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如学校教育的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越来越突出。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在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现已逐步成为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并使之向能力转化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过程。学习方式则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媒体等要素共同组成的统一体。随着教学信息的流动,这些要素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程式,即教学模式。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师、学生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于是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已成必然。概括起来,目前流行的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一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三是“双主型”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而诞生的。它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当今最佳的教学模式。
一、“双主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双主型”教学模式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要把“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而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虽然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权威意识也逐渐消失,但这并不能说教师失去了主导地位,相反,教师的主导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教师担负的责任也更大。首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以及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没有削减,而且必须发挥得更好。其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有精力去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教学规律,把传统的、静态的教学内容转换为由声音、图像、文本、动画等构成的动态信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它使得教师必须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深入研究现代教育理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发出集科学性、教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CAI课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使教师对新事物反应灵敏,对新技术应用能力增强,从而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双主型”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
1.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全力以赴,潜心钻研,力图彻底弄懂它。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图、文、声、像并用,使原来一些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达到乐此不疲、好学不倦的目的。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教师去影响、启发和诱导,所以,教师必须创设条件、引入新的科技信息,借助于多媒体及网络设备,适当增加必要的演示,变抽象为具体,变晦涩为鲜明,从而不断刺激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点。
在讲授有关数据库课程时,运用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型”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以学生成绩为例,建立一个数据表,通过替换字段、求和、排序等功能,瞬间就可以计算出学生感兴趣的总分、平均分及名次排列。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按他们感兴趣又很关心的成绩建立数据表,按考查课、考试课分别占不同的比例计算出全班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及按某科成绩进行的排序。这样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使本来很抽象的数据库理论变得具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突出交互性教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在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中专院校,都开发了校园网。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资源,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交互性教学,从而为运用“双主型”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线课堂上,利用实时交互功能,教师能够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但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完成授课任务,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答疑要求,因此,设立了专用的教师答疑聊天室和新闻组来解决课堂上未能及时回答的问题。网络新闻组是一个交互式的超级电子论坛,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上网的人都可以通过它进行几乎是面对面的交流。利用网络新闻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讨论,还可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于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教师可选择“回复新闻组”公开释疑。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发E-mail进行答疑。E-mail是一种快捷、简易、经济的通讯方式,运用它可以交流文字、图形、图像和语音信息。E-mail还提供了一对多的信息传递方式,教师利用E-mail的这一功能不但可以进行答疑,还可以批改作业、发送通知、学习资料等,既方便又快捷,从而实现了“双主型”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最大限度的互动。
3.通过校园网实现电子化教案和多媒体教学
校园网是利用先进的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构架安全、可靠、便捷的计算机信息传输线路。利用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教学软件,不仅为学校提供教学、管理和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而且也为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双主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障。通过校园网教学应用系统中的多媒体综合教学管理系统、多媒体电子备课系统、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等应用软件,实现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考试手段现代化,提高学校的总体教育质量。
使用多媒体电子教案,一是教师享有高度的自主权,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清新的网页界面,使课堂教学如网上漫游。二是使得课堂内容生动、活泼。Frontpage、Director、Authorware、PowerPoint等多媒体软件为制作网页、幻灯片及演讲稿提供了丰富的修饰手段,如运用得当,会使课堂生色增辉。如对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适当设置,或者加上阴影、边框、底纹等,可使讲课重点更为突出;选用适当的背景图案可以明显区分不同的章节和内容。尤其是一些软件特有的动画设置功能,可使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方式和特定的顺序逐步展现。如某段文字的激光式飞入,让人意想不到;某张图片再加上一点背景音乐,令人身心备感舒畅;某一提问带上一段快乐乐曲,令人兴趣大增,且能有效避免提问时的沉闷局面。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双主型”教学模式下,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增多了,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学习,改变了过去对教师的完全依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也逐步高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课前仔细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设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达到强化创新思维的作用,在教学中还可采用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即在课堂上将所讲授的内容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的结果。比如,在数据库的教学过程中,有关数据表的排序、索引、关联、视图等内容,教师把相关的概念及操作方法通过大屏幕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教师不必立刻说出或显示出结果,而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说出可能的结果,以及产生每种结果的原因,之后将相关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给学生,学生带着问题去上机,最后将实验结果交上来。总之,作为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法、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教育的试验、探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双主型”教学模式,既可以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现代化新型人才,是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用“双主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理论,而且有益于提高教学技能和效率,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祥仲.任务驱动教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福建电脑,2005(3).
[2] 顾明霞.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6).
[3] 高文主编.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