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11-12-29 09:14张立蘅
时代经贸 2011年23期
关键词:领导者动机心理学

张立蘅

【摘 要】21 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开放的经济环境日益活跃,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将管理心理学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个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改善和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组织整体效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创新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管理心理学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必修课

管理心理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管理出发,用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找出激励员工行为动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纷繁复杂的管理过程中,管理无定法,但管理过程中有四两拨千斤的要素——人。人,作为万物之灵,复杂而富有感情,了解不同人的性格、能力以及他们的需求与动机,顺乎人性进行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员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实际上,管理是对组织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抓住了“人”这个最重要的资源,在配置其它资源时,只要程序合理,条件具备,管理者都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在实施科学管理中必须重视并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人的管理和研究,使人适其才,才尽其用,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二、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体差异管理

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现实社会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由于受遗传因素、成长的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等的影响,形成各种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性格气质,同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当中,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的不同,个体的能力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价值取向和处事方式也千差万别。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性格和能力,安排不同的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长处,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于每种性格气质特征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管理者管理应采取个体差异管理,看人时,应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选人时,应把不同性格气质能力的人放在一起,形成气质互补、能力互补,使组织的人员结构更为合理。在待人时,不同的人对困难、压力、批评的接受程度和感受程度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二)激励管理

激励在管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组织中人的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的绩效,而要提高人的积极性,就离不开激励。激励必须从需要和动机出发,人的需要是一种复杂的主观状态,有生理需要、社会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等等,这些需要引发各种动机,推动人们产生行为满足需要。由于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异常复杂,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并对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因此,管理者必须首先了解员工的心理需要和行为动机,从而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和激励方式,激发他们的工作行为,促进组织发展。

(三)团队管理

20 世纪90 年代,团队已经成为管理领域的流行概念,组织形式趋于扁平化,网络化,权力进一步分散,团队将成为组织中最有效的工作形式。

管理者要建设高绩效团队,应该把团队成员控制在一定规模之内,过多的人员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忠诚感,同时在员工构成上,既要有专业特长的人,又要有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人,同时需要善于倾听,反馈意见等具有人际关系技能的人。团队的管理,最终是要高效完成组织目标,但要将不同特质的人建立起彼此信任和合作的关系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团队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团队文化。由于团队成员的观念、情绪等各方面原因,组织成员在工作、生活中会发生分歧,以至对抗,产生冲突。从心理学角度,适当的冲突会提高创造性和生产效率,管理者应有效利用冲突的正面作用,减少负面影响,通过批评教育、交流和沟通,引进新人等方式解决冲突,进组织进一步发展。

(四)组织管理

对组织管理的好坏,与组织的领导方式、领导风格、决策能力有很大关系。在一个组织里,管理者如果不知道如何领导别人,如何对组织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那样所有的管理职能都将收效甚微。

1.领导首先要制定战略目标

制定战略目标是领导者对组织进行管理的首要职能,目标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效果。

2.保证组织规章制度的稳定性、合理决策

组织规章制度是保障组织有效实现目标的手段,领导者要保证制度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高瞻远瞩,根据客观事实做出合理决策。根据管理心理学压力理论,频繁的政策改变会给因人们带来压力,使员工无法确定他们的工作计划,刚刚做出某项决定,又要被迫改变思路继续现在的工作,使员工对自己的发展前景缺乏稳定的参考依据,影响绩效发挥。

3.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领导不一定什么都比别人高明,但他必须有超人的用人本领,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4.领导风格与领导艺术

领导之所以能对下级实施影响,原因是他们拥有组织赋予的权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一个组织的领导应清晰认识到:领导者的正式权威往往来自组织赋予的这种权力,但当领导者调离所在职位时,其权力也随之解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发挥非正式权威作用,具备良好的素质,具有一定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艺术。

在现实管理中,不同的管理者有着不同的领导风格。一般来讲,民主管理作风的群体工作效率高,自觉性较强,组织成员的满意程度高。领导者实施民主管理,加之鲜明独特的个性和卓越领导者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增强领导者的魅力和感召力,进而影响员工的行为,顺利完成组织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殷智红.管理心理学.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友苏.管理心理与实务.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全国13 所高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赵忠令.现代领导心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侯春光.如何运用管理心理学调动职工积极性.学校管理,2006(4).

[6]王春茹.知识性员工激励的管理心理学分析.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领导者动机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微软CEO纳德拉MWC演讲:伟大领导者的三大特质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跟踪导练(二)5
凶手的动机
你是否胜任领导工作?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