体移动进攻的配合,有意移动的运用上并不突出。故本文从时空观的角度分析全队的进攻移动路线,分析不同位置在进攻中的不同移动路线,研究不同位置在进攻时运用移动技术抢占合理位置进行一元和多元的战术配合的能力,旨在找出中国女篮在进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促进女篮整体实力的提升。
本文以2011年四国邀请赛及亚锦赛中国女篮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6场关键场次录像资料的详细观察,记录下了中国女篮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移动路线和移动时间,用路线方格(将篮球场划分为14cm宽15cm的半场球场)记录运动员跑动路线,分析不同位置移动路线及全队的移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特征。
中锋位于篮下附近,进攻中投篮命中率高,得分能力强,是进攻的枢纽。可以说,中锋实力的强弱是一支篮球队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中锋的空间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队的战术轮廓[2]。一名优秀的中锋要拥有强大的攻击能力、全面的攻击技术以及良好的协同配合能力。如图1,11号赵爽与12号高颂在左侧做掩护配合,12号高颂快速移动切到禁区,10号张帆利用移动技术将防守队员引到另一侧。11号赵爽将球传给另一侧的19号魏伟,魏伟与禁区内的高颂打高低位配合,将防守中锋提上,使其无法补防,高颂利用掩护顺下,上篮得分。这种中锋为了帮队员摆脱防守,完成选择位置、切入、接球和投篮的配合非常恰当。中锋由于身材比较高大,所以她们的视野较其他队员开阔,具有高位策应的能力。如果具有良好的传球意识,能够指挥队友跑位,那么对于全队的整体配合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图1 赵爽、魏伟、商颂等人配合进攻路线
然而,我国女篮中锋在篮下的身体对抗能力明显差于欧美国家。空间活动范围比较小,主要集中在中区,并且在外线活动上表现得也不够活跃,活动的空间范围小。在进攻中,我们年轻的中锋经常在篮下被对手挤出位置,移动被限制。一旦中锋被对手挤出位置,全队以中锋为主的战术就会打不出来,这样会严重的影响进攻效果。同时,中锋身体对抗差,不能抢占到有利的空间位置,其他队员就得不到内线队员的掩护策应,同样会影响进攻效果。中锋的移动有其强烈的目的性,或要球,或寻找进攻机会,或为队友掩护策应,与队友配合,或抢占有利位置抢篮板球。中锋的移动要灵活多变,要具有一点多面进攻的意识。当一个方向没有进攻机会,要很自然的转移到另外一个方向进攻,这样会大大的增加进攻方向,扩大进攻点。所以中锋必须要加强无球移动的训练,才能提高攻击力。
进攻过程中,一名出色的前锋应该是能攻、能突、能传、能投,能快、能慢,能里、能外。他们要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能突破,且有很高的投篮命中率,尤其是3分远投的命中率。前锋在时间上要求快速移动,空间上要求移动范围大。在进攻中,前锋应该是以突破为主,而且是快攻的主力军。观察录像不难看出,中国女篮多次快攻都是以前锋为主,后卫接球传到前场,前锋接球,上篮得分。如图2,21号马增玉持续运球寻找突破点,将球打到内线16号许诺,吸引对方夹击,此时将球分到外线,这时只要外线有人回补,再给到内线,吸引夹击再分到外线,对方的防守脚步跟不上,内外结合,21号马增玉外线三分命中。篮球比赛之所以有很强的观赏性,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队员在攻守对抗中能灵活的运用技、战术,而这样的关键取决于队员的移动。这种有意的迂回移动、传球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实效性。
图2 马增玉、许诺配合进攻路线
本次四国邀请赛和亚锦赛中,中国女篮年轻的前锋们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他们技术全面,具有灵活的脚步,前场推进的速度也较快,能与中锋打高低位的配合、策应,个人突破能力也较其他国家队员突出,而且个人特点比较鲜明。但进攻并不是一味的求快,而不求实效。进攻依赖于持续不断的移动,而移动不仅仅是围绕球的移动,更为重要的是无球的跑动。四国邀请赛中,前锋半场的进攻上过多的还是依赖于个人的持球突破能力而不是空手的有意移动来打配合。如11号赵爽在突破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原位置不动,没有通过无球的有意移动来吸引对方的注意,没有队友去接应,进攻的掩护质量比较差,有人突破而无人协防。进攻要有整体性,要有掩护的质量,不能过多的依靠单打。
后卫队员是一个球队的核心和灵魂,后卫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球队比赛的胜负[3]。一名优秀的后卫,不仅要有极好的运球能力和传球能力,还要有组织球队进攻和得分的能力。由录像中能够观察到,中国女篮年轻的后卫拥有良好的运球能力及传球能力,自身良好的身体素质也使她们拥有较强的突破得分能力。例如图3,9号丁园将球传给12号高颂,无人防守的丁园迅速切入篮下,此时,高颂将球传到篮下,丁园上篮得分。这样的进攻方式就是通过传球及无球的快速有意移动进行配合,寻找投篮机会。
可以说,100场比赛可以培养出一名优秀的中锋,但是1 000场比赛也未必能培养一名优秀的后卫。中国女篮年轻的后卫在组织移动进攻的配合上还稍显稚嫩。作为一名后卫,并非是过半场之后将球传给队友,那是过渡而非组织进攻。个人攻击也好,突分也好,能通过转移球和调动战术,掌握球场上的节奏和利用球队的战术体系才是组织进攻。在四国邀请赛中,年轻的后卫过多的将球控制在自己手中。如图4,9号丁园持球,本可以将球传给右侧无人防守的11号赵爽,或突分给禁区外的中锋魏伟,而她选择自己突破上篮,过多的依赖自己的进攻能力。从1号位的角度来说,要将个人攻击和组织起整体的有效进攻结合起来,将其他4人的作用发挥出来。分清主次,带动全队整体进攻为主,在队员打不开的情况下体现后卫的能力为次。反观亚锦赛,以8号苗立杰为主的后卫则能承担起全队的进攻任务,传球及时到位,将后卫的核心和灵魂作用发挥得极好。
在篮球运动攻守交替的矛盾运动中,双方以球为中心进行同场移动对抗争夺,占有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4]。球员在进攻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战术配合最终使球尽可能多地进入对方篮筐,而这一过程的完成从时空的角度来看,其实质就是一个时空协调的过程。本文统计了2011年女篮四国邀请赛中国女篮与新西兰、巴西、澳大利亚比赛及2011年女篮亚锦赛与韩国决赛的四场关键场次比赛的相关数据。
表1 中国女篮全队进攻路线
表1为中国女篮一次进攻得分全队整体的进攻轨迹。由表1统计数据及录像明显得出:从四国邀请赛到亚锦赛,中国队整体的平均进攻移动速度较对手慢,人球移动的速度慢。仔细观察录像不难看出,中国女篮在四国邀请赛中年轻队员不能很好的控制比赛的节奏。在与新西兰的比赛中,虽然比赛开始时比分一直领先,但赛场局面中国队一直很被动,整体移动进攻的平均速度较对手慢很多,最终以1分之差落败。在与澳大利亚的比赛中,虽然进攻移动速度较对手快,但中国队一直落后于澳大利亚队,一直处于追分打的被动状态,场上节奏被澳大利亚队控制。而在亚锦赛中与韩国的决赛时,比赛最初,中国女篮存在一定的压力,不能很好的控制比赛节奏,虽然下半场时,中国女篮放开了包袱,顶住了压力,在老将陈楠、苗立杰及马增玉的带领下,全队加快了进攻移动速度,但整体移动进攻的平均速度仍明显慢于对手。
近年来,世界女篮越来越趋近于向男子化发展,对抗更加激烈,对有球队员的防守非常严密,这使得进攻的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利用无球队员的无球跑动吸引防守,使有球队员得以传球或投篮,增加无球跑动距离,扩大活动的范围,来寻找助攻或投篮得分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激烈的对抗。如2011亚锦赛中国与韩国决赛中选取的进攻路线图不难看出,中国女篮在无球队员的移动上不如韩国队。全队的行进间移动路线比较单一,纵向的直线运动多,横向的折线曲线运动少,空间的移动范围狭窄,且进攻的移动速度也明显慢于韩国队。这种情况就导致队员之间的配合少,移动质量不高,进攻点少,且侵略性不够高。而反观韩国队,每个位置的队员都通过积极的跑动来寻找进攻机会,横向的折线曲线运动非常多,移动的范围非常大,这样便有利于整体的进攻配合。
当代世界女子篮球运动继续向更快、更全面、对抗更激烈的方向迅速发展,对中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中锋运动员不仅要具备很强的近篮强攻能力和争抢前场篮板球的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参与基础配合进攻的能力。在进攻中,高大的中锋需要依靠突然、快速、灵活、多变的脚步移动和积极抢位才能接到球进行攻击,或为同伴创造进攻机会。因此,应该十分重视无球队员的脚步移动训练,始终把无球移动技术看作是第一位的技术。作为中锋必须要在时间上超越对手,在空间上力求占据有利的位置,以创造有利的进攻时间和空间。一旦在时空对抗上有了优势,在对抗中便有了移动并在移动中得球,投篮方式多,善于抢进攻篮板球,掩护队友,顺利完成进攻动作。
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和集体性的特点决定了队员的技术都是在整体对抗的这个大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前锋是以突破为主,而且是快攻的主力军。但进攻中不能一味的求快求突破,而忽视全队战术配合。进攻中,不能单一的只是跑动摆脱防守。前锋要通过迂回跑动牵制对手,破坏对方的防守队形,同时掩护策应同伴,为自己或同伴提供进攻的机会。同时,还要通过有意移动摆脱对手,积极拼抢篮板,为二次进攻创造条件。
一名优秀的后卫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战术能力,具有极强的突破能力,掌握全面的技术,开阔的视野,稳定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品质。在培养后卫上,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特色,挖掘其潜能,形成自己的特殊打法,能够与世界强队相抗衡。作为一名后卫,不单单要有全面的技术,而且要有很强的组织进攻能力。而在进攻中,不要过多的将球控制在自己手中,要少运球,多传球。而且在场上无论是有球或是无球都要有意的移动,为自己或同伴创造进攻或投篮机会。
在本次四国邀请赛和亚锦赛中,中国女篮的进攻对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与世界强队对抗的实力,但与美国女篮、俄罗斯女篮、澳大利亚女篮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女篮队员虽然在身体上不如对手,但是在高度上是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国家相媲美的;在速度和灵活性上还优于她们。因此,应在加强身体对抗、自身能力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整体的移动进攻配合来弥补我们在身体上的差距。在训练中,培养运动员把握篮球、人、场地在三维空间内的点、线、面的变化,通过不同的移动进行全队配合。着重训练在比赛的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利用时间换取空间、利用空间换取时间的能力,移动配合的能力。
[1]王郓,周贤江.竞技篮球运动时空特征与制胜因素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9).
[2]王东星.当代优秀女子篮球中锋个人进攻特点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2).
[3]柏杨,周弛,顾新红.第14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中外后卫能力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
[4]滕朝阳,谢蓉,杨利春.论现代篮球移动技术的运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3).
[5]刘玉林.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的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
Space-time Analysis of the Attacking Moves from D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Chinese Women's Basketball Team——a case study of the 2011 Four-country Tournament and Asian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LIU Ming-hui1,PAN Jing2
(1.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036;2.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9)
Depending 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video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the paper,from the spacetime perspective,analyzes the attacking moves from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Chinese basketball team at the the 2011 Four-country Tournament and the Asian Championship.The Chinese baksetball team is exposed to the following problems of simple moving structure in attacking,limited moving space,too much dependence on individual ballholding breakthroughs and poor quality in attacking moves.The paper accordingly suggests certain countermeasures,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overall mobile attacking ability and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unitary and diverse coorperaion by reasonablly grabbing favorable positions with moving techniques.
different positions,moves,space-time analysis
G841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2)02-0062-04
G841
A
1001-9154(2012)02-0062-04
刘明慧(196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
201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