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1/APCJxkWFqsUK9K86DKWfft.webp)
很多高考状元,在接受采访时,都会提到他们的《错题本》。正是由于《错题本》的存在,让他们摘录错误习题,总结错题类型,找出自身不足,巩固薄弱知识点,避免一错再错,节省复习时间,分析错误原因,正视思维弱项,完善思维方式,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错题本》无疑是高中生的制胜法宝,这一法宝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是否适用呢?有人认为,低年级数学知识相对简单,错题相对较少,《错题本》使用率不高。低年级数学错误集中于计算,每次分析难免流于形式。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写字速度慢,经常使用《错题本》无疑会加重孩子的负担。但我认为高考状元的成功经验,应该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借鉴性,那么如何让《错题本》也能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发挥同样的或更好的作用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结合低年级教学的特点,在《错题本》的设计形式和家长的有效配合上开始试着探索研究,从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得到了一些启发。
一、《错题本》在低年级应用的必要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低年级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很多时候,初、高中学生的粗心、毛躁等毛病都是因为低年级时对小错误重视不够而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每错必究,让孩子在学习上细心谨慎,把孩子易做错的题汇总起来经常复习,那么孩子一定会认真学习且事半功倍,收效甚佳。而已是高考状元成功经验的《错题本》,无疑是最好的形式,只是需要老师结合低年龄孩子的教育特点,对《错题本》的呈现形式和应用方法加以改造,以便让其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二、《错题本》在低年级的应用困难及解决办法
在低年级建立《错题本》确实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我们一一克服。
1.学生年龄小,不能完全领会教师的意图
孩子刚刚入学,处于懵懂阶段,作业的格式和写作业的方法还没有弄清楚,再让他们完成《错题本》,可能难度较大。当老师滔滔不绝地介绍《错题本》的好处和制作方法时,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听不明白。这时,可以召开小型的家长会,向他们详细地说明《错题本》的使用意义和制作方法,争取家长的配合,在家长的协助下共同完成这项工作。事实证明,很多家长对此非常认可,且有很多自己的见解。他们设计的《错题本》,有些地方比老师设想得更周到更实用。
2.《错题本》中对于错误原因的分析,很多家长都认为是粗心
低年级侧重计算。曾经有个学生,连续四次做15-8都等于9,而家长每次分析孩子错误的原因都是粗心。当我把孩子叫到面前,问她当时是如何思考和运算的,做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她回答不出来。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计算都是一种熟能生巧后的条件反射,因此当错误成为习惯后就相当麻烦。这名学生,之所以做同样一道题会多次出错,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方法,而不是所谓的粗心。所以针对这样的错误,应该耐心教会方法后再通过反复练习进行巩固,而不是一味地反复练习和武断地认为每次做错的原因均是粗心。
针对这一现象,我要求家长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比如说粗心,是哪种粗心?是看错数字,还是用错计算方法?多次出现同一错误,就让家长出一组比较题,让孩子进行练习。比如有个孩子,每次都是看错运算符号,家长出了这样一组题:
9+6= 12-3= 6+7=
9-6= 12+3= 7-6=
做完之后让孩子也出一组这样的题给自己做,让孩子知道自己计算上的薄弱点。然后让孩子谈谈感受,说说如何才能正确解答这样的题。孩子总结:下次做题前先用手指一指运算符号,看清楚再做,而不是拿到题就做。做完后自己读一读算式,看看自己是否看错了运算符号。
这样的练习能让孩子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以后再面对计算时,就不会掉以轻心,而会严肃对待,这样的态度能让计算正确率提高很多。
3.低年级错题不多,每天整理太过繁琐
低年级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很多孩子的作业都是全部正确的。如果每天要求孩子完成《错题本》,无疑会加重孩子的课业负担。针对这一情况,我一般要求孩子每周整理一次。周五把《练习册》《补充习题》以及本周所做的考卷带回家,按照计算、概念、操作、应用等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这样既避免走形式主义之路,也让孩子利用周末的时间对本周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对于学生来说,是个自我提升的机会和过程。对于家长来说,能通过一周的整理发现孩子的不足,及时查缺补漏。对于老师来说,通过全班同学的整理,也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帮助学生进步。
三、《错题本》在低年级的应用方法
很多老师认为,“错题本”在使用时要经常阅读,相互交流。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这些好像成了空谈。如何能变换形式,让低年级的学生从“错题本”中找到收获呢?
1.收集一周错题,进行“你错我改”
低年级课程安排比较宽松,一般每周都有一节机动课。利用这节课,我会把学生错题本中的共性问题收集起来,用PPT的形式展示,命名为“你错我改”,让学生一起找出错误,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学生在改错活动中能够加深认识,在自己做到同样的题目时,就会很容易地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避免错误。
2.整理一月错题,绘制《错题小报》
每到月末,我会让学生整理这一个月的错题,在家长的帮助下绘制《错题小报》。小报仍分计算、概念、操作、应用四个板块。学生兴致很高,小报名称也很别致:《错题档案馆》《错题回收站》《知错就改》《改错夏令营》……有代表性的错误,加上有趣的配图,一张张报纸变得生动有趣。我又选择其中特别精美的进行展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启发了创作灵感,又起到了巩固知识和相互交流的作用。
3.归总一学期常见错误,完成《错题试卷》
学期结束前,我会再召开一次家长会,请家长认真分析孩子做错题的原因,对孩子的常见错误进行归总,并设计一张考卷,将孩子的易错题收集进去,让孩子再做一次。看看哪些是孩子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放开不管;哪些是孩子仍然会做错的题,针对该知识点辅导孩子重新学习,并通过大量习题练习加以巩固。很多孩子经过前面扎实的改错训练,《错题试卷》都能做到100分。这样,经过一学期《错题本》的应用,它的作用已经发挥了出来,效果显著。
四、《错题本》在低年级的应用效果
在使用《错题本》前,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差不多。但为了跟踪教学实验,我在学期开始时,对一(四)班采用了《错题本》进行跟踪教学,而一(三)班则没有。等到期末,两个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差距较为明显:
我想,这组数据足以证明:《错题本》也适用于低年级学生,能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节省复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我将把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到我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去,并进行经验介绍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