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晶慧
(哈尔滨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竞赛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健美操国际比赛评分的客观性,而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能够表演连续、复杂、高强度动作成套动作的运动项目[1],因此对运动员的技术技巧、柔韧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随着技术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竞赛规则也在不断的修改中演变和发展。本文针对2005-2008和2009-2012两个周期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以期为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国际健美操联合会FIG2005-2008和2009-2012周期的竞技健美操国际竞赛规则。
1.2.1 文献研究法在查阅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和论著的基础上,分别对新旧周期的竞技健美操国际竞赛评分规则进行内容分析(编码和定量分析)。
1.2.2 录像观察法通过观看“ 2008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2009年世界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等实况录像分析新旧周期规则下各比赛评分标准的异同。
1.2.3 数据对比法采用归纳演绎法,从难度数量和分值、艺术分值和完成分值等方面对新旧周期规则的异同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表1显示,新规则中A,C,D三组难度数量均有增加。A组俯卧撑类难度动作总数量增加14个;C组跳与跃类难度动作增加数量6个;D组柔韧与变化类难度动作增加数量7个;B组支撑类难度动作下降数量1个;根命名动作A组增加2个,B组增加1个,C组增加4个,D组增加2个。由此可见,新规则难度动作在数量上除了B组支撑类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A组俯卧撑类动作提高程度最大,四个组别根命名动作均有所增加,其中C组跳与跃类根命名动作增加数量最多,体现了难度动作类型的多样化。
表1 2005-2008版规则与2009-2012版规则难度数量的对比
表2显示,2009版新规则中A,B,C,D四组难度动作分值均有变化。对两版规则进行对比发现:相比2005年版规则,新规则A组俯卧撑类难度动作在0.7—1.0分值上数量有所增加,分别为0.7:2个、0.8:6个、0.9:4个、1.0:4个;在0.1-0.6分值的难度动作上均有所减少。B组支撑类难度动作数量除了在0.9、1.0分值上没有变化外,在其余各分值上均有所增加,其中0.6分值难度动作增加4个,最为显著。C组跳与跃类动作在0.7—1.0分上数量有所增加,分别为0.7:3个、0.8:9个、0.9:1个、1.0:2个,其中0.8分值难度动作增加9个,最为显著;而在其余分值上数量均有所减少。D组柔韧与变化类动作数量在0.1、0.3、0.8、0.9分值上没有变化,在其余分值上均有所增加。这表明,新规则难度动作在分值上也有所变化,尤其是0.6分以上的高分值难度动作变化最大,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技巧等方面均提高了要求。
表2 2005-2008版规则与2009-2012版规则难度分值一览表
在不同项目之间的难度动作数量方面,2005-2008版的所有项目的难度动作数量均为12个(地面动作不得超过6次),而2009-2012版则修改为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12个难度(地面动作不得超过6次),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10个难度(地面动作不得超过5次,成俯撑和劈腿落地的动作每类不得超过2个),增加了连接难度的分值,表明新规则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分配更加全面、合理,提倡不同组别难度动作的连接。
表3显示,从评分内容来看,旧规则对艺术分的评判分为5部分内容(成套编排、音乐的使用、操化动作组合、场地空间的使用和表演与配合),每部分的分值均为2分。新规则对艺术分的评判内容作了修改,分为3大部分(成套编排、成套内容、表现力与音乐的使用),各部分的分值分别为4分、3分、3分。但新旧规则的总分值保持不变。
表3 2005-2008版规则与2009-2012版规则艺术评分内容的对比
从评分标准来看,旧规则中每项评分内容包含的评分标准分别为5条、5条、3条、3条、3条、3条,而每项评分内容的最高分值均为2分,也就是说2分的分值要分别权衡分配给5、5、3、3、3、3的评分标准。而新规则每项评分内容包含的评分标准分别为4条、3条、3条,每项评分内容的最高分值也分别为4、3、3,这样平均每条评分标准的分值均为1分,新规则中动作编排的分值分配更加合理、明确。
从评分内容与评分标准所涉及的各项内容指标来看,新规则中提到了艺术表现力,并将艺术表现力与音乐的使用单独作为一项内容;在评分标准中对操化动作的数量、多样化、过渡连接动作的造型、风格、动作空间以及集体项目的团队一致性都有所强调,更加重视成套动作的复杂多变和编排的原创设计。
由表4可见,旧规则将错误动作的减分标准划分为5个水平,而新规则将错误动作的减分标准划分减少为4个水平,去掉了微小错误这一水平,同时将小、中、大错误的减分分值修改为0.1、0.2和0.3。错误和失误之间的减分分值差距变大。
表4 完成分错误减分一览表
在对错误动作的描述上,旧规则只用文字进行了简要的描述,而新规则 则采用了图表的方式对错误的类别以及标准和各等级错误动作进行详细描述,使完成分的评判尺度更加清晰,同时也使运动员、教练员等相关人群对规则的理解变得更为直观,有利于训练和备战中根据规则有的放矢地制定有效的训练和比赛对策。
对于出现相同分数时的最后评判依据显示,新规则对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完成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最后得分出现相同分数时,旧规则中最先考虑到的是最高艺术分。而在新规则中把最高完成分列在了首位,从中看出,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技术委员会在制定新规则时对动作的完成标准加强了要求,整套动作不论难易,均需达到完美完成标准,以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的整体水平和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
2005—2008版规则中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三人、集体六人项目时间均为1'45"(±5s的宽容度);而2009—2012版新规则中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时间修改为1'30"(±5s的宽容度)。
2005-2008版规则中成套动作场地的运用为: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为7×7m2;集体六人操为10×10m2。根据新规则的要求,2009-2012版中的场地运用为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操7×7m2;混合双人操、三人操、集体六人操10×10m2。
从新旧规则单人项目时间的对比来看,新规则时间缩短;操化、过渡连接动作更加复杂、多样。难度动作数量虽有所减少,但音乐的平均节奏加快(每10s30拍左右),对于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以及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旧规则中混双、三人项目由于场地(7×7m2)的制约,比赛时出界情况频出,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竞赛成绩。而新规则的出台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将混双、三人项目的场地大小更改为10×10m2,最大化的利于运动员的发挥以及充分展示自身能力和技术技巧而不必担心出界情况引起不必要的减分。
竞技健美操的难度分为:A组俯卧撑类(俯卧撑、提臀起、文森、旋腿与分切);B组支撑类(分腿支撑、直角支撑、分腿直角支撑、并腿高直角支撑、分腿高直角支撑、锐角支撑);C组跳与跃类(直体跳、团身跳、科萨克跳、屈体分腿跳、屈体跳、横劈腿跳、纵劈腿跳、跨跳、交换腿跳、剪式变身跳);D组平衡与柔韧类(单足转体、大踢腿、垂地劈腿、依柳辛、搬腿平衡)。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旧规则,新规则在难度总数量、难度类型以及难度动作价值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新规则中大部分难度动作在数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A组俯卧撑类动作提高程度最大,这表明新规则的难度动作类型有所增加。数量增加的难度动作分值多数都在0.6分以上,属于高难动作,由此可见0.6-1.0高分值难度呈上升趋势,表明新规则对难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新规则规定完成难度组合动作时不能有任何的停顿、犹豫和过渡动作[3]。
上述变化使得运动员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选择更高难的动作来提高自己的分值。运动员选择级别高、分值大的各类难度动作,能够有效地拉开差距,也更有利于裁判客观评分。
新规则在艺术评分标准里更加强调动作创编的多样化和创新程度[4]。操作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创新性、连续操化组合的数量与均衡性等评分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规则对成套动作的多样化与创新化的重视程度。研究也显示,新规则中优秀的成套动作必须要表现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动作,并且这些动作在成套中不能重复或相似,同时也对操化的多样性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另外,新规则中允许考虑采用违例动作,对部分违例动作(如滚翻类、空翻类动作)允许在托举中、过渡动作中使用,由此看出新规则更加强调动作编排的多样性,增加了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技术技巧性与观赏性。
综上所述,新规则在成套动作编排上越来越注重动作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化,这样更能突出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成套风格和运动员的个人特点。这符合目前国际竞技健美操水平飞速提高的发展现状,同时也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想象力、艺术素养等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充分利用竞赛场地可以更好的体现出竞技健美操的活力与流动性[4]。新规则中降低了对单人操项目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的时间,但并没有对运动强度和负荷的要求有所降低,音乐节奏的加快、操化、过渡动作难度的增加使其更符合项目特点。针对混合双人操、三人操的场地使用面积有所增加,表明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操化动作路线移动幅度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变化,运动员在训练中应按照新规则的竞赛场地进行训练,以提高对更大场地的适应性,并且注重脚踝等部位的力量训练,加大运动员步伐的幅度、弹性和流动性。
通过对比赛录像的观察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D组难度动作的分值较低,完成能力也较弱。但A组难度动作的分值较高,完成也较好。新规则修改后D组难度动作总数量增加7个,增加了1.0分的高分值难度动作,增加了中国运动员在D组难度动作的选择与完成上的劣势。但风险与机遇共存,新规则修改后A组难度动作总数量增加14个,0.7分值以上难度动作增加(见表2)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运动员在A组难度动作选择与完成上的优势,从这一点来讲,也有利于中国队弥补因柔韧性原因无法完成某些高分值D组难度动作的劣势。
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始终略逊于欧美国家的选手。新规则把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列入了艺术评分内容,同时,在艺术评分标准里强调了动作创编的复杂程度和创新程度。这为中国队下一步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重视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复杂、新颖的动作创编是获得高分的必要条件,这也对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针对我国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整体偏低的现状,着重培养运动员的舞蹈和音乐素养,加强形体训练,创设有利于影响和熏陶运动员艺术素养的训练和文化学习环境,使运动员学会将自己的肢体语言与音乐相融合。教练员在动作编排时保持创新性和复杂性,避免重复动作,同时还要兼顾运动员的自身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1)新规则难度动作的数量和类型有所提升,除了B组支撑类难度以外,其他三个组别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A组俯卧撑类难度动作提高程度最大。对部分难度动作的分值以及所属组别进行了合理地修改,高分值难度呈上升趋势,对运动员的技术技巧性要求有所提高。
(2)艺术分评分内容有所修改,动作编排的分值分配更加明确,划分更加科学,评分标准也更加细致。同时,更加注重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成套动作的复杂程度和编排的创新性。
(3)对完成分值及标准进行了修改,删减了“微小错误”,同时错误和失误之间的减分分值差距变大。另外,采用图表的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使完成分的评判尺度更加清晰和直观。
(4)新规则中成套动作时间将单人项目的时间由1'45"(±5s)缩减为1'30"(±5s),时间缩短但音乐节奏加快并没有降低对运动强度的要求,反之,操化、过渡的复杂、多样,高分值难度的增加对于运动员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赛场地区域将混双和三人项目的竞赛场地区域由7×7m2调整为10×10m2。对于高强度的步伐运用和操化、过渡连接动作路线的流动性有较大的要求。提高了对运动员充分利用场地能力的要求[4]。
由于目前竞技健美操还不是奥运会项目,其发展主要集中在各高校。因此,对于各主管单位和训练单位,今后应依托各高校的资源优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制度优势。另外要强调的一点就是,目前针对竞技健美操的科研立项和科技服务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奥运会项目,今后应围绕该项目加强相关的应用研究,建立训练学、生物力学、生理生化、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多维训练监控模式和干预措施,从而为高水平训练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和科技保障。
[1]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Z].北京:中国健美操协会, 2009-2012.
[2]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Z].北京:中国健美操协会, 2005-2008.
[3]于长菊,李凤梅.2009 年新周期国际健美操规则导向下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难度与编排创新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26 (3): 361-363, 384.
[4]李荣.2009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对今后训练的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9, 30 (6): 30-34.
[5]中国健美操协会.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录像[DB/CD].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08.
[6]中国健美操协会.世界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录像[DB/CD].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