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促进体育课程改革

2011-12-29 00:00:00秦泽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4期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新一轮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地方、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出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因此,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一、体育课程资源阐释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要达到新一轮课改的目标,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即是指形成体育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体育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1.体育课程的内容资源
  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就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和锻炼效果。当前体育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的开发重点集中在竞技体育上,这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高竞技、复杂规则限制的项目很难使之积极参与其中。而那些非竞技的、新兴的娱乐项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健身理念、科学健身方法等,又由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匮乏,难以在学生中间展开,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教材是体育课程基本的而又特殊的课程资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校落实《纲要》的参照性标杆和尺度,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教材。”而传统的教材多以竞技项目为主,以基本技术、基本战术、规则为主要内容,缺少具体帮助学生参与锻炼、指导练习的手段与方法,学生参考和利用的价值较低,教师在选用教材内容时也自觉不自觉地走入“教教材”的误区。因此,全面、科学、优质、利用率高并具有特色的教材是体育课程急需开发的教材。
  2.体育课程的时空资源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特有的教育功能和锻炼价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适应”作为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以往学校体育只重视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自然活动显得十分重要。拓展体育课程空间,将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如家庭、社区、校外俱乐部等)、自然环境等纳入体育课程空间,通过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社会体育竞赛等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同时对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快课外、校外体育课程资源的拓展,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3.体育课程的物力资源
  长期以来,由于受竞技体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体育设施严格按照竞技体育的规格来配置,致使学校体育设施基本上是为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学生而服务。而许多身体条件较为普通的学生特别是女生,难以体验到体育设施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也是学校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上难以突破,以及一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体育设施作为体育课程实施中的条件性资源,既要服务于运动基础好的学生,更要服务于大多数运动基础较弱的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设施应有的功能。因此,开发和利用适合大众型的体育设施资源将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程改革。
  4.体育课程的实施资源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被动地被评价,缺少参与意识,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感到体育学习和锻炼枯燥无味。因此,在培养体育兴趣的体育课程资源上还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只有那些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5.体育课程的人力资源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通过教学活动传递到学生中。体育教师师资水平、师资力量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作为课程资源本身的体育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凝结教师集体的教育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深度挖掘自身的潜能,已经成为体育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开发课程资源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新《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结构及内容取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明确指出了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身体健康为主线,寓教于动的综合性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中始终以此为基点,教学内容根据地域特征、学生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加以选择,保证这些素材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
  1.拓展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丰富和拓展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在拓展过程中,一切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资源都可以成为体育课程资源。但事实上不可能将所有的资源都加以开发和利用,而应当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那些符合学生兴趣、爱好、需要和认知特点的资源进行开发。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多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切忌选择那些技术要求过高,学生很难完成的内容,应将那些娱乐、休闲、新兴的体育锻炼内容纳入进来。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无论体育课程如何改革,体育教师仍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既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又是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素材资源的载体。因此,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人力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课改的进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即从原来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从一个“教书匠”转变为一个课程的研究者。角色的转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当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体育教师自身也应当加强学习,积极思考,参与教学研究,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以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
  3.挖掘潜在课程资源
  潜在课程资源隐含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上,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社会资源中,它不具备直接的显性的课程价值,需要主体在开发利用中进行合理有效的赋予,方能进入显形课程资源领域,再经过开发利用转化为实现课程的组成部分和实施条件。要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氛围,开展学校体育知识竞赛、体育讲座等,建立学校体育传统节日、体育传统项目,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培养一批极具人格魅力的教师。完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改善体育场地设施布局,通过体育设施的便捷使用吸引学生,这将大大提高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4.建立开发评价体系
  通过建立体育课程资源评价体系,使评价指标具体化,能够给开发过程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为学校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加以改正。同时,利用评价体系增加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为更好地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提供捷径,更好地为体育课程改革服务。
  5.共享校内外资源
  体育课程资源除了应加强校内的开发和利用之外,还应向校外(社会、自然环境)拓展。课程资源开发具有原创性的特点,建立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交流平台,以拓展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建立良好的共享机制,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总之,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的地位要进一步得到提高,要实施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发本课程的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本着科学有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筛选,从而促进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贺.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浙江体育科学,2004(3).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