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后面均编排有练习题。这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是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提示,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呈现,每一位教师对此都必须正确对待。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两种现象:练习题形同虚设;或是老师一手包办,把各项问题的答案逐一抄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做都会导致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
那么,如何处理课后的练习题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指导——形成方法
一堂课仅有四十分钟,师生要做的事很多,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重点是要讲清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生服务。著名的语言专家吕叔湘说过:“学语文三分在课堂,七分在课外。”课文后的练习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检查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怎样指导?抓住朗读。苏教版教材针对不同的课文,提出了不同的读书要求,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课文,复述课文”“默读课文”等等,这很好地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读书要求。教师在阅读