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王小波的名字,时间并不早。有朋友自远方来会,劝我看看王小波的作品,只觉是这名字亲切、普通,也没大放在心上。后偶尔去书店,才见王小波的三册书赫然立在书架上,想起朋友的话,捡了最薄的一本买回一读,顿起豁然开朗之感,似乎听见一个声音在说:我都明白了,你们错了,你们骗不了我。从他的小说里,我看到的也不是王二、陈清扬、小转铃,分明就是王小波自己。这个人像是走出了一个时代,留给人们一个对世事纷扰不以为意的背影。对他不多的阅读,却一时勾起了我的雄心,我甚至异想天开将来也能够像他一样,让读者通过我的作品清楚看到我自己。
随着那幅宽大的背影越走越远,王小波在我眼中不免有了更多神圣的意味,因此,当我从别人那里得知房伟实实在在做着王小波研究时,我便暗暗开始了期待,而当他的研究专著《文化悖论与文学创新——世纪末文化转型中的王小波》(上海三联书店)一书交到我的手上,直觉那期待已落到了实处。及至读到其论述王小波成为“新的公共知识分子偶像的可能”,我的心忽然就有了一种被紧紧攫住了的感觉。在几乎所有人,如同在贾宝玉时代,耽于讲究“仕途经济”的时候,恰恰有一个人明确拒绝了那种生活优越的所谓“成功”,义无反顾地选择走向被世人认定的所谓“失败”。这使我不由想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其实有着太多太多的成功。但成功何须太多?辉煌终有一天会归于暗淡,那对于历史和未来更有价值的东西,或许正蕴于那些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失败之中。而我们最大的悲哀在于,我们甚至还不能拥有古时候贾宝玉的那份觉醒。
房伟将王小波小说中的“王二”形象一分为三,即“巨人、顽童及悒郁者”,并对这三重主体形象出现的原因给予了细致分析,恰恰验证了我初读王小波作品时所获的印象。这三重形象,可以完全吻合地叠加在大汉子王小波的身上。文学家和文学形象的合而为一,似乎在当代文坛还未有过。房伟以一双慧眼看到了这个,努力发掘了王小波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坛外高手”、“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知识分子”等所蕴含的神话意义,大胆指出了王小波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在“共谋”中“反抗”,在“反抗”中“共谋”。我敢肯定,正是通过房伟独出心杼的新颖阐述,那个业已走远的宽大身影好像又幡然回转,清晰呈现在我的眼前,令我心头不可遏止地涌起阵阵怆痛。
看得准、表达毫无模棱两可之嫌,其实是当前学术研究普遍最难做得到的两点。在房伟这本内容详实、逻辑清晰的专著里,不但无此之虞,而且随处可寻那种依据独到的发现而进行的精准精妙的学术创意。自1997年王小波谢世至今,就我所知,有关王小波的研究文章不谓不多,然像房伟这样做宏观整合、系统考察者却如凤毛麟角,也可以说是当代文学评论界第一人。把王小波定位于一位思想型的作家,想来并无疑义。房伟由此入笔,一步步条分缕析王小波精神成长史及其自由主义文化逻辑等,终以王小波为价值坐标,提出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品格重塑问题。显然,这个问题的提出已远远地超出了文学界。
当前社会上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极大信任危机,不能不令人深思。创造一个良好的适于知识分子自由发展的公共空间秩序,应该成为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目标。文学艺术,作为人类智慧和快乐的源泉之一,如何维护它固有的尊严,已毋须探讨它有否被忽视,而是急需马上找出对策。斯人已去,生前落寞的王小波在去世十周年纪念时化为叉开两腿、以一双巨大的手挡住裆部、沉陷于快感之中的“一堆黄泥巴”雕塑,但幸喜读者已从他受益,而且也将有更多的人从他受益。
房伟以自己的心血和学术良知,凝成了这部《文化悖论与文学创新——世纪末文化转型中的王小波》,向我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或许旦夕之间,就会有无数的“黄泥巴”站起来。他们独立、健康,拥有着仅属于自己的快乐。若有如许多的王小波在,我将感受到又何止是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