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飞
(衡阳技师学院图书馆,湖南 衡阳 421101)
图书馆发展到今天,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管理上,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图书馆发展除了依靠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以外,对馆员的要求也就更为重要。就象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谭祥金教授在其《图书馆管理综论》一书中指出:人员是图书馆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起作用的因素,人员素质决定图书馆工作的效益和质量,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前途,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由于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图书馆员在图书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他们不仅是信息的加工及传递者,还是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参与者,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是1998年开始出现的一类新的学院,根据对衡阳地区8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来看,学院的图书馆员素质让人堪虑,我们通过对两个不同群体对象馆员内部自身与馆员的服务对象的调查显示:馆员认为图书馆服务无非借还文献与素质无太大的关系,10%的馆员根本对什么是素质教育一无所知,只有5%的馆员认为自身的素质应有待提高并渴望得到培训和提高。对馆员服务对象的调查上显示93%的人认为馆员应具备较高的素质水平,应进行必要的系统的素质教育,有7%的人认为馆员只要有一定的素质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过于精通,因为只有服务对象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对馆员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对图书馆员没有任何要求的只占0%,可见馆员素质的高低对于服务对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对这项研究进一步调查,发现馆员中具有大专学历的占45.3%,其中本科以上占15.4%,其它学历占45.6%,其中属于本专业的只占1.6%,有6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身从未接受过素质教育,32.8%选择曾经接受过培训,希望接受素质教育的占67.2%,不愿或无所谓接受的占65%。希望为普通读者服务的占45.4%,希望对一些特殊读者服务的占16.5%,其中,希望为学生服务的占到了76.7%,为教师群体服务的占到了54.6%,作为被服务的对象来说,他们对馆员的素质教育停留在是否热情,能否立刻找到自己所需文献资料,对于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有能否熟知信息检索等知识,其它方面都没有过具体或者说不知道素质教育包括哪些,这些调查数据显示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对馆员的素质教育,以带动学习、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从调查的结果看,高职院校馆员高学历的比重还不太令人满意,特别是本专业的馆员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就使的馆员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对自身的素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素质对于一个馆员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在挑选服务对象上只求简单,迅速而已,对于有特殊需求群体不愿或不太热情接受,有碍于图书馆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概念上、认知上都十分的模糊,没有明确的范畴,对于现代信息的利用率偏低,很多馆员不会也不懂的使用现代信息检索工具,从接受素质教育来看,馆员缺乏自强、开拓的精神,缺少广博知识,业务素质偏低,缺乏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引起这一系列的原因是各方面的,有些是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与学院成立的历史原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然也同样有着其它的原因,比如说我们馆员对自身要求不高,缺乏对工作的热情,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思想上懒散,没有进取心,学院的不重视,服务对象的特定性引起的不理解等各种原因,相互影响,才导致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素质偏低,这样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3.1 馆员应具备两种意识
主动、优质的服务意识,超前、灵敏的信息意识。主动的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学院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对于图书馆员也一样,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主动、积极的去自学新的知识,特别是在学校图书馆这种优雅平静、馆藏资源丰富的环境下,馆员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主动接受更宽、更广、更精彩的现代图书知识,从多方面完善自己,利用在职期间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学位,比如:读函授、后期本科、在职研究生班等,在工作之余学到系统的高层次的图书情报学知识,这样在工作中学习,积累新技能、新方法促进专业知识的增长,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经常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科研活动,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理论研究,结合本身的实际工作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申报科研项目,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提高自己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学术水平。这样有助于我们捕捉到超前、灵敏的信息,促进我们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为素质教育提供坚定的非物质基础。
3.2 馆员应具备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图书馆精神,爱书、爱馆、爱人的敬业精神,自信、自强,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始终是图书馆专业办馆宗旨,没有读者的需求图书馆也就不会产生,更不用说会有进一步的发展,要想读者这想,急读者之急,了解读者的需求心理,到馆目的,对读者开展深入的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科学、规范的读者研究工作,并以此为参考依据,拟定或调整服务策略,通过对读者需求,读者行为意愿,读者行为习惯,读者满意度等研究来了解读者,对不同读者群体开展专题研究,如:教师读者研究,学生读者研究等等。开展爱书、爱馆、爱人的敬业精神主题活动,让馆员们明白和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使馆员们了解到做人要诚实、诚信、忠于读者,忠实于岗位,对工作充满责任心,把读者的需要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做一个被读者信任的馆员,有和蔼、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能组织,营造安静协调的借阅、阅览次序,能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及时排除事故隐患,更重要的是能帮助读者解难释疑,做读者书海之中的指南针、网络之中的导航员,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及和谐的工作态度迎接每一位读者的到来,使馆员认识到他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有价值的,所掌握的每一项技能和新的知识都将会在服务工作中得以施展,这样有利于树立自信自强,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3.3 馆员应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素质,文明规范的职业道德素质,知识广博,专业精良的业务素质,尊重读者,公平公正的人文素质
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馆员们的思想政治都与时代有着深深的联系,印有深深的时代络印,但不管在那个时代他的思想政治总是向积极的一面靠拢,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高职院校的馆员来说,馆员的职业道德也必将受到积极向上的影响,我们就应该把握并充分理解图书馆精神,把它贯穿到图书馆工作的每个细节中去,才能真正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达到提升图书馆员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目的,通过在我校举办的"爱祖国、爱党、爱读书的活动"中,使馆员们经受文化洗礼,在与读者直接面对面的交流中更有助于职业道德建设,使馆员切身感受到读者对图书馆价值的认可,通过增强馆员的荣誉感,自豪感提升馆员职业道德素养,通过不同途径学习培训,吸取更多更广博的知识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馆员应在工作过程中,应对所有读者不论地们高低,只要走进图书馆,都将得到一视同仁的平等服务,对老年读者,残疾读者热情周到,对儿童读者耐心细致,对读者积极引导,对普通读者有问必答,对高端读者贴近需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一视同仁的服务。
3.4 具备五种能力:利用现代化手段为读者检索、筛选、搜集信息的能力,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添加工的能力,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与读者融洽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合作、创新、持续发展的能力。
调查了解到读者需要了解网络资源内容,需要掌握文献检索技能,读者在"利用信息资源检索,满足自身深层次需求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需要加强信息检索及相关数据库的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用信息完成研究课题或任务的指导,这就要求馆员们不仅要具备学科背景,还应具备广博精深的情报、信息知识和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并且熟悉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站在高层次上实施更好的信息素质教育,使知识得到最大程度的增值,用真诚的关爱与读者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加深彼此的理解,让读者充分体会到图书馆人性化服务,在合作、创新、持继发展的方面,自1998年成立首批高职学院以来,我们衡阳地区发表的论文总量增加了76倍,可见高职院校其学术创新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图书馆应尊重并且重视馆员们的需求,鼓励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设,并采取实际措施来满足图书馆员的合理要求以及为实现图书馆员的创新思想提供条件,加强集群内馆际人力资源共享,激发馆员的竞争意识和紧迫感,激发上进心,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图书馆可持继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1]徐翠萍.高校图书馆员修养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1).
[2]陈有志,余俊丽.图书馆从业人员素质模型研究[J].图书馆,2007(2).
[3]程焕文.图书馆职业道德21世纪中国的基本图书馆精神.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2):5.
[4]张立亚.living library对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