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1-12-29 00:00:00常瑞宏何晓丽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4期


  根据体育课程资源理论,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以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甘肃甘南地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尝试性提出本地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对策,即“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丰富相对匮乏的体育课程内容”,对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归纳整理并对其在本地区开发利用的优势进行分析研究。
  一、研究目的
  如果按体育课程资源的功能和特点的划分,把体育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即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主要包括体育知识、经验、技能、运动项目等。在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应注意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对新兴运动项目的引进以及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民族地区如何利用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使得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多样化和校本化,这对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特殊的课程价值和意义。因此,借鉴已经比较成熟的理论,以甘肃甘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为突破口,研究适合本地区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甘南地区各县(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甘肃省甘南地区各县(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学生、学校相关领导为调查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一些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广泛搜集阅读了关于课程改革和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文献资料。查阅并大量搜集关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传统体育、民风民俗以及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方面的资料,为本文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2)问卷调查法
  对本地中小学学校的主管领导(或体育组组长)、中小学一线的体育教师和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共设计了三份调查问卷。(取样方法为:调查学校涉及县城、乡镇、农牧村学校;调查学生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各占50%,其中高中生120人,初中生120人,小学生60人)。
  (3)访谈法与实地调查法
  为了掌握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第一手资料,在学生和领导问卷发放过程中,与16个中小学的部分校领导和多名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收集问卷中无法了解到的资料信息,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甘肃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表明,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以传统竞技项目为主的学校占44.2%,在教学中引进了新兴运动项目的学校占17.4%,开设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校占18.6%,有20.9%的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是以游戏和自由活动为主。调查发现,有的农牧村中小学未开体育课程。由于长期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甘南州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近几年变化不大,一直是老面孔的竞技项目或是自由活动为主,大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调查反映出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上课情况仍变化不大。就是变化较大的30.8%的教师,调查发现也主要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观念方面有较大变化,内容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调查表明;有接近90%的体育教师未能按教学计划完成体育实践课教学内容,在未能完成教学内容的原因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场地器材”(30%),第二位的是“内容不适合”(25%),接下来依次为学生不喜欢(20%),时间上没保障(20%)和其他原因(5%)。
  从下表可以看出有81.5%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现阶段甘南州体育教学的内容还不能满足甘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需要。
  学生对所开设体育项目的满意程度分别是:不满意的占5.1%,无所谓的占36.4%,比较满意的占35.6,很满意的仅占19%。由此可见,学校目前所开设的运动项目不能满足学生基本的体育需求,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与兴趣,学生喜欢的项目开设较少。对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的进一步调查表明,排前三位的依次为“对课的内容没兴趣”(26.4%)、“教师的上课方式不适合自己”(23.6%)以及“技能要求太高”(20.8%),这充分说明传统竞技内容以及教师的上课方式是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当然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过大也是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占18.9%,这是一个认识问题,涉及到社会、学校以及家长方面的问题,不是光靠体育教师就能够解决的。
  2.甘肃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内容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调查
  (1)新兴运动项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从调查问卷关于新兴运动项目的引入情况统计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州中小学在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或多或少的引入了新兴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曾引入新兴体育项目的教师比例占20.8%。虽然,没有增加新兴运动项目的教师占到了70.2%,但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尝试着将新兴运动项目引入课堂。当然,一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又深受学生喜爱的有实际教育意义的项目并没有引进我们甘南州中小学体育课堂是令人担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问题。
  (2)民间、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
  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教学,突出特色,也有利于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甘南藏族自治州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但是从调查统计来看,38.4%的教师未能选用任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有61.5%的体育教师都不同程度地选用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大都集中在以锅庄舞为代表的一些民族舞蹈项目上,并且以游戏课的形式或应用在课的准备部分以及课间休息时,可以说是以调剂为主,未能深度开发。总体来说还是引入项目太少,地方特色不明显,未能显示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应有的特色优势。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不好的原因,笔者作了更进一步的调查,除问卷调查外还走访了个别中小学体育教师,向他们了解情况。根据调查访谈统计,无教学价值(21.3%)、自己未接触过(19.2%)、有些项目有一定的危险(11.3%)、场地器材有困难(9.8%)、经济上不允许(9.41%)、时间和精力有限(7.8%)、其它原因(15.4)等在一定程度上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未被中小学体育教师选用。教师自己未接触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制约其在甘南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再一次说明甘南州中小学体育师资的族别及其它结构还不尽合理,当然也与师资培训有一定的关系。从以上调查统计的数据分析,影响本地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引进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而且主观方面的原因占了多数,这在一方面说明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设对场地器材要求并不太高,另一方面就是体育教师的观念。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转变体育教师的观念,使其与新课程的新理念同步,并采取激励措施以及对体育课程科学的评价来激发体育教师大胆引用新教材于体育教学中。客观方面就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逐渐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尽量配备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场地设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3)开发利用的对策即“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丰富相对匮乏的体育课程内容”
  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的三个主要途径即“竞技体育项目的改造、新型体育运动项目的引用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中,由于甘南地区中小学各方面的条件的制约,使学校体育在前两个选择途径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甘南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的首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充分挖掘与整理以锅庄舞为代表的本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并建立可操作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式,完善民族传统项目学习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来丰富甘南地区中小学相对匮乏的体育课程内容。
  
  ①甘南地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甘南少数民族地区有丰富灿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其特有的体育传统,这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民族生产,淳朴自然,贴近生活,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内涵。下面对甘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分类整理。
  大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本技术、规则和场地设备要求比较简单,容易开展。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场地器材都有限的困难面前,甘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因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在本地蓬勃发展。可谓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本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符合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地域特点,如骑马、摔跤、射箭等符合甘南草原民族生活的实际特征。落后的经济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其产生了自然质朴、原始、粗犷的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该民族的生存环境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
  民族传统体育在这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最为藏民族喜闻乐见,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独特的地域特征、生活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与制约,使他们在长期与自然斗争RS1on/TFdRY2/FoT6mzRrvKCCowVQ+Ww5QTivfNPi0k=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无论是平日劳动之余,还是喜庆佳期,都会举行各种娱乐比赛活动。这些项目广大师生从小耳濡目染,十分熟悉,由于有群众基础作保障,这些项目易于在本地中小学顺利开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特有的健身性、娱乐性、审美性、趣味性可为甘南自治州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也体现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的特色和地域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甘南中小学开发此项内容,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这项任务必将得到甘南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大力支持。
  甘南藏族自治州各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结语
  从上面的资料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多以传统竞技项目为主,体育课程内容近几年变化不大,甘南地区虽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但大多数教师未能选用任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也是简单集中在以锅庄舞为代表的一些民族舞蹈项目上,并且以游戏课的形式或应用在课的准备部分以及课间休息时,可以说是以调剂为主,未能深度开发。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应该依靠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大深入开发力度,让学校开设的运动项目尽快能满足学生基本的体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文,胡小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思考.体育与科学,2000(3).
  [2] 刘生文.藏族传统体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3] 胡卓生,谢智学.藏族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体育学刊,2004,11(1).
  [4] 季浏主编: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钟启泉,崔允氵郭,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振丰.论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6(6).
  (责任编辑任洪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